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的古典诗词观

2019-04-01姜若禹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古典诗词当代大学生

姜若禹

【摘   要】 所谓“诗者,天地之心”,中国古典诗词从先秦开始,给予中国人民精神生活艺术的甘霖,或吟咏自然,或反映生活,或抒发情思,或现实或浪漫……童稚时的朗读吟诵,少年时的赏析学习,垂老时的感悟思虑,诗歌就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传承流动,人们也在一诗一词之中建立自己丰富艺术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调查宿迁学院大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情况,对于古典诗词的现实应用和大学生发展联系进行研究,并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借鉴,发展。

【关键词】 古典诗词;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

1  中国当代大学生古典诗词接触现状

1.1  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以宿迁学院为据点,在2018年向在校的大一至大四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日常古诗词理解,学习等方面进行询问答题。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95.6%的同学认为古诗词在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但是只有33%的同学愿意去花费时间看古诗词,而且花费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更让人意外的是大学生对于诗词的熟悉理解依旧停留在从小学习的唐诗上,对于先秦魏晋南北朝等朝代作品更是知之甚少。

1.2  问卷调查反映情况

大学生认为古诗词的重要性更多来源于之前中小学时期的学习,而大学没有系统的学习古诗词的课程,现实社会层面更是没有将古诗词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优美艺术的古诗词更像是一座空中楼阁,大家都知其存在却不探其实质,让这座楼阁尘封空荡。

其次中小学的学习更多是唐诗宋词,而大学生也仅仅局限甚至落后于过去所学知识,如今科技新媒体时代发展,网络信息爆炸,物质文明浮躁,甚至出现随意篡改诗歌,或将诗歌随意编曲的混乱现象。大学生不再留念诗境中的桃花美酒,不再思索春夏秋冬的精神内涵,更不再去看诗歌意象的自然巧趣。诗歌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空虚的传統文化,而诗意诗情则渐渐消逝在他们的手机、电脑、玩乐之间。

2  古典诗词与大学生的现实联系意义

2.1  古典诗词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社会之才,他们看到的不应仅是手机里的五彩斑斓,还应看到诗词中的天地万物。他们也不能仅看到未来现实工作的绩效要求,还应看到辞赋中的情思绵邈。据调查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古典诗词对于自己的生活创作学习一般重要,因为我们在很多的社会工作测试中看到古典诗词的存在率很低,在大部分优秀的高知中大多都是倾向于现实性运用比较明显的数理化或机械等。

这就是古典诗词在大学生生活中式微的原因,它有百种形式,千种姿态,万种情趣,却没有现实可看到的利益,它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甚至是用来伪装古风文艺的消费品,而不是本身浸入家门巷口柴米油盐的生活情趣。但其实,古典诗词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无可代替的精神财富。

诗歌让人们习得一种生活观念,春雨、夏蝉、秋叶、冬雪,这些四季物象,都是自然所来,人之所习,春夏秋冬不再是刻板的四季变换,而是每个人在四季更迭时窥见自然的美好心境。这种心境,让你在生活疲倦时犹有对时光流逝的珍惜眷恋,让你在学习烦闷时获得对事物发展的美好向往。再深一步说,诗歌让大学生拥有精神富足与审美情趣。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他们需要培养自己的美学意识与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不若,便是一个只知道流连于物质华彩的空壳,这不只是青年人一类人的衰落,更是整个社会麻木堕落的表现。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无数见月起乡愁忧思的诗句让大学生即使远离家乡上学工作也不会忘记家乡的一轮明月守候一方,是无数像青莲居士般仗剑游仙,醉酒泼墨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诗人,让大学生在迷茫思虑之际不再是通过网络世界麻痹自己,而是看见千帆领略万海明确前方,更是《诗经》《楚辞》等古诗词著作让大学生们窥见自然纯朴生活的趣味,怀有爱国图志的豪情,明晓友情的珍贵,体悟爱情的美好……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已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才思情趣,审美人格等等方面。

2.2  大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影响帮助

大学生不同于接受许多应试教育的中小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也有许多自由发展拓宽的空间,他们更是一群即将进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青年人。他们的心灵世界尚未饱满,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也浮于表面,所以在接触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可以间接向社会推广古诗词。在提高他们精神世界内涵的同时,在物质文明高度饱满的现实社会中,为古典诗词等精神文明留有一个平台去展示去影响社会里的人,让中国传统文明不再是高高挂起的口号,也不再是消失眼前的尘埃,天地宽阔孕育万物生灵,而人作为有灵的个体也应该进入诗境,怀有诗心,大学生可以成为渲染社会诗意的先锋,将古典诗词重新带回现实社会。

3  大学生强化古典诗词的方式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学习诗歌就是理解诗意,展开联想。这是理解诗歌的方法,但并不完全适应于大学生学习古诗词。学校应积极共同举办现实性的联系生活的诗词活动,可以在校内建立诗社,以比赛,话剧,辩论等多种有趣新颖的形式让大学生们看到古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可照性。其次学校也可以推广一些古典诗词学习时间或者古典诗词日等,要求学生放下手机,将一部分精力投入于寻找生活诗意或者图书馆读诗等活动。

4  结语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像文与理,从来不是此消彼长的存在,而是相互依靠共同发展的存在。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快速浮躁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将古典诗词抛之脑后,任其消逝,而是要让大学生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内涵,更加准确切实地领悟到古典诗词对于自己的现实意义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燕玲.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J].兵团工运,2012(08):14.

[2] 段崇洁.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         2019(02):28-31.

[3]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01-01

[4] 王国维.《人间词话》.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5] 朱光潜:《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古典诗词当代大学生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趣从诗中来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