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教研转型
2019-04-02王锐鹏
王锐鹏
(浙江省宁波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全面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工作,并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开启了顶层设计。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具有重大意义。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公布,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时代的全面来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实施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挑战,如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导向下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质量如何测评,教师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及提升路径,等等。这些挑战原有的教师教研难以完全适应,教师教研必须转型。
教师教研转型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在思想观念、内容对象、方式手段等方面的转变提升。转型是一种转变,是对原有观念、模式、方法等的一种否定,但不是形而上学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就教师教研来说,它肯定和保留的是原有教师教研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否定和克服的是消极的、过时的内容,还增添了原有教师教研中不能容纳或不曾有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
对于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教研转型,本文笔者主要立足广大普通一线教师的实际,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例,结合自身的教研实践,从思想观念、内容对象、方式手段三大方面谈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教研思想观念的转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型首先从观念开始。教师教研思想观念的转型,这里主要从“教师教研”和“核心素养”两个方面来谈。
(一)关于教师教研
在核心素养时代,就教师教研的思想观念来说,广大一线教师应努力实现三大转型:
由“重视不够”到“高度重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育教学需要研究,教师必须重视教育科研。教师教研,对学生成长、教师进步、课改深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教研重视不够,表现为:教研活动很少甚至没有;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缺乏规划和主题,往往变“活动”和“教研”为“通知”和“聊天”;缺少拿得出手的教研成果;不少老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在核心素养时代,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由“被动教研”到“主动教研”。做一件事情,被动还是主动,效果和意义截然不同。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被动做事的人不会成大器。教师教研不应是“要我做”,而应是“我要做”;不应是“被动教研”,而应是“主动教研”。可是,至今不少学校和教师的教研更多的是“被动教研”,表现为:教研活动和教研任务完全根据上级规定和要求,有规定和要求就做,没有就不做;没有计划,缺乏系统性研究;等等。要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教师教研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由“功利教研”到“实用教研”。教研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认识可能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有的教师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拿荣誉、晋职务、显水平……,这属于典型的“功利教研”;有的教师主要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探究教学规律,为了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教育改革,为了人才培养、素养培育、立德树人、国家富强……,这属于典型的“实用教研”。毛泽东讲:“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教师教研亦是如此,应基于实际,解决问题,而不宜有太多的功利色彩。核心素养时代,“功利教研”可休矣,“实用教研”应倡导。
(二)关于核心素养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核心素养研究方面的思想观念来说,广大一线教师亦应实现三大转型:
由“消极观望”到“积极研究”。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消极观望”的状态,理由有:认为核心素养就像素质教育等一样,是教育部门和有些教育专家创造出来的时髦新词,是个噱头,很难真正实施,最后会不了了之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新事物,应由教育专家、特级名师们去研究,与普通的一线教师没多大关系;核心素养是很难通过纸笔测试来测量的,在高考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核心素养必将是空中楼阁;等等。这些理由看似有一定道理,殊不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是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原有基础教育存在问题亟须解决的教育必然和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所需和任务要求,是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普遍研究“核心素养”国际大势的应对之策和正确选择。[1]一言蔽之,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它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由“表层研究”到“深度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当前已有部分普通一线教师开始了核心素养的相关学习和研究,但不足的是,不少教师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属于“表层研究”,典型表现有: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把握停留在官方表述,缺乏自己的深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核心素养,几乎不关注其他学科核心素养,更不用说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学科核心素养仅了解其内容,对其具体内涵、原因意义和水平划分研究比较少;探讨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的比较多,研究核心素养教育测量的比较少;学科核心素养的纵向研究比较少;等等。应该说,任何研究都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是如此。但是,研究不能永远停留在表面、浅层,核心素养的提出已经有好几年了,是时候对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
