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9-04-01田洁
田洁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科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医学人才。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专业教学模式。不过在新的时代发展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依然有很大的不足,亟待改进。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对策,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临床医学 课程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91-02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類鉴别的能力。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相比于其他学科,学时要更长一些,基础和专业课程也较多。在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成效的教学体系。其教学成果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生活。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医疗工作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弊端。而且,目前医疗行业对于人才的认知变得更加的全面,过去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人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准则,不断改善自身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先进的医学人才。
一、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上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课程教学方法能够很有效地使学生完成对课本的学习和掌握,从学习效率上来看是十分有帮助的。而对于教师来说,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传统的教学观念,虽然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负担比较重,但是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好,教师也有很强的成就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学龄段学生的个性也逐渐增强,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最基本的课堂要求。目前来说,当下的医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九〇后”,甚至是“〇〇后”。这些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其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与过去的学生大不相同,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地方的中学教学都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若是高职院校还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则完全不利于新时代医学生的正常学习。
(2)学生学习问题。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比较强的专业,对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外,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当下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中,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在经过高中严格的学习训练后进入大学,就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沉浸在其他的业余活动中。即使是在临床医学的课堂学习中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是在临终考试时抱佛脚。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中,对于理论和实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些学生过分追求理论知识,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本和教材上,导致实践能力十分欠缺。有些学生则完全忽视了理论学习,而只是将医学临床实践作为自身学习的重点。对于一名医学生而言,更好地认清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类别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学生成绩,同时也能为学生走上日后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学评价体系问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学校对教学水平和教学任务的很重要的解读。教学评价体系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状态的体现。我国的医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都存在很严重的弊端,业内人士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现阶段,依然没有一个更加优势、同时也能够得到医学界和学术界统一认可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来说,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依然以学生的理论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这样的话就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了一个指引。学生为了能够通过考试,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这样则完全不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无法满足全面知识层次的现代医学人才需求。
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水平。在目前的临床医学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占主体地位。而且在我国传统中医的延续,也是通过师徒模式来传递的。在新时代的临床医学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力量,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一方面要考虑到医学专业的主要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来进行整合和改善,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目前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不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来采取“慕课”“微课”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气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也能够相对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复杂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进行实践的学习。而临床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不仅数量多,在学习的难度上来说也比较困难。此时,作为专业课的教师,在学生刚刚接触临床医学课程时,就应该进行学习上的辅导。辅导内容不只是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整个专业学习中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于刚刚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学习的学生来说,及时建立一个临床医学的学习和研究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崭新的领域充满探索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其次,还要考虑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状态。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生活辅导教师,都要能够在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影响正常学习的心理因素,使学生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学习状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
(3)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只是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作为评价的准则,同时也要增加其他的评价项目。在新的时代下的医疗体系中,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备受关注,因此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医务工作者这一特殊的群体,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广大的患者,同时还是整个社会阶层。因此,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评价中,通过简单的医学理论考试来进行优劣的选拔,这只是最简单的方法。而要培养全方面的医疗人才,简单的理论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整学期或者整学年的整体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考查,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建设。
三、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是我国医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形式,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建设中为我国输出了大量的医学专业的人才。在进入新的时代后,我国的医疗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除了医务工作者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医疗条件分布不均衡之外,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也许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作为医学从业者或者医学教学者应该关心和努力改变的事情,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能够从根本上认识起来,并且加大力度来进行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光,张利民,任伯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v.25;No.128(6):57-60.
[2]刘铁滨,毛季琨,杨华中.独立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7,23(23):179-181.
[3]王顺,李虹,屠宴会等.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教学改革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6-8.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