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心理学在教学视频画面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01惠恭健梁艳琳

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心理学学习者

惠恭健 梁艳琳

摘要:教学视频是现阶段重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提升教学视频的质量,确保优质教学效果。试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大学MOOC中实际案例,从教学视频设计中构图设计、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视觉风格三个方面设计入手。为优质教学资源的设计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多样化的表征手段,以期为教学视频设计者设计过程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教学视频设计心理学知识表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3-0136-02

引言

教学视频集合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具有生动形象、声画并茂、隐性知识显性化等特征[1]。其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在线下、线上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和MOOCs等远程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视频的呈现方式影响着教学视频的可用性和易学性,进而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作用[3]。但是现存教学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存在问题的教学视频充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发挥教学视频本身优势,还给学习者带来了视觉污染和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给教学带来了不佳的影响。另外,在教学视频设计过程中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多数教学视频仅依据设计者本人主观喜恶进行设计与开发,难以保证教学视频的质量和适用性。一个优秀的教学视频应为学习者有兴趣学习,认知负荷低和容易理解的。而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设计的可用性与易用性,这与教学视频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教学视频的呈现与设计心理学是息息相关的。教学视频中集合了多种视觉表现符号,成为多种媒体的呈现媒介。设計心理学中有诸多的原则能够指导教学视频的设计,笔者试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大学MOOC中的案例,为教学视频画面设计过程提供科学且有效的策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分别是构图设计,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和视觉风格。构图设计是站在整体角度上考虑画面的构成和布局,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指的是对画面中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视觉风格则涉及到色彩和字体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视频的构图设计

视频由一帧帧画面构成,所有的画面决定了其最终呈现效果。教学视频类型众多,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视频在构图和布局上差异也很大。画面构图是对进入画面的各视觉元素按照视觉美感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排列和组合。构图完美的画面能达到一种视觉美感,让学习者能够感到舒适与愉悦。教学视频在构图方面上强调科学性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易接受等特性。设计心理学中有关于人类视觉习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画面构图进行把握。如九宫格模型发现人类眼睛最敏感的地方四条线交汇点,因此也被人称为“趣味中心点”。设计者利用九宫格中的四个交汇点。当把最想要展示的内容放置在此,学习者的视觉会最快地感知到重点内容,自然而然地关注重要学习内容,为知识建构创造先行条件。另外,受人生理结构的约束,人眼只有一个焦点,人类不能同时关注不同的位置,浏览信息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看,而视觉注意力上部比下部强,左侧比右侧强。因此,左上部和中上部是“最佳视域”[4]。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人认知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的逻辑顺序,在“最佳视域”放置最想呈现给学习者的元素,让学习者无意识地关注到这些内容。除此之外,设计心理学中也有相关的理论支持教学视频在布局上的设计。

(一)均衡原则的画面构图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稳定感是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人是趋向于均衡的。但当画面中出现某一视觉因素打破均衡状态时,学习者会产生不适应、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在设计教学视频画面时要注重画面的均衡性,比如说画面右侧显示教学素材时,这时教师画面相对应地放置在左侧,这样视觉上画面两侧是对等的,学习者在感官上是舒适的。均衡原则是构图中最常用的法则,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统一均等的感觉,让人产生整齐、稳重和沉静的情绪,适合给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如《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从整个画面上营造了沉稳古朴的氛围,从构图上讲,就是利用平衡心理来达到这种的画面效果,如果在画面左侧出现了文字解说,在右侧展示相应的服饰样例就能达到画面的平衡感,学习者在看到这样的画面时就能感觉舒服、安稳,同时也符合传统文化之一主题,为学习者学习提供良好的认知环境。

(二)对比原则的画面构图

对比规则也是画面构图中很常用的一种方式。设计心理学中也常常用对比对用户产生刺激,作为信号反馈给用户,引起用户足够注意或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对比规则主要是通过视觉元素之间的对比和反差,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最引人注意地物体上。对比不仅包含色彩对比,明暗、大小、动静、虚实都能作为对比要素运用到画面构图中。在教学视频的画面中对比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构图规则,通过对比构图突出重点内容或凸显双方差异,学习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重点内容或区分相似事物。(如图1)中,《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展现主讲人镜头时有一个惯用的运动镜头,从主讲人右侧开始往主讲人前方移动,画面中主讲人前方有一展架,此时就运用对比原则将展架虚化,焦点对准主讲人。整个画面主讲人是最清晰的,学习者必然会将注意力放在主讲人身上。此处镜头语言设计恰当,加入运动镜头,避免学习者因单一镜头产生无聊乏味的情绪;设置前景虚化,吸引学习者关注的同时,增加画面美观度。

