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体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2019-04-01尹志华
尹志华
摘 要:《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评判运动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核心素养中的体能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的体能水平和个体促进体能发展的水平两个方面,良好的体能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广大体育教师应对体能教学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运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健康体能;运动体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07-04
运动能力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而《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明确指出,“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1]。由此可见,运动能力核心素养本身并不是明确指向人所具备的某一种单独的能力或者素养,而是指向一个综合的概念,因为这一核心素养体现在多个方面,只不过这一综合概念相比较于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两个其他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侧重点。运动能力核心素养带有鲜明的体育色彩,在整个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如果要很好地达成整个运动能力核心素养,就必须要理清运动能力和其相应素养表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主要对核心素养下的体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体能的内涵
1.个体自身的体能水平
关于体能,国内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主要指的是“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6项身体素质,这一观点在学校体育领域可能存在问题。竞技体育领域之所以认为体能指的是6项身体素质,这是因为竞技体育的目的主要是追求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又主要与这些身体素质关系密切。但对于学校体育而言,其主要目的还是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身心健康。虽然学校体育也需要重视运动成绩,但不是主要的目的。正是因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所以学校体育领域对体能的定义和划分应该要体现本领域的特色。
在学校体育领域,国内外有非常成熟的体能划分方法,即体能包括“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能(简称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技能密切相关的体能(简称运动体能)”。其中,健康体能包括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等,这些体能与健康关系较为密切,如果丧失这些能力,就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运动体能则包括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时等,这些体能与运动技能密切相关,如果这些能力不高,就难以提高运动水平。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两种体能下面所包含的体能种类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其中一些体能成分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关于学校体育领域中的体能定义,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有非常明确的论述:
首先,关于健康体能中的体能成分,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包括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两大类。前者重量称体脂重量,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体脂率(F%);后者包括内脏、骨骼、肌肉、水分、矿物盐等各种成分的重量,又叫瘦体重或去脂体重。这两类身体成分应保持在合理的比例,其中任何一类成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心肺耐力是指呼吸和循环系统在活动时提供氧气及营养,以满足长时间身体活动需要的能力,是评定人体健康体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所能发挥出的最大力量,而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体能成分[2]。
其次,关于运动体能中的体能成分,灵敏性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敏性练习有助于提高大脑皮层神经传导过程的灵活性、发展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能够更快地掌握多种多样的动作技能;平衡性是一項复杂的、综合的体能,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持平衡系统原有的功能,还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是身体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准确、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主要反映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平衡觉和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位在短时间内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以及快速移动的能力;反应时是指人体从接受刺激到开始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是衡量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高低和评价人体反应速度快慢的一个常用生理和心理指标[2]。
核心素养中上述11种体能的表现,主要是指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种类体能的水平,如身体成分的多少、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大小、速度和反应时的快慢等。个体的健康体能水平越高,那么健康生活的质量可能就越高;个体的运动体能水平越高,那么运动技能的水平可能就越高。对于11种体能的具体测量方法,在我国中小学都有非常成熟的体系,基本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2.个体促进体能发展的水平
一是个体测试和评价体能的水平。《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要“掌握并运用测试与评价体能水平的科学方法,如用心率来测试和评价运动强度,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体能水平”。由此可知,学生能否熟练地对体能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是自身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评价体能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如在评价运动强度时,通过心率来对强度进行间接推算就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一般而言,个体的最大心率为220-年龄,我们主要采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表示不同的运动强度,50%~60%的最大心率一般指的是中等偏小运动强度,60%~70%的最大心率一般指的是中等运动强度,而70%~80%的最大心率则指中等偏大的运动强度。根据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具体的心率区间,但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再比如,学生要学会用12分钟跑测试、台阶测试来评价心肺功能;重复最大负荷的方法测试肌肉力量,用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起身来测试肌肉耐力;用坐位体前屈测试躯干柔韧性等[2]。学生只有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和评价自己的体能水平,才能快速地知晓自己准确的体能状况,才能根据体能状况进一步改进锻炼手段和方法,学会管理自己的体能。此外,掌握科学的体能测试和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改善体能,还可以帮助他人,如家人、同学、朋友、同事、邻居等进行体能的快速测量和评价,这是对自身所掌握的体能测试与评价方法的一种运用,也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方面之一。
