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体验的实践中滋养湖湘情怀
2019-04-01陆丹林彬晖
陆丹 林彬晖
摘 要:湖湘高校在湖湘优秀文化传承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南女子学院开设的湖湘文化研究课程,以文化实践体验为特色,开拓多样渠道,将课堂内外联合起来,培养学生对湖湘文化的感知力,并让学生在文化体验过程中滋养个体独特的情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文章从一个湖湘文化实践体验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角度探讨湖湘情怀在实践中滋长的过程,以及文化活动体验在湖湘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关键词:湖湘文化;实践体验;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124-03
湖湘文化蕴含的湖湘精神对湖湘地区的民众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湖湘文化孕育出来的多种文化形式则在湖湘大地广为流传,而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湘儿女身上的责任,亦是在湘高校肩负的责任。社会的发展让女性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校园里巾帼不让须眉,如何让在校女生了解湖湘文化?让她们不论是来自本省还是他乡,最后都爱上湖湘文化、受到湖湘文化的滋养与启迪呢?本文从一个湖湘文化实践体验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角度探讨湖湘情怀在实践中滋长的过程,以及文化活动体验在湖湘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一、实践是来自课程的要求
(一)理论引导与实践相结合
湖湘文化研究是湖南女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旨在让学生了解湖湘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湖湘情怀,进而使学生树立服务湖湘、建设湖湘的观念,培育适应湖湘地区发展趋势的新时代女性,这是学校服务于地方建设的体现。
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方能达成最终目标,湖湘文化的学习亦是如此,课堂上的理论引导必不可少。在我们的湖湘文化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师生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湖湘文化学习之路——“课内引导+课外文化实践体验”。
文化包含的内容太过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许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却被品质低下或是冒名顶替的劣质产品挤占市场,占据大众的视野,这势必会让大众对包含湖湘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误解,甚至是偏见,故而文化学习过程中正确的引导极其重要。在我们的湖湘文化课堂上,不但摆现象,还探缘由。针对女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喜爱精美事物的特点,湖湘文化课堂着重对湖湘手工技艺或是文艺形式加以介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了解它们发生发展的原因,关注它们生存的现状。除了适当的理论讲解外,教师还鼓励并指导学生们积极投入湖湘文化体验中。
我们课堂提出的实践要求包括选择感兴趣的湖湘文化項目,自行组建兴趣小组共同探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将收集来的资料整理展示于课堂。同时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多次参与湖湘相关文化体验活动,用照片和文字记录活动相关的内容及感想。学生在这种探索中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当下鲜活生动的湖湘文化,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在参与湖湘文化体验活动之后,课堂成为学生讨论活动感受、展示学习收获、分享思考成果的场所,同时同学之间在课堂上相互提供实践中获取的经验性知识,改变了学生学习获得信息渠道较为闭塞的情况。这样的学习特别有成就感和收获感。笔者作为文化实践的亲历者,体会到这样的课堂所产生的效果和吸引力,在高校其他文化类课程及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可以借鉴和推广。
(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中是我们湖湘文化研究课程的特色。在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湖湘文化就只是一个概念,只停留在字里行间的学习,并不能让身为湖湘儿女的我们讲清对湖湘文化的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加深对湖湘文化的理解程度必须亲身去感受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 年下学期到2017年上学期,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四个年级共计 10个班级的约400名女生参与到湖湘文化课程学习中。其中,学生参加校外公共文化讲座共计13场,81人次。讲座包括湖南图书馆、长沙博物馆、长沙图书馆和长沙简牍博物馆等主办的“幽兰雅韵,昆曲之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背后的故事”等。在这四个学期中,该专业学生观赏传统舞台戏曲演出共计22场,84人次,剧目包括京剧《辛追》及京剧折子戏、昆曲《白蛇传》、湘剧《生死牌》《护国》以及花鼓戏《连升三级》《益阳萧山令》《春草闯堂》《三子争父》和一些花鼓戏小戏等。
除此之外,有97人次参观了9场校外主题展览,包括“汉代文物展”“中国外销银器特展”“湖南名人书法展”“中华文化先贤新影像展”“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展”等。有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表示: “自从上了课后,班上形成了一股周末看展览的热潮。”在这同一时段中,学生累计组成 79 个调查小组,进行了大大小小 60 个选题的文化调查活动,铜官窑遗址、左宗棠纪念馆、石鼓书院、湖南湘绣研究所、沙坪湘绣城、雨花非遗馆、株洲踢金岭汉文化街等都留下了这些女大学生的足迹。
