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造
2019-04-01
十九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设计能够从方方方面引导创新、参与构建人民的美好生活。人民对于提升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相应的生产方式、生产系统等抱有更高的期待,设计需要直面人民已经对于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现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消费品升级,提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创新设计作为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重视。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将设计纳入创新驱动战略,期待设计推动制造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设计实践,显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仅仅在企业中成立设计中心已经不能解决设计创新的问题,企业已经不满足于设计驱动产品竞争力提升,迫切需要解决设计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链接,用设计驱动企业组织发展以及广泛地用设计驱动企业的商业战略。
在世界范围的创新活动中,一系列前沿科技已经凸显颠覆制造业体系的态势,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3D打印、稀土科技等技术与其他产业或者新技术如何演变与发展,决定未来的全球制造业态的布局。中国设计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我们有全球瞩目的设计成果,但是社会的进步远远超越了设计的发展。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驱动设计发展的机制,什么样的机制可以驱动设计创新?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让中国设计跨越“设计陷阱”?从战略的维度、从管理的维度、从文化的维度甚至于从设计标准的维度,等等。而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设计领导力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如何让设计有效地组织资源参与企业创新力构建的问题。设计之与企业的未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未来时。亦或是说,设计是探索人类造物活动的手段,引导创新、引导趋势、引导未来合理合适的生活方式。新的科学体系下,设计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量子管理理论认为,在混沌的边缘,每一个创新主体都在一种自由、平衡的状态下工作。在混沌的边界,能量最大、创造性最强,似乎预示着越来越模糊的设计边界,反而容易突破原有的驯服的设计系统,能够“创造”。
目前,在制造业领域,新一轮技术能力的提升主要聚焦于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以及推动消费升级。许多国家已经利用新技术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应用的新机遇,弯道超车,加速发展,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環节就是设计。设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已被广泛作为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作为一门技术,更作为一种管理科学思维,指导产品化的整个流程。然而,设计发展的环境如此复杂,消费者一方面追求品牌消费,—方面“拼多多”也能成为网红。我们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学术可以与国际接轨,而我们的企业的高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又极低。我们要做先进制造,但我们的关键新材料却又难以突破。设计可以在小米、海尔、华为等企业发挥创新主导作用,而国际一流的设计师却在长三角的制造企业中沉沙折戟。显然这些都是当下依然无法回避“设计陷阱”。而逾越“设计陷阱”是件很难的事,即便企业一直在探索解决方案。格特-赛勒“反对设计师将美学范式获得的价值强加于公众”,也拓展了设计是“美的造型的可视化表示”的边界。科学技术、艺术、美学、文化等交叉融合于设计创新已经是一种思维共识。
更多的探索在路上,设计一直在创新、创造,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设计的领导力方法论可以让设计的过程既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又能够有一套合适的方法和规范,让设计创新变得更加充畅、更具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