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制冷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2019-04-01覃志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重要性

覃志标

摘 要:制冷技术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阐述了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制冷压缩机和设备的构造、性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它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程对本专业来说犹如有源之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冷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制冷专业方面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大批人才。

关键词:制冷专业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 重要性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制冷与空调技术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涌现出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制冷行业的这种变化和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更新专业新元素。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现代产业日益发展的要求。制冷专业通过推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思,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作为诞生在一百年前的制冷技术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正因如此,多年来制冷行业的技术应用也没有出现过大的调整和变化。而作为随着制冷空调设备普及而开办近二十年的制冷专业,纵观不同教育系统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技能训练基本大同小异,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和考核方法亦延用多年。具体现状是:课程设置方面,当前的教学目标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例如只注重焊工、电工、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综合运用,如制冷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少。教学模式方面.当前的教学仍以理论老师面授与实习指导老师带班相互轮流的方式为主,理论课和实习课分时间、分地点教学,造成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理论与实践难以挂钩,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较低。技能考核方面,只考核学生对已知问题的处理方法,例如仅对某些常见制冷系统故障的维修作操作考核,对发现未知问题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在考核中没有体现。

三、任务驱动教学在制冷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楚制冷专业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应用的能力。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脱离书面上的理论知识,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上面。

(三)中学生精力充沛,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收新事物,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地从原有知识技能的启发或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以及相关菜单、工具栏中的按钮中经过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学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

(四)中学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情景导向,目标明确的优势。教师通过营造知识的应用情景,教学内容任务,使教学目标具体、生动。学生目标明确,印象深刻,易产生求知欲。

四、如何在制冷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一)学习任务要贴近学生的兴趣

这是教师选择或创设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要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当学生以急切的心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不懂的技术问题时,教师再适时地告知操作要点。只有这时学生才能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爱好,使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是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任务

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設计好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应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非常重要,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并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才能使任务设计思想符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符合学生的基础和感知规律;另外,教师可以分散重点和难点,设计好每个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及前后关系。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还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许多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经常会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任务设计不合理、教学失败。首先就是任务比较单一任务仅是一些具体的操作代替任务,只能停留在掌握技能本身,任务完成后也无法拓展,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零碎的、孤立的。因此,教师应抛开教材的影响,把任务设计成为联系、整体的子任务。

其次是任务的全面性。设计任务时,试图用一个任务涵盖所有的知识与技能,为了任务而任务,多了很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内容,造成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工具不足、设备不足、知识不足,最终无法完成任务,并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后是任务驱动的形式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如果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问题的提出,那就成了形式化了。提出的“问题”只需要打开书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正确答案,而不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框架,那它就不是“任务”,不构成“任务驱动”的前提,自然也不属于任务驱动教学法。

(三)学习任务要教会学生学习

这是教师选择或创设学习任务的最终目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技能,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掌握有效学习的本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手段。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在全面分析、统筹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使学习任务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应学的内容,而且还要有提高学生原有计算机水平和技能的作用。学习任务通常应分“一般性任务”和“提高性任务”。学习任务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层次,要尽可能的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叶彪,李敏.指向明朗的制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32):57-59.

[2]张丽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中职学校制冷专业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6):119-120.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课堂的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任务导向课程整合理实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