APP下载

让创新之花在中学政治课中绽放

2019-04-02李约孝

关键词:中学政治创新课堂教学

李约孝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老师要把创新教育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政治课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创新之花在中学政治课中绽放。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62-1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培养其创新能力。笔者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所体现的创新能力也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消费权益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设置一个商场的背景,通过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进入一家“商场”进行“购物”。学生都会有过购物逛街的经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学生扮演退货的顾客,教师扮演拒绝退货的售货员。通过“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交锋”,让学生们意识到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应该具备哪些消费者权利意识,以便让学生在生活中面对消费过程中的“霸王条款”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更好的避免学生感到课堂所讲内容的抽象与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我尝试将初三的“我国的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膽结合,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我们生活着的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先让学生现场观察并谈谈这些日常经常看到却从未认真观察的环境问题,然后由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环境问题,从而引申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环境问题。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探讨,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再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走进情境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创设只有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灵魂,才能被真正接受。如在《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列出科技工作者、导演、清洁工等10种职业,请学生为这些职业排序。根据学生的排序,教师要求学生反思:你为什么这样排序?你认可度高的劳动者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看待那些被忽视的劳动的?

再如:在讲初二“财产”这一知识点时,涉及到“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我先拿出了100元钱,让学生通过对这100元钱的不同支配来体现他们对钱所享有的、占有等权利的理解。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己参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探求、感悟新知。在这样一种情境创设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发生悄然变化。

二、营造教学宽松氛围,扫除学生创新障碍

专家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于是都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敢提问。要让学生敢问,必须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我认为:

首先,强化师生互动,建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舍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一言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的“群英会”;在情感态度上,要尊重、关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投入教学。要做到“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责备;多肯定,少否定。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其次,变革教学评价模式,让学习评价灵活多样。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因此,学习评价应灵活多样。如我在教学实践中一改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为多元化评价。我尝试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完成主题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量化给分,计入期末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探究质疑,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现有的科学理论提出质疑是创新的路径之一,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要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支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这样才能进步。

其次,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又不能轻视实践;既要重视理性,又不轻视感性;既要重视结论,又不轻视过程。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最大可能的发挥政治课堂价值,让学生创新之花在中学政治课中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吴松年,王军,王立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4).

[2]百度百科词条:创新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3]熊川武.实践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创新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