(三)集中原则的画面构图

集中规则主要是利用色彩、光影、人的视线或运动方向等,建立优势对比,使主要人物从其他画面元素中脱颖而出,从而引起观者的视觉注意力和兴趣,将注意力集中于主体人物身上。设计心理学中常常使用这种集中原则来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如在电影院中,利用明暗对比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集中于荧幕上从而忽略剧场的环境和其他观众。将其运用到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中,利用多种方式,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重点学习内容或者讲解者身上。在影视作品中主要是利用运动、视线方向,光区和角度形成优势引导,将观众实现集中到主要人物身上。教学视频画面相较于电视画面构图更加的简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光影等变化。形成优势引导,要利用强化视觉元素引导学习者视线,学习者根据强化元素和讲解完成对知识的加工。例如《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赏析》MOOC中在对国外洪水文化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用红色标记在神话动物中做出相应的标记,醒目准确进行地点表述,引导学习者的视线,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如图2)所示。

二、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

教学视频画面内容是教学视频设计过程的主要部分,所要传授的知识集中呈现于视频画面上,画面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跟画面构图相同,画面内容也根据教学视频的类型与内容的不同,所使用的视觉元素差异化比较大。如教师场景与PPT混合的形式通过PPT内容和主讲人画面表现教学过程,而可汗学院风格则运用手写和手绘展现学习内容。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视频,画面设计应在科学设计原则指导下进行,单凭设计者主观经验和个人审美进行设计是不可取的。画面内容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关键字的提取和知识的可视化表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图式是认知发展中首个要经历的阶段,大脑处理图像比处理文本更加具有优势。利用图式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可视化表征,学习者能够更加直接的反映地具体的事物,减少人脑加工信息的负担。由此可见,学习内容的可视化表征是画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正确有效的表征方法,降低学习者认知负荷,加速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加深学习者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在设计心理学中,做产品设计时会采取很多种方式来完成这一过程,将难以向用户表达的抽象事物具象化,展示给用户,如原型心理和概念模型都是比较常用的设计领域方法论。

(一)原型理论的运用

所谓原型是对一组刺激的抽象,包含了同一个模式的许多相似的形状[4]。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是不断向原型发展,原型则趋向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但是随着学习与经验的增加,原型会不断地进行重新建构。这归功于人知觉的恒常性,将一类相似的事物进行归类和抽象,以原型方式储存在人脑中,这无疑减少了大量的信息记忆量,节约了处理信息的脑力资源。当设计者选用与大脑中的形成的原型一致的元素,自然地与原型进行挂钩[5]。用户快速地做出反应,从而降低认知负荷,减少差错和失误。这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广泛的手段。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也是以降低认知负荷,提升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重要目的。因此原型理论在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中是有一定可行性的。随着学习者不断成长,认知过程中建构了大量的物体原型,并随着认知发展不断改变,假设教学视频设计者根据学习者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来找寻最恰当的原型来对知识进行表征,缩短学习者加工学习材料的时间。如在《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中在讲解传统服装时都配有插图。选用的插图简洁、直观,与学习者为学习之前对传统服装的原型相匹配,更加直观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如果仅仅用语言描述或词语表现,学习者就难以完全掌握。

(二)概念模型的运用

概念模型是存在人脑之中的,帮助人们将繁琐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成可理解、可用的心理模型,帮助学习者理解复杂的事物。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就是为用户提供适当的模型概念,让用户不在了解全部功能,就可以使用该产品,提升产品的易学性和可用性。将设计心理学中概念模型引入教学视频画面设计的过程中,使得学习者面对复杂和抽象知识时依旧游刀有余,从整体上把握复杂情境。如现实中复杂的物理现象对于初学者是很难领悟的,初学者无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同教授的物理知识联系到一起。此时教学视频设计者提供相应的概念模型,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转化为更加容易讲解的图解的形式,除去干扰因素,将问题简单化,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学习内容。当学习者再次遇到相关知识的时候,学会利用之前习得的概念模型解决新的问题,产生学习迁移。可以将概念模型理解为自我诠释工具,在多种情况下帮助学习者解决相应的问题。在画面设计中对相对复杂的知识,为其提供概念模型,加速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让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当设计者成功的将某一概念模型建立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在面对相似问题,学习者能刨除干扰因素,从宏观上审视整个复杂问题,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一定的掌控。

三、教学视频的视觉风格呈现

教学视频的视觉风格是指教学视频从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学习者能够看到和感知到的。视频风格是由画面中各个视觉要素呈现出来的,由颜色、质感、字体等多种要素共同体现。从本质上说,视频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是从教学视频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设计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一种难于说明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面貌[6]。

(一)色彩的搭配

最早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汉斯·霍夫曼曾说过“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表现力量”。教学视频设计者需要根据教学视频类型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到整个视频的画面中,色彩是教学视频视觉元素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使用色彩能从心理上给学习者带来愉悦与满足,提升学习的效率。