由“理论层面”到“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课程改革、教育实践、课堂教学、教育测量等。当前对核心素养,“理论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实践落实”却比较少。表现为:许多关于核心素养的书籍、论文、讲座等,更多阐述的是理论的东西,具体的操作实例非常少;平时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保持老样子的比较多,尝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上法的比较少;试题命制更多地还是依据考纲考知识,能够真正有效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试卷比较少。核心素养要落地,课标理念要落实,课程改革要成功,核心素养必须由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和完善。
二、教研内容对象的转型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教研最明显的不同是教研内容对象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依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试行)》首次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2003年各学科制定的课程标准中,都结合学科特点,将其进行了分解和细化,并把它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课改在深化。2017版的各科新课标都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所以,教师教研也必须实现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型升级。
何谓“核心素养”?其全称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2]
教师不仅要了解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理解所教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呢?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3]不同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基本内容都有所不同,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当前,对于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内容大多数教师都有所耳闻,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其具体内涵、原因意义、水平划分等。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法治意识素养为例,其具体内涵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对此,教师们可以重点从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对法律的“尊学守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需要聚焦“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关键在于“自觉”等角度去理解。[4]对于其原因意义,可从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两个方面来把握。对于法治素养的水平划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采取四级水平的划分方式,在情境区分上,采用“简单问题情境”“一般问题情境”“复杂问题情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复杂问题情境”的表述。法治素养的水平划分是递进的,较高水平是涵盖较低水平的。当然,法治素养每个水平层级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差异。
(二)课程依据:由“旧课标(实验)”到“新课标(2017年版)”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估的主要依据。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学习、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新旧课标的异同,尤其是要关注有何变化,即“新在哪”。如高中政治学科,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有“七新”:
课程性质新。旧课标并没有明确概括出高中政治课程的性质,而新课标则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文本结构新。旧课标是四个部分;新课标有八个部分,特别是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和附录,文本内容更为充实、结构更加完善(详见表1)。
课程理念新。新课标提出了“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等四点理念,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表1 新旧课标文本结构对比
课程目标新。旧课标用的是“三维目标”,新课标讲的是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结构新。旧课标是“必修+选修”;新课标是“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必修部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学分)、《经济与社会》(1学分)、《政治与法治》(2学分)、《哲学与文化》(2学分)四个模块,选择性必修包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法律与生活》(2 学分)、《逻辑与思维》(2 学分)三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
实施建议新。尤其是新课标提出的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这四点教学建议很具现实意义,为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遵循。
课程评价新。旧课标的课程评价比较笼统,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措施;新课标强调,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并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附录了教学与评价案例,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不同学科会有一定差异,学习和研究时要注意区分。
(三)课程内容:由“旧教材”到“新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抓手,是学生系统学习的权威材料,是教育考试部门命题测量的重要依据,所有教师必须重视教材研究。核心素养时代,广大教师必须研究承载核心素养培育、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材”。倘若“新教材”一经编好并公开发行,不管是马上使用地区、还是暂时不使用地区的教师,都必须抓紧学习研究。
在新教材还未正式面世之前,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做一些准备和研究。
通过课程标准,窥见新教材的总体概貌。如前所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在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新教材的模块名称、单元结构和主要内容等。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模块一,名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第二单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等。
