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04-02高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高静

652899华宁县中医医院,云南 华宁

为了研究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78例,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两组患儿经过临床症状、胆红素测定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黄疸;为不同程度的面部以及全身皮肤黏膜黄疸;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儿男21例,女18例;年龄1~30 d,平均(9.58±1.87)d;足月患儿31例,早产患儿5例,过期患儿3例。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6例;年龄1~30 d,平均(8.58±2.87)d;足月患儿34例,早产患儿4例,过期患儿1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一般方法: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新生儿黄疸治疗,为患儿口服益生菌、苯巴比妥,为患儿补液纠正酸中毒。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照射时间在12~18 h,停止12~18 h后继续进行治疗,坚持治疗3~5 d。观察组患儿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照射时间在3~6 h,停止2~4 h后,继续进行治疗。治疗时间3~5 d。

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的效果。患儿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皮疹以及发热。患儿治疗有效率的评价标准:治疗48 h后检查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血清间接胆红素情况,①显效:患儿恢复正常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皮肤黏膜黄染症状消失,身体状况明显改善;②有效: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皮肤黏膜黄染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况较前好转;③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日趋严重。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新生儿黄疸的患儿78例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以n(%)形式,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两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5.13%),少于对照组患儿的9例(2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低于观察组的9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后未满28 d的新生儿黄疸,疾病出现的时间早,且进展快,多发生于ABO溶血的新生儿[1]。临床上主要通过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2]。新生儿黄疸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面部以及足心均黄染,重症黄疸会导致反应差、厌食、易怒、呼吸困难等[3]。新生儿黄疸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肺炎等。临床上主要采用光照疗法,简单有效,结合基础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儿胆红素的产生,通过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来抑制胆红素循环[4,5]。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尤其在450~460 nm的光线,蓝光的波长贴近其范围,是光照疗法的最好选择。蓝光治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患儿的体外。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使胆红素降低,且间隙蓝光治疗有更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表1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n)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治疗的方式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有效控制蓝光治疗的时间,采用间隙蓝光治疗可有效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