二是个体所掌握的体能练习方法的情况。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体能模块的“内容要求”中,11条内容要求中有10条对各种体能的练习方法提出了建议性的要求。比如,采用耐力跑、游泳、跳绳、有氧健身操、自行车长距离骑行和登山等种练习方法发展心肺耐力;采用坐位体前屈、压腿、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等多种练习方法发展上肢、下肢、肩部、腰腹和躯干柔韧性;采用十字象限跳、六边形跳、“Z”字形跑、折返跑、变向跑、“8”字绕环跑和移动躲闪等多种练习方法发展灵敏性;采用固定信号源单一信号或选择信号练习、移动信号源单一信号或选择信号练习等各类信号刺激练习法,根据口令快速变换动作练习,两人一组相互模仿对方动作的练习,足球、篮球、排球中两人一组的对抗练习等发展反应时。但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列出的体能练习方法仅仅只是举例,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或学生自练时可以采用更多练习方法,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操场跑圈,而要将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能练习方法引入到课堂之中。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依靠18课时的体能模块和每节课进行的10分钟体能练习,要达到提高体能水平的目的是非常难的。课堂上主要是掌握常见的体能练习方法,方法掌握后就可以在课外进行体能练习。学生掌握的体能练习方法越多,就越有可能提高体能水平。
三是个体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的水平。《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要“掌握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关于这一点,涵盖了计划制订和实施两个方面。首先,要掌握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能力。在制订锻炼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体能基础、锻炼兴趣、身体状况、锻炼环境、器材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其他不适合高强度运动的疾病等情况,在制订锻炼计划时要给予重点考虑。在具体的锻炼计划制订过程中,主要遵循FITT原则,即体能锻炼的频率、锻炼强度、锻炼时间和锻炼方式,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锻炼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良好的计划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基础,完善的体能锻炼计划应该是个性化且科学有效的。其次,具备体能锻炼计划的实施能力。很多学生可能具备体能锻炼计划的制订能力,但却不一定具有实施体能锻炼计划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坚持性较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长此以往就将制订的计划抛到了脑后。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坚持实施锻炼计划,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影响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等,带领他们一起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因为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实施体能锻炼计划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将锻炼计划中的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才能有效提升个体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的素养水平。
二、体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1.体能是运动能力的外在表现之一
张华教授指出,“素养”是一种将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创造性与德性融为一体的复杂心理结构,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心灵”(mind)原则;而“表现”是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的外部行为呈现,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行为”(behavior)原则[3]。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素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特质,而表现则是这种内在特质的外部行为呈现,即素养是表现的内在源泉与基础,而表现则是素养的一种外在“出口”。对此,布鲁纳指出,“素养需要拥有表现‘出口(a performance outlet),教师的任务是发现该‘出口”[4]。也就是说,当我们要从外部窥见内部的素养时,我们很难直接看见一个人的素养,而更多是通过个体对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表现这个“出口”来了解个体素养的。
具体到运动能力,即使对于体育工作者而言运动能力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但我们很难说我们可以直接看见运动能力呈现什么形态,这就是因为运动能力作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内在的复杂结构。如果要清楚地了解运动能力,则需要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呈现,而个体的体能状况则是运动能力的这种具体表现之一。或者,我们也可以将体能看作是运动能力的具体化,它将宏观的运动能力细化为能够“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体能状况。但需要指出的是,运动能力并不仅仅只有体能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还有其他几种表现形式,如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体能是评判运动能力的一种方式
如果要判断一个人运动能力的高低,那么体能则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呈现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五级水平,而这些水平划分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判断某个学生到底处于核心素养的什么水平。其中,运动能力中“体能”部分的5级水平划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一个学生的体能在核心素养表现上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如在体能重要性认知方面,水平1要求“了解体能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水平2要求“認识体能对于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水平3要求“表现出对于体能重要性的正确认知”,而水平4和水平5则对体能重要性认知不再做要求,这是因为认知相对而言要求较低,在水平3阶段即可完全完成。再比如,在体能锻炼计划与评价方面,水平1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体能锻炼计划并实施”,水平2要求“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做出评价”,水平3要求“积极参与体能练习”,水平4要求“运用科学锻炼原理设计和实施个人体能发展计划”,而水平5则要求“根据个人特点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体能发展计划”,这一要求则在五个水平都有所呈现。另外,在体能水平方面,水平1没有要求,水平2要求“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水平3要求“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良好”,水平4要求“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优秀”,而水平5则要求“体重适宜、体格强健、体态优美、体力充沛”。