笔者是这一系列湖湘文化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笔者参加了30多次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现场观剧、文化展览等,例如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带来的京剧《辛追》。该剧讲述了辛追夫人传奇的一生,塑造了一个聪明伶俐、勇敢刚强的湖湘女子形象。为适应剧情需要,剧中部分演员的念白使用了湖南方言,另一个亮点是马王堆汉墓中的素纱襌衣、T形帛画等文物在该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部新编京剧将传统艺术与湖湘文化融为一体。我和我的室友们在感受京剧魅力的同时,也被其丰富的内容深深地感染,在该剧再次演出时又相约前往观看。我们在文化体验活动中了解湖湘文化的历史源流、知行合一的理学特质以及湖湘精神的发扬光大,例如观看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博物馆的展览,参观岳麓书院的书院博物馆,参加文史类讲座等。因为爱上湖湘文化,在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我是非遗接班人”活动时笔者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选参加了座谈活动。
课程结束后我们的湖湘文化体验与实践并没有结束,湖湘文化成为我们许多同学假期社会实践调查的首选。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湖南竹编、湘绣等相关问题的实践调查,完成的调查报告在校内获奖。
我们的体会是,在参与湖湘文化实践的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并且要善于发现自己兴趣所在,在实践中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兴趣之上再实践,寻求教师的指导,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湖湘文化的体验效果才会达到最佳,进而培养自己的湖湘情怀。
二、意想不到的实践效果
(一)湖湘传统文化的美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湖湘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个性。在过去的一年半中,通过多次参加湖湘文化体验活动,湖湘文化由一个概念上的名词逐步地在笔者的心目中变得丰富而深厚,实践中的现场获得感拓宽了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对湖湘文化的感受也更立体、更全面,并且培养了各种能力。
走进剧场,亲身体验过湘剧和花鼓戏之后,才知道这两种戏曲并不只是书上所写的“湖南戏曲”几个字眼而已。通过课堂的知识普及和课后教师引导下的资料查找,许多学生才知道湖南戏曲不止湘剧和花鼓戏两种,演剧现场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湘剧高腔的魅力。过去笔者认为,只有老人才喜欢戏曲,进剧场的听戏观众大多数都是老人,但在这一年半的亲身参与和观察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走进戏曲剧场。观剧后我与他们交流,发现大部分人在第一次走进剧场之后才明白,通过屏幕看戏与进剧场看戏大不相同,亲身体验了戏曲之美,就喜欢上了戏曲。进剧场体验湖湘传统戏曲的方式,让很多人改变了自己之前对戏曲的抵触感。
近年来公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十分迅速,实物展览和文化展馆使用的先进技术让展示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弥补了课堂教学技术手段的空白。例如,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T形帛画以及素纱襌衣的动画展示,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代湖湘地区物质生产技术的高超和汉代湖湘地区物质文化生活的成熟度。又如长沙博物馆里成套的青铜铙,不仅展示了湖湘地区高超的青铜锻造技术,也显示出了湖湘地区的礼乐文化源远流长。长沙窑外形精美,远销海外,彰显出湖湘人民博大的胸怀。
女性气质丰富的湘绣技艺和作品受到学生极高的关注,但过去除了在电视宣传片或者商场里偶尔见到,我们对之了解甚少。湘绣是湖湘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非遗”参观和实践调查,我们脑海中这个有湖湘文化符号意义的湘绣才真正具体化了。实践让我们从女性的视角感受了湘绣所表达出来的独特精神气质。完成一幅湘绣作品少则几月多则数年,篇幅较大、难度较高的作品有时需要多人完成,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女性心细如发、心如止水的性格以及与他人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类刺绣技艺相互借鉴学习,湘绣也不断地在作品内容以及各方面不断创新,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文化实践提升了多方面的能力
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参与文化体验使得像笔者这样酷爱游戏的学生从电游手游中抬起头来,去探索生动鲜活的世界。在人机交互发达的时代,与人交往的能力愈发重要,而实践无形为这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锻炼的机会。
例如口头表达。在进入剧场时,年轻的面孔总是会得到关注,被询问观看戏曲原因之类的情况也是常常发生,而此时如何准确表达自己对戏曲等事物的看法变得极为重要。在数次遇到这种被询问的情况后,笔者的临场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表达能力迅速提升。在课堂上及与他人的经验分享中,我的口才同样得到了锻炼。
书面表达亦是如此。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必然会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现场记录和事后整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多次的记录,不但提高了记录能力,而且通过记录和调查报告撰写发现各种文化形式的异同。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湖湘情怀愈发滋长而深厚
湖湘文化深深植根于湖湘大地,湖湘情怀紧紧联系着湖南人民。在学习湖湘文化课程与参与湖湘文化体验活动之前,我们对湖湘文化的爱多是出于天然的,因为我们的家乡在湖南。现在我们对湖湘文化的爱,是了解后的对湖湘文化的崇敬之爱。