通过媒体报道,捕捉新教材的点滴信息。一些权威媒体经常会邀请新课程标准修订组和新教材编写组的权威专家撰写文章、接受专访、参与沙龙、录制节目等,教师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新课标和新教材编写的设计理念、突出亮点,了解新教材的些许内容、教法设想等。这类媒体分各科综合的和学科专业的。各科综合的如《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中国教师报》等。学科专业的主要是各学科的专业报刊,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主要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等。
通过原有教材,弥补自身短板以适应新教材教学。当知道了新课改的总体方向和新教材的大致情况,教师们往往会衡量自身能否胜任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而其中的一些短板是在使用旧教材时就存在并且在使用新教材时会放大,通过强化训练和充分使用旧教材就能得到很大弥补。如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逻辑与思维方面的内容,教师们可以学习和研究旧教材选修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思维常识》,为适应新教材教学做一定准备。
重拾大学教材,温故知新以适应新教材教学需要。有些知识是教师们上大学时学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的教材中不涉及,很多年后,新的教材又要涉及,这些知识教师多年没用,有点生疏,需拿出旧书重新学习;有些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大学知识的下移,教师们需要关注大学教材,以更好地教学。如高中政治新教材中的《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就属于典型的这种情况。
学习时代新知,不断充电以满足时代教育之所需。新教材的编写,必然会淘汰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旧知识,增添体现时代特征和最新发展的新知识,教师们要学习时代新知识,不断充电、与时俱进以满足新时代教育之所需。如高中政治学科中的一些法律知识,随着新法律的制定和修订,会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学习新法律,适应新教学。
(四)课程实施:由“旧建议”到“新建议”
课程实施是通过课程素材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和手段。课程如何实施、核心素养怎样落地事关本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牵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广大教师务必高度重视、重点研究、突破难点。
核心素养应如何落地、课改理念该怎样落实,一些课改教授、专家、学者已经从理论上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和论证,一些特级教师、名师、优秀的一线教师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因而,也产生了不少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对普通一线教师的实践和教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成果,有的过于经验化,理论提升不够;有的过于理论化,可操作性比较差;总体上政出多门,缺乏体系;不少科学性还不够,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在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教师们应一方面继续关注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认真研究和实践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课程实施建议,特别是教学建议。因为这些建议凝聚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获得诸位方家同仁的广泛认同,并具有最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如前所述,高中政治新课标提出的四条教学建议就是政治教师落实课改理念、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明智选择。
虽然课程标准对提供的教学建议做了一定说明并附了案例,但这些建议还是比较理论化的、抽象的,教师们理解、消化、吸收、转换有一定难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多次的实践和反复的研究。这样的实践和研究可以从当下就开始,不必等新教材面世,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旧教材也可以上出新理念。这样的实践和研究可以在日常的普通课中进行,也可以在重要的公开课、探讨课、展示课中尝试。在日常的普通课中进行实践和研究,往往更为自主、灵活、多样,更不怕失败,更适合小的问题,更适合反复的尝试。在公开课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成果的展示,更适合平时所需成本较高的研究,更需要的是得到诸位方家的指点。
当然,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教研的内容对象远不止上述所列,还有学法研究、教学评价、师生关系、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等诸多方面,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三、教研方式手段的转型
不管什么内容对象,教师教研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凭借一定的手段来实现的。核心素养时代,教研思想观念、内容对象的转型,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教研的方式手段也必须转型。这里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小微研究”
不比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特级名师,普通的一线教师往往不擅长宏大的理论研究、系统的课题研究和高端的学术研究。他们的学术基础、实践需要、客观条件决定了更适合做“小微研究”,即小切口、微问题的研究。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们不妨多做些“小微研究”。
“小微研究”的具体种类很多,这里着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课例研究。它是关于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找到成功或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教育实施的主渠道,课例是教师教研的主抓手。核心素养时代,课例研究对教师们把握新教材、掌握新理念、落实新建议等具有重大意义。做课例研究,要注意课例选择的典型性、重要性,要注意将文本分析、教学实践、教后反思以及与同行交流等结合起来,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提升和转化。