根据上述分级要求,体育教师就可以从“体能重要性认知、体能锻炼计划和评价、体质健康水平”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体能素养,且这三个方面的侧重点不一样,分别侧重于“知”“行”“测量成绩”三个角度,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体能表现评判维度。五级水平的划分,更是清楚地刻画了学生所处的层级,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体能水平,并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体能综合素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整体的体能水平又为进一步评判学生的运动能力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三、体能是提升运动能力的基础
1.改善体能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国民体质健康监测中的绝大部分体质健康指标,主要也是学校体育中所提及的体能指标,即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实际上主要是测评学生的多种体能水平[5]。因此,大力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能水平,是改善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与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实验)》相比,《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过去的“田径必修必学模块”调整为“体能模块”,共18学时,这一调整存在多方面的原因,而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课程标准(实验)》时代,因为没有专门的体能模块,所以学生缺乏足够的掌握“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有效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形的方法等内容”的机会,使得学生既没有时间练习体能,也没有能力练习体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而导致了体质健康水平的降低。另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提倡“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内容;应高度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豐富多样、实用有趣;在一般体能练习中尽量安排一些补偿性体能练习,如学习跳远运动项目,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负荷较大,一般体能练习尽量安排上肢运动练习或是提高心肺耐力和灵敏性等其他体能练习,促进学生体能协调和全面发展”,这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进一步加强体能练习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基础。
总之,虽然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不纯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解决的问题,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与学生体质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也应该要承担起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学生的体能水平提升了,随之而来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了,也就为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2.良好的体能是学好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
如果仔细分析运动能力核心素养,就会发现除了体能之外,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基本都和具体的运动项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要达成这几个方面的要求,都必须要以高水平的运动技能为前提条件。在《课程标准(实验)》中之所以设置“田径必修必学模块”,就是认为“田径是运动之母”,认为田径运动技能是掌握其他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再审视这一观点时就发现可能是错误的。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季浏教授多次指出“体能才是运动之母”,其理由有几条:
一是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各项运动技能掌握好的个体,未必是田径运动技能学得好的人,但一定是体能水平很高的人。一个人具备了高超的体能水平,掌握绝大部分运动项目技能的速度都很快,这充分体现了体能在运动项目学习中的基础性。
二是体能水平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会降低,也更容易学习运动技能。在运动项目的学习中,尤其是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时等运动体能水平高的个体,其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更加灵活、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更强、反应速度更快,那么就更容易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比如,在学习体操运动时,力量和平衡性等体能越强的学生,就越不可能从器械上摔倒或者出现骨折等运动损伤的情况,那么这就为体操运动技能的深度掌握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再比如,在学习篮球运动时,速度和反应时越好的学生,就越容易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三是国外在体能学习方面非常重视。在国外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有大量的专门针对体能练习的内容,既包括健康体能练习也包括运动体能练习。绝大部分西方国家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强于中国学生是公认的事实,这大概与其中小学非常注重体能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西方国家的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但这些优秀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
由上述可知,良好的体能是学好各项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能练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基础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能练习,打好基础,为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提高、为参与高水平的体育展示和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4]Doll,W.E.Developing Competence.In Doll,W.E.Pragmatism,Post-Modernism, and Complexity Theory.Edited by Donna Trueit[M].New York: Routledge,2012: 67.
[5]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2):3-20.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TY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