在参与湖湘文化体验之前,湖湘文化于我而言只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周围的种种现象,无法清晰地用语言描述感受。湖湘情怀也是泛泛而谈,是阅读他人篇章的情感表达,并无自己独特的感受。初次参与湖湘文化体验活动时我观看了“非遗”产品浏阳夏布的制作过程,而后在多次的文化体验活动中,我进一步地接触到湖湘文化传承者,与湖湘“非遗”传承人对话,了解制作“非遗”产品背后的艰辛、“非遗”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意识到湖湘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的严峻性,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湖湘女性在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于对女性在传承湖湘文化中独特的地位的認识,对于2017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笔者提出对湘绣进行调查的建议,在此次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观看了绣娘刺绣的过程,并亲手体验了穿针、刺绣等,懂得每件湘绣作品背后的付出以及作品与人的统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15级的傅同学在参与湖湘文化体验之后说,她最初并不了解湖湘文化,对其也不怎么感兴趣,通过课堂学习之后她才对湖湘文化产生了兴趣。通过文化体验,她发现越是传统的东西包含的内容越丰富,就越需要我们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自己亲身去体验,体验永远比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只有体验后才会知道传承湖湘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女学生的责任感。
同样是15级的梁同学,她生活在湖南省花鼓戏之乡——南县。她说虽然生活在南县,但只是在很小的时候与家人一起看过花鼓戏,长大以后几乎没有接触过了,后来听别人介绍才知道南县原来就是花鼓戏之乡。在她印象中也未参与过与湖湘文化有关的体验活动,对湖湘文化的了解较少。在湖湘文化课程的影响下,她才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剧场看了花鼓戏让她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为自己来自南县而感到骄傲、自豪。
三、湖湘文化体验的实践意义
(一)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湖湘情怀
近年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形式各异的文化类节目也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时回答记者关于“中国诗词大会”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提问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要融汇于教材体系中去,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电视类文化节目虽传播迅速,对大众的影响在大多数人身上并不持久也不深刻。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在接受《中国产业经济报》采访时指出的,“人们对文化节目的关注有可能会转化成对文化的渴求,但可能只是时段性的”。正如几年前火热的《百家讲坛》一样,国学大师们的精彩演讲让人印象深刻,也曾一度引领国学热,但至今,因节目本身而去研读国学的人还有多少呢?这其中至少有以下两种原因值得思考:一是文化类节目是由节目制作人经过多次的编排筛选而展现在银屏上的,观众所能接触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想要更多地了解还是需要亲自参与文化体验。二是观众在观看此类文化节目时,大多是出于娱乐闲暇、开阔视野的目的,故而观众只是浅显、被动地接受多样的文化形式,较少体会到文化丰富的内涵。在了解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参与文化体验活动,才能让大众感同身受地体验文化的丰富内涵。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蕴含着湖湘文化的各种湖湘艺术形式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人民展示它独特的魅力。作为湖南人,我们有必要参与到湖湘文化体验过程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湖湘文化的理解,在文化体验的实践过程中滋养湖湘情怀。
(二)延伸课堂教育,发掘有效途径
湖湘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使得每个湖南人都有一种文化自豪感和湖湘情怀,湖湘文化的内涵决定湖湘文化的接受者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感受湖湘文化。从大数据上看,在湘高校生源仍是以湖南本省为主,湖湘学子一直受到湖湘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文化战略的引导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让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学习资源。湖湘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这类有利条件,包括惠民演出、文化展览、市民讲座、社区宣传等,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习获得实效。对于在校女大学生来说,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对湖湘文化内涵的理解会更为独特且深刻,而在文化体验的实践活动中也培养了师生共同的湖湘情怀。
参考文献:
[1]王晓静.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第一卷)[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89
[2]林彬暉.女大学生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5):1-4.
[3]教育部长陈宝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覆盖教育各个学段[EB/OL].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7/n1/2017/0303/c410899-29121961.html.2017-03-03.
[4]张 毅.传统文化借综艺复兴 看起来很美[N].中国产经新闻,2017-03-03(3).
[5]周少四.湖湘女性的精神特质——兼谈《湖湘文化研究》选修课的教学心得[J].商,2014(51):118,251.
[6]何君辉.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94-96.
[7]谢文芳.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和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刊),2018(1):63-64.
[8]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15(4):64-69.
[9]石 舟.第一本系统论述湖湘文化之力作—读《湖湘文化纵横谈》[J].湖南社会科学,199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