小课题研究。它是相对于大课题研究而言,显著特点是切口小、周期短、易实施、见效快,有的甚至无须立项审批。在核心素养时代,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教师们不妨发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适当地做一些小课题研究,有利于尽快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更加注重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和平台开展教研活动的新型教研模式,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基于网络的自我学习研修和基于网络的探讨交互交流。在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迅猛发展和电脑、手机广泛普及的今天,网络教研愈发具有优势。与传统教研相比,它成本更低、更为便捷、信息量更大、主体交互性更强、时空与人数限制更少,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和喜爱。
网络教研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平台,教师们最为常用、易用、好用的有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站、博客、手机APP等。比如,浙江省高中政治学科组建了一个“浙江高中政治教师交流”QQ群,教师们借此探讨问题、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用处很大;浙江省宁波中学政治组的教师组建了一个“宁波中学政治组”微信交流群,用其分享文件、研讨问题、交流思想,很是方便;许多教师都根据个人喜好订阅了一些微信公众号,像笔者就订阅了“人民教育”“白马湖一粟”等十余个关于教育或学科教学的微信公众号,用此能够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了解教育前沿,方便储存和分享,特别实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等教育教学类网站,上面有许多权威信息、交流文章、优秀试卷等,笔者经常浏览学习,很是受用;笔者还创建了名为“政治资源库”的教育博客,用其储存资料、记录心得、交流思想,是成长的得力助手;很多手机APP软件,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经济实惠,笔者为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专门下载了“厚大法考”等APP软件,帮助很大。
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有“两忌”:忌“新旧对立”,即把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对立起来,企图用网络教研完全取代传统教研。这是十分不可取的,传统教研有它的优势,网络教研有自己的特长,两者应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忌“蜓蜓点水”,即不要肤浅。电子、网络往往容易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停留在表面,难以使研究走向深入,在网络教研中应努力避免。
(三)更加注重跨界教研
在核心素养时代,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的复杂多样、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将越来越明显,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成为综合的人、“全能”的人,必须注重跨界教研。
教师的跨界教研主要包括跨角色、跨年段、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跨领域等。跨角色,就是教师站在学生、家长、领导等不同角色来思考与研究问题。跨年段,就是教这个年级的教师参与其他年级的教研活动。跨学科,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参与基于共同主题的教研活动,论坛、沙龙等形式比较可行。跨学校,就是同一学科组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者不同学科组不同学校的教师教研交流。跨地域,就是不同地区间教师的交流合作研究。跨领域,就是教师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进行相关学习交流。教师跨界教研,有利于换位思考,扩展视野,启迪智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教师进行跨界教研有两点需要注意:主动学习,充分吸收。教师进行跨界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体验、交流、学习、吸收、借鉴、应用,所以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广泛学习、充分吸收、努力转化,而不能心不在焉、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毫无所获。立足本位,量力而为。跨界教研,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应忘记自己是教什么学科、哪个年级哪所学校的,不能忘乎所以、大而求全,什么都想干,到头来越弄自己越没特长、特色,失去自我,迷失方向。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教师们要立足本位,量力而为。
(四)更加注重读、议、写、行、思的有机结合
任何时代,读、议、写、行、思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法宝,都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特征,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核心素养时代,广大普通一线教师更要注重读、议、写、行、思的有机结合。
读。就是阅读、看。教师的阅读应该是广泛的,包括学科阅读、教育阅读和综合阅读。其中,学科阅读和教育阅读属于教师的专业阅读。如何让教师的专业阅读向深处漫溯?笔者提出了“四专”“四有”的阅读形式和方法。“四专”是指专“人”阅读、专“刊”阅读、专“著”阅读、专“题”阅读,它是教师专业阅读的一般形式;“四有”是指有目的地阅读、有梯度地阅读、有思考地阅读、有成果地阅读,它是教师专业阅读的有效方法。
议。就是讨论、交流。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会衍生出多种思想。教师们要多参与“议”,尤其是比较高品质的“议”。议之前要认真思考、充分准备,议时要大胆地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议后要注意总结反思、修正提升。
写。就是写作、写文章。教师写作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学术论文、课例分析、教后反思、教育随笔、读书感悟等。朱永新老师说:“真正的思考,从写作开始。”写作,让教师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前进,是教师走出高原形成高峰的有效途径。王荐老师在对江苏省第一至第十三批的64位生物特级教师进行分析后发现,出众的专业写作是特级教师的专业特征之一;这64位特级教师人均发表文章27.97篇,平均首篇论文发表在入职后的第12年,64位特级教师中总共35位作者的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占比54%,论文被转载所需的专业发展周期最长32年,最短10年,平均22年。[5]虽然学科会有差异,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特级教师,但写对教师教研和成长的意义是相同的。
行。就是做、实践。教书育人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实践;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大多属于行动研究,基于实践中的问题,用于指导实践。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注重“行”,在“行”中发现问题,在“行”中思考问题,在“行”中解决问题,用“行”来检验研究成果,最终推动“行”的发展。
思。就是想、思考、反思。读、议、写、行皆需“思”:只有“思”,才能读有所得、读得深刻;只有“思”,才能议出自我、议出水平;只有“思”,才能写出东西、写得深刻;只有“思”,才能行上改进、行出效果。“思”贯穿于读、议、写、行的全过程,是最具灵魂、最为重要的要素。若无“思”,读、议、写、行皆妄谈,至少会大打折扣。
读、议、写、行、思本身是内在关联的,教师教研过程中要做到五者的有机统一,切勿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