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方法
2019-04-01高飞
高飞
内容摘要:國家和政府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尤其关注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应地,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的数量也根据实际需求而不断增加,但教学质量如何,教学方法是否会相应改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构建有效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高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立足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方法,以期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学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构建方法
高校的教学质量需要构建有效的监控系统,这种监控系统将对高校的教学情况起到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但体系的构建要有针对性,并且要能够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仅仅起到一种制度的书面报告。当前,我国的高校质量监督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监督队伍执行力不强,监督队伍之间不够配合和完善;另一方面,监督制度对监督队伍起不到规范作用,也是导致监控体系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原因,因此针对当前监控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对如何构建有效的监控体系的几点建议。
1.立足监管人员本身,严格要求监管人员。高等院校要组织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管人员,这样才能加强对高等院校教学情况的监察管理的程度。对于教学质量来说,高校老师的层次和水平对学生的素质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高校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首先要对高校的老师加强监督和指导。第一,教师也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也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比如自己学习或者去参加一些相关的技能和理论教育课程。参加理论或者技能教育的老师人选要有标准,需让一些素质高的、优秀的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成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老师与老师之间也要做好交流与沟通工作,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传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提升自我的队列中来,从而使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同理教师提高自身的同时,对高校教学质量监管人员来说,更要提升自我,严格要求自己,与教师的发展同步或更加超前,才能有效做好自己的监管工作,使监管体系更加强大与完善。
2.制定完备的管理条例,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完备的教学成效监管体制,不但能够对教师教学起到指引作用,可以及时发现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能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进行清醒地认识。监管系统中,要有自身的健全的管理制度,比如,如何对教师开展监管,如何让制度与不同的教师对号入座,进行严格测评,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在进行监管的同时,要让监管的结果对教师形成一种制约,比如,对于优秀的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积极奖励,对监管结果显示不好的教师则要进行相应的负面激励,让其改正自身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监管制度起到监管的作用。此外,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监督管理,并将这些付诸于制度本身,比如,监管体系中要明确说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进行教育学习过程中要达到哪种程度,都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一种隐形的激励。
3.监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对校园文化的重视。高等院校在监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对文化课成绩的监管与重视,也要对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校园环境有所监管。监管体系要对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监管到位,提高校园环境的文明与和谐程度。文明的校园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会让监管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高等院校可以在监管过程中,在一些显眼的地方将监管的结果进行展示,把监管工作的重要程度体现出来,使每个校园建设者都能看重教学监管系统的重要程度。
4.监管体系要及时做好反馈工作。高等院校要在监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做好高效的反馈工作,比如对监管信息的收集以及对监管问题的及时处理等。高等院校应该在监管体系中设置对监管结果的及时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对监管工作进行及时反馈。高等院校在监管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选用一些民主公开的形式,比如可以在网上或者在校园里发放一些调查问卷,以求更加有效和广泛地收集信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监管工作中来,提高监管工作的说服力与有效力。另外,高等院校还应该设置多层级的监管机构,比如可以设置院级、专业级的监督管理组织,收集不同层级的信息,这样能够迅速地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高等院校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学校声誉的重要环节,在现今重视教育的大趋势下,高等院校更加要重视高校的教学质量,相应的监管体系也应该不断健全与完善。现如今,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监管系统的方法还相对简单,高等院校对它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高校要构建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使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孝玲,龚琼.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204-205
[2]刘雪梅,孙超.校企合作视阈下转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18,(3):188-189.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