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究

2019-04-02孙雪枫

关键词:收获经典诵读背景

孙雪枫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性新发展。几年来,淮安市繁荣小学坚持并不断创新建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努力打造“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

关键词:经典诵读;背景;措施;收获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33-2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现在大量快餐文化充斥社會,孩子们缺乏静下来读书、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为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建设,意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诵读经典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培养了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完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为他们人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文化传承的需要

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魂、民族根。我们深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熟读中华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3.学校文化的需要

近几年我校一直致力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打造“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按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和“注重兴趣、养成习惯、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书香四溢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课程建设的措施

1.建设经典诵读优雅环境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整体规划区域性诵读环境,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唤醒师生的诵读情意。围绕书香校园建设这个中心,规划出学校精神主题区、藏书区、阅览区、榜样引领区、诵读成果汇报区等校园环境设施。诵读环境的设计朝着舒适、轻松、自由、人情味的方向发展,布置能体贴、关怀学生;尊重学生的诵读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休闲,当作一种享受。文化景观有“故事”,让诵读内容在校园成“象”、成“型”,成为课文掌故、历史经典的再现、延续和创生;用古诗文、书画作品、名人挂像等布置在学校走廊、墙壁、过道等,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传情。

2.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六个年级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该套教材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编排,除了安排古诗词和现代美文外,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经典著作的内容分解在各个年级,配上了插图和注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周一节诵读课,通过晨诵、午读、暮省、课前三分钟、课外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确保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上得到保证。引导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里的名段佳句,让他们由背诵到对诵、接诵,再到改写、配画,并举行诗文集锦展览、圣人故事知多少比赛、诗词背诵擂台赛,激励学生的诵读热情。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搭建各种平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时,让学生借助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利用班会、晨会上台讲传统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期间拜访的礼仪和蕴含的意义等,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并展出,还利用假期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如春节的风俗等。通过调查,既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又能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深体味民族浓郁的气息,使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得到内化和升华。

3.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使学生爱学、乐学、愿学。如:背一背,评选记忆小能手;写一写,硬笔书法展才华;画一画,经典漫画巧创作;演一演,吟诵诗文齐合作;品一品,撰写心得谈体会等。2009年至2014年,分别以“诵华夏经典 扬民族文化”“诵读国学经典 铸就儒雅人生”“诵读经典 丰厚底蕴 奠基人生”“经典浸润心灵,书香滋养人生”为主题举行了经典诵读展示研讨活动,2013年承办了淮安市“共筑中国梦”经典诵读现场展示活动,2014年承办了淮安市校园诗教工作会议现场。2015年和2016年分别面向全市举行了“弘扬经典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和“同怀家乡情,共筑中国梦”展示活动。期间,学校老师、学生同台诵读,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学生大型诗词吟诵、诗词联唱、诗词综合性学习等表演,激越的情感,流淌的音韵,令在场的人怦然心动,惊叹在这里出现了经典诵读的“神话”: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率性纯真、抑扬顿挫的诵读美文。动情地歌声源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源于诵读活动的长期积累。我们借助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赋予养成教育更生动活泼的形式。生命在诗意中升华,教育在升华中变得美丽。

三、课程建设的收获

1.构建了经典诵读教学模式

学校每学期都举办经典诵读教学研讨活动。有经验的老师上经典诵读示范课,为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年轻教师上研讨课,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上好经典诵读课。我们还初步探索出了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即:故事激趣——初读经典——理解内容——背诵原文——情境表演——模仿创作。

故事激趣:每一个经典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读经典: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习经典,对经典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能通过自己初读知道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自己不能理解,这样,便于下一环节有的放矢地学习。

理解内容:在学生初步读了经典后,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全面理解经典的内容并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背诵原文:诵一诵,背一背,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古文。再利用小孩子记忆力好的特点让孩子反复诵读积累古文。日积月累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助于对古文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不但使学生受到了国粹的熏陶,而且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终生受益。

情境表演:为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典诵读教材中的内容往往通过小故事揭示深刻道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把经典内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经典内容。学生从中还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发展了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是学生初步创新精神的体现。

模仿创作:在学生学习了经典,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对经典进行改写、仿写等。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纷纷模仿经典写出自己的诗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这种创新热情也会得到充分的表现。

2.促进了师生素养综合提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大批教师经过不断洗礼和锤炼,不仅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研究型教师,而且有的已成为在区内、市内有影响的教师。举行展示活动时,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如:舞蹈、书画、朗诵、乐器演奏等再现经典名篇,并加入自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经典名篇与时俱进,老树开新花,旧曲唱新词,学生的记忆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培养了繁小少年道德情怀

诵读经典就像是在洗人生哲学的桑拿,讀着读着,便被一股古人圣贤的人文暖流涌遍全身。我们就要抓住这一契机,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培养道德素养,让语言与精神富有递进性,共育语言与精神的心灵成果。我们特别注重在热爱伟大祖国、悠悠故乡情、领略田园风光、热爱大自然、洁身自好、淡泊名利、重视友情、学会包容、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教育。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我们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

猜你喜欢

收获经典诵读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收获》推出“行距”APP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