设计心理学领域中认为颜色本身具有较强的心理特征,使用不同的颜色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学习者在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视觉经验、认知常识都是视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红色代表热情与喜庆,在我国红色一般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不同的教学视频在配色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党政类教学视频,就会大量地使用红色,以红黄作为主要配色。红色与黄色是国旗的颜色,党政知识使用类似的配色于主题相契合,为学习者营造庄严、敬重的氛围,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再如中国传统文化类视频课程中就会大量地运用水墨色来进行搭配,用墨的浓淡代表不同的色彩。同时水墨作为传统文化比较有代表的元素,应用到传统文化类的视频课程中是比较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蓝色的流行,在计算机类的相关教学视频,在配色上多使用蓝色作为主色调。同时现阶段蓝色象征着“高科技、高智慧”(如图3)。综上所述,在不同类别中使用不同的色彩能够给学习者不一样的体验,视频设计者应该再结合教学内容和约定俗成的符号意义进行配色,同时巧妙地使用色卡来制订视频的基本色调。

(二)字体的设计

教学视频中的文字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是视频画面富有美感的重要因素[7]。字体、字号、字间距都需要经过设计者精心设计才能确定的。教学视频中对于字体的设计包含了专用字体设计和普通字体选择嘲。专用字体主要用于片头片尾等部分,其作用以宣传为主,在设计时就应该考量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的视觉风格进行设计,呈现最终的样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文字的设计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文本设计情况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文本的可读性是衡量字体设计好坏的至关重要的标准,教学视频设计者需要根据内容和视频呈现的风格选择相得益彰的字体。如传统文化类教学视频中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手写体或者繁体。如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在字体设计上可运用卡通体等活泼可爱的字体,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整个视频中的文字类型一般情况要少于三种,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加粗、斜体等方式对文本中的重点内容和特殊内容进行强调。这部分内容的设计,要求视频设计者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适用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既能够让视频内容易读、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又能突出教学视频独特的设计美感,给学习者良好的學习体验[9]。

(三)艺术风格的运用

艺术风格是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现今已形成多种成熟的艺术流派。这些艺术风格深深影响着设计的风格,换句话说,设计是艺术的延伸。设计的过程可以借助艺术风格进行创造,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在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中合理运用艺术风格,画面表征更加富有美感与特色,学习者享受美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加工。不同的设计风格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如1960年形成的极简艺术,追求极致简约的呈现效果,消除作品对于受众的压迫感,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简单与思想上的优雅,这一理念与认知负荷理论中避免非必要冗余信息的策略是一致的。在满足教学内容传递的同时,为学习者创造简约、舒适的视觉环境。(如图4),MOOC课程《大学日语》中,画面仅呈现背景图(近似于纯白背景)上,整个画面中无其他装饰内容,干净利落,依次出现的日文是进入学习者视觉的唯一内容。再如2008年诞生于谷歌的扁平化设计,其核心特点在于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将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重新作为核心呈现出来。在设计元素上强调抽象、简单和符号化。其设计有着鲜明的图形效果,在有限的界面空间中,各要素间层次分明、排版严谨[10]。其在界面设计中应用广泛,不少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也有所涉及。扁平化设计在抽象事物具象化表达中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如图5),《服务设计与商业模式》课程中运用扁平化设计代替实际现场展示登记流程,每个流程用几个元素呈现候机情境,简单明了且不包含其他干扰元素。现代艺术中有众多成熟的艺术风格与适合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形成多样化、人性化的画面表达,造就独特的画面风格。如在一系列课程设计开发过程时,运用统一的艺术风格,让此类教学视频统一连贯且富有个性,使得学习者拥有顺畅愉悦的学习体验。

结语

教学视频是现阶段重要的数字教育资源,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设计心理学中有科学的理论和多样的实践支撑着设计工作的进行,教学视频设计本质上隶属于设计领域,因此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去探求教學视频设计过程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设计心理学在构图设计、画面内容的视觉化表达和视觉风格这三个方面的运用,旨在使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上更加具有科学性性、可学性,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画面构图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视觉重点区域,合理使用构图规则突出学习重点。画面内容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可视化表达,设计心理学中的原型理论和概念模型为知识的可视化表征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操作方法。视频画面的视觉风格则要从颜色的使用、字体的选择来营造不同的风格特征,恰当地使用艺术风格不仅能提高教学视频的认知度,也能增加教学视频的美感。笔者认为教学视频设计者在关注视频教学性的同时,也应适当地跨出教育领域,借鉴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用于教学视频的设计过程,使教学视频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健,郝银华,卢吉龙教学视频呈现方式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93-99,105

[2]宋亮,李勇,郭煜高校视频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617

[3]惠恭健,刘晓颖教学视频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科普微视频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6 (12):3537,46

[4]董一英设计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5]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陈娅雯,许懋琦数字阅读界面视觉设计分析与优化[J]设计,2018 (17):132-135

[7]秦菁菁,刘洁界面设计中的情绪唤醒研究[J]设计,2017 (23):58-59

[8]宋昊视频媒介中的专用字体设计形式语言探讨[J]设计,2015(3):138-139

[9]胡芳颖《学渣乐园》微视频课程的视觉传达设计[D]南京大学,2018

[10]崔天剑,徐碧珺大数据时代扁平化设计趋势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4(3):16-20

猜你喜欢

设计者心理学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没有用”的心理学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跟踪导练(二)5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