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 安全先行

2019-04-01罗红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

罗红兰

摘 要:体育运动在学校里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正常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其本身具有群体性、对抗性,体育锻炼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安全伤害事故也就存在发生的可能。在体育课中还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在分析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致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相关防范及处理策略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体育运动 伤害事故 防范处理策略

一、前言

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不断有伤害事故在发生,给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了一定伤害,同时也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伤害事故的处理给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负面影响。因此,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学校体育得到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

使用调查问卷,对某小学的300名的学生进行问调查,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5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8%,中男生148份,女生147份,調查结果:

据统计数据,在体育课中自己有过意外伤害事故的占25%,没有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有75%,其中男生发生过意外的人数有45人,女生发生过意外事故伤害的人数有30人,由此可见,小学体育课发生的安全意外比例还是很高的。

三、分析原因

(一)事故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识差,思想素质低,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2)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分课前准备工作和课中准备活动。由学生衣着、鞋等准备不足而造成的损伤也占一定的比例。课中的准备活动主要针对人的机体器官和系统达到能够完成动作的强度和难度,否则运动伤害在所难免。

(3)技术动作不正确。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动作,往往会导致身体损伤,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损伤隐患,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没有按正确动作蹲撑、蹬地,造成滚动向前不成直线,会滚出垫子,致使意外的发生。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缺乏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差,责任性不强。如雨天体育课安排学生馆内打乒乓球,由于组织不严密,造成学生乱哄哄一堆,打的和看的挤在一起。

(2)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应变能力差。如有些教师课前不备课、备场地、备器材、备学生,不仔细进行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也不做好课中安全防范措施,结束部分不安排放松整理运动,易造成慢性损伤。

四、预防和策略

(一)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新学期开始,在体育内堂课上,充分强调“安全第一、健康第二”,教育学生避免危险事情发生,要求学生尽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活动,不能私自作危险性的动作。室外的每一节体育课,在导入语或活动要求中,都明确提出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任何事故。这样时时提醒,让安全这根弦在学生头脑中紧绷不松懈。

(二)课的内容要科学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及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使教学内容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就一堂课而言,也应尽可能使内容全面些,有上肢活动也有下肢活动,有速度练习也有力量性练习等,避免一堂课全是一个内容,甚至几次课连续上一个内容,使学生局部肢体负担过重,也不利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练习内容手段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年龄特征,如过重负重练习在年龄小的学生就不适宜。

(三)注意做好准奋活动

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锻练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四)合理选择运动、游戏项目

在体育课上尽量避免做冲撞激烈的运动游戏,在有障碍物的游戏中,要选择标志明显的障碍物;充分强调规则,加强对违反规则的“惩罚”,必要时适当改编内容,降低难度,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运动量要合理。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宜。

(五)学会一些自我保护及自救措施

注意衣着鞋袜,上体育课衣服要合体,不要穿塑料底鞋或硬底鞋,衣袋中不要装钥匙、铅笔刀等硬物,以免意外。在体育课上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如被绊倒时,顺势一滚作前滚翻或后滚翻;从高处落下尽可能低头、屈颈以肩背着地,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一些相应的训练。同时强化自救措施的训练,如踝、腕关节受伤后应立即冷敷10-20分钟,并到医院处理,若伤势不严重可在 4 小时后热敷、贴膏药等等。

(六)体育课前和体育课后需要准备和收回体育器材,教师尽量自己完成

如果需要学生帮助,教师不得离场,应与学生一起准备和收回体育器材。避免学生因在体育器材准备和收回过程中出现打闹、争吵而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如果是连续同一内容的体育课教学涉及使用体育器材,教师在课间不能离开场地,注意体育器材的看护,避免下一个班次的学生或学生课间使用体育器材而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意外事故日益受到重视,体育课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预防和保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减少意外的发生,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健身效果,对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探索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高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