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探
2019-04-02吴月红
吴月红
摘 要:分层教学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最终促進全体学生的发展。笔者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本文主要讲述了笔者一年多来实施分层教学所取得的一些粗浅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分层;学生;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41-2
笔者在一所农村初中任教,面对的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按照统一标准教学,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下”、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情况。为此,笔者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且各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经过一年多的尝试,笔者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根据学情,将学生分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并要努力将它转化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实现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目的。
1.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所任班级学生从学习兴趣、行为习惯、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摸底。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意识、方法等淡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觉预习的习惯,对错题没有认真整理的习惯,听课时学习不够积极,思维不够活跃,从不提出问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在老师要求和家长逼迫下学习的,上课喜欢睡觉,从不做听课笔记,甚至有“破罐子破摔”思想,抄作业现象非常严重。
2.基于个体差异的学生分层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加上初二的期末考试成绩,笔者将全班42名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共10人,学习兴趣较浓,数学基础扎实,成绩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思维能力较强;B层18人,学习兴趣一般,成绩中等,有一定的上进心,基本能独立完成作业;C层14人,有较强的厌学情绪,上课不注意听讲,接受能力较差,学习困难大,作业存在不交或完全抄袭的现象。分层教学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因此分层情况不告诉学生,只是笔者心中有数。
3.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层后,笔者就制定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目标着眼于同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又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具体来说,A层学生应除了完成课本内容学习外,还要尽量补充学习略超教学要求和数学竞赛的题型,鼓励他们学会一题多解,学会自学和提问,成为班级和年级的数学尖子;B层学生要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做课堂听课笔记,整理错题本,提高基本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争取努力追上A层同学。C层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听课,能独立完成基础题的解答,尽量缩短与其它同学的差距。
二、教师精心备课后的教学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上进一步优化,将因材施教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享受成功的乐趣。
1.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不同的教学目标背景下,根据分层的实际备课,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A层学生,引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适当增加能力题的讲解和训练,加大传授知识容量,注重培养数学思维;对B层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多用启发式和提问法,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错题;对C层学生着重讲基础题,详细板书,多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在教学“圆周角”一课时,要求A层学生通过量角器先自己猜测同弧所对圆周角的关系以及圆周角的度数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关系,然后小组合作去验证自己的猜想,B层学生先用量角器度量得出猜想,然后由教师引导着经历猜想的证明过程,C层学生直接通过量角器的度量得到结论。
2.形成一定梯度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并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有意识地将简单的问题优待给C层学生,中等难度的问题交给B层学生,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由A层学生回答。对B、C两层学生,以帮扶为主,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及时指导,详细分析;对A层学生,以点拨为主,点到为止,并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就充分抓住“全员”、“培优”、“补差”三条线,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机会均等,都能学有所得,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考虑学生承受能力的作业布置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布置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时就应考虑这个因素。B层学生为基本作业量,题目难度适中;C层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业数量要减少,难度要降低;A层学生上进心强,作业要适当多布置,难度也要适当增加。为了区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必做题,全班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部分为选做题,主要为A层学生设计。例如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过CD延长线上一点E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F,切点为G,连接AG交CD于K.(1)求证:KE=GE;(2)若KG2=KD·GE,试判断AC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sin∠E=0.6,AK=25,求⊙O的半径.要求C层学生只做第一问,B层学生做第一问第二问,而A层学生三小问都要做。这样体现了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作业要求。
三、辅以个别指导下的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归类,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多种形式的分层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证。
1.加强各有侧重的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伸和补充。笔者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于A层学生,辅导内容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拓宽、加深上,主要是难题和竞赛题,方法是答疑和点拨,以培养其思维的拓展性和创新性;对于B层学生,辅导内容侧重在课堂所授知识和教材内容上,采取“互批加面批”作业的方式,讲评解题思路、方法和格式;对于C层学生,主要检查完成、订正最近的练习卷、作业,方法是逐一辅导,详细讲评。通过不同形式的分类辅导,形成统分结合,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提供了适合各自发展特点的教学平台。
2.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档案
为了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笔者采用了档案评价方式,将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装入每个人的档案袋中。比如,单元练习卷、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完成的优秀作业、整洁有序的错题本、有创意的习题解法等。档案袋放在教室“学习园地”中,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观摩。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过程评价,可以很好地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有助于学生纠偏补漏,也弥补了教师单一批改与学生交流面窄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3.实施以激励为主的分层评价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批评为辅;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对A层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多地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在夯實基础上求难创新,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对B层学生,既要指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要揭示其存在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向上;对C层学生,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使他们重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实现所有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实施分层教学一年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有差异的教学,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