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信县“点灯背猴”习俗文化内涵分析

2019-04-01麻小娟隆滟

文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分析

麻小娟 隆滟

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具有传承性与稳定性,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点灯背猴”习俗是流传于崇信城乡的一种古老的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方面原因导致崇信地区的“点灯背猴”习俗受众日减,尤其是青少年对此项文化了解较少,文化传承出现危机。笔者将从历史渊源、习俗仪式、文化内涵、传承现状及原因分析、传承保护等方面对此项习俗进行分析。

关键词:“点灯背猴” 文化内涵 分析

民俗文化对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能够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点灯背猴”习俗的氛围逐渐减淡,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一.历史渊源

关于“点灯背猴”习俗的起源与发展阶段史书鲜有记载。据作者考证,“点灯背猴”习俗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史记·乐书》中载夜游观灯的记载。至东汉永平年间,因汉明帝倡导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敕令士庶亦一律挂灯。民间相传正月十五是“万花灯”,更有“正月十五雪打灯”一说。除此之外,“点灯背猴”习俗与敦煌的佛灯有着某些密不可分的联系。敦煌民间有“四月八庙会”这一传统节日,有关于小和尚点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佛灯扮演重要角色,这与汉武帝“燃灯表佛”一脉相承,笔者认为崇信县的“点灯背猴”习俗可能是敦煌佛灯的一个流变。

二.习俗仪式

“点灯背猴”的习俗仪式较为简单却又包含深刻内涵,它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崇信县“点灯背猴”习俗仪式一般有制作面灯、面猴,点灯,抢面灯,摆酒席,背猴,倒灯等几项内容。

1.制作面灯面猴

每年正月十五,先一年嫁出女儿的人家,会请亲戚朋友或邻居中善于捏制猴灯的人赶制面燈、面猴。面灯、面猴多用酒谷面制成,面灯的数量一般为娘家最长者年龄之和,取健康长寿之意。灯的样式以二寸高,直径一寸左右的圆柱形为主,灯头一般捏出莲花型花边,中间插火柴棒缠着棉线的捻子,点灯前添加清油。面猴身上的灯数为十个,寓意人身上有“三魂七魄”,天上有“福禄寿”三星和“北斗七星”,寓意吉祥如意。

2.点灯

面灯面猴制作完成之后,人们会在傍晚时分,在院子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其上依次叠加炕桌与倒扣的木升子。首先把面猴请出来,搁在最高处,升子四边摆放四个面灯,面灯下由新媳妇的父母压一定数目现金。亲朋好友一起帮新婚夫妇点灯,点灯顺序由上而下,木升子之上的面灯只能由新婚夫妇点燃。灯点齐后,鞭炮齐鸣,新女婿要先行“烧香表、叫钱粮”仪式,其需朝桌子的四角跪拜、烧香表。

3.抢面灯

在“烧香表、叫钱粮”仪式之后,随着一声“抢”,大人小孩便会一拥而上,所有的面灯便会一抢而光。面猴应由新女婿“抢”去,若被其他人恶作剧抢去,新女婿则要带上礼品或发红包赎回。所有面灯被“抢”完后,燃放烟花爆竹。人们端着自己“抢”的面灯回到自己家中,将面灯擀成卷,蒸热吃掉。

4.摆酒席

烟花爆竹燃放结束后,新娘家的本家亲戚则会留下来,由主家摆酒席,聚在一块喝酒、聊天。主家一般会在前一天准备好酒席要用的食材,食物一般较为丰盛。酒席结束,预示着“点灯背猴”习俗基本结束。

5.背猴

在“点灯背猴”习俗仪式基本结束后,离家近的新女婿、新媳妇可直接回家,离家较远的需在第二天一早回家,六七点钟为最佳。回家时,新女婿除了需要将那尊“抢”来的面猴背回家,还需带二十个面灯回家,“二十”寓意二十年为一代人。一般将面灯与面猴用篮子或纸盒装着,面猴放在正中央,面灯围绕面猴摆放。

6.倒灯

在新婚夫妇回到家之后,在自家的锅台上,灶神面前净手上香,将背回家的面灯与面猴重新点燃,等到所有的灯熄灭之后,拔掉捻子。寓意取回了香火,今后要传宗接代。最后,将面灯、面猴揉成面团,擀成面卷蒸热由全家分食,或馈赠左邻右舍。有的人家也会将面卷用油煎热吃,根据个人喜好,吃法不一。

三.文化内涵分析

“点灯背猴”习俗作为一项传统民俗,其文化内涵与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密不可分。此项习俗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于猿猴的崇拜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繁衍后代的重视,其间也体现出对于中国传统的灶神信仰的继承与发展,寄托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1.祛病除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观察外部世界、认知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少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而眼睛对于他们十分重要。眼睛疾病在当时的医疗技术下,治疗十分困难。进入近代中国,红眼病成为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不断威胁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自21世纪始,红眼病多次爆发。据民间传说,“点灯背猴”习俗中“点灯”是为了祛除疾病,特别是红眼病,目的是为了祈求新婚夫妇头清目明。

2.繁衍子孙

猿猴作为人类的祖先,有着悠久的发展进化历史,人们看到猿猴经久不衰的历史,向往猿猴的繁衍生息能力。一方面在古中国由于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普通百姓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迫切,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各种苛捐杂税与军役征收对于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受程朱理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影响,多数人都期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代代相传,绵延无期。“点灯背猴”习俗自产生之时,就延续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香火传递观念,将自己对于繁衍后代的美好期望寄托于人类的祖先——猿猴。猿猴身上的聪明伶俐特质,也是无数父母盼望自己的儿女所拥有的,这与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分不开。

“点灯背猴”习俗中的“背猴”仪式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并不是新出现的思想产物,不是与中国的封建历史割裂开来的,而是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密切联系的。

3.祭祖崇拜

祭祖是对祖先崇敬的公众性和仪式化表达,祭祖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实现儒家“孝”理念的社会规范作用,《论语》讲“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礼记》讲“修宗庙, 敬祀事, 教民追孝也”, 表述的均是这一目的。最早的祭祀更多是对死亡的恐惧,甲骨文中有关商王朝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 如“报”、“又”、“岁”等表明这一祖先祭祀行为目的是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殷商时期的祭祖传统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仪式。原始先民由于生产力限制,无法认清大自然的原貌,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大自然神力的敬畏,使得他们将已经死去的祖先寄予某种神力的期盼。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儒家将这种原始的自私活动发展成为维系封建通知的一种手段,但祭祖活动中所含有的祈福纳吉、禳灾避祸心理并未改变。“点灯背猴”习俗中的“烧香表、叫钱粮”仪式正是对于祖先崇拜的体现。

4.灶神信仰

在人类的历史上,原始先民燃起一堆明火作为最原始的灶,随着时间的推移灶逐渐形象化。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灶神形象经历了由女向男的转变,这从一定方面反映出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在古代中国,生产力低下,下层人民生活困苦,祭拜灶神可以将心中的不安倾诉给灶神,成为困苦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普通的老百姓敬奉灶神,一部分的原因是出于传统的鬼神敬畏,宗教祭祀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实用心理,祈祷自己全家在新的一年中能够五谷丰登,不缺衣食。

“点灯背猴”习俗中的“倒灯”仪式体现出了传统的灶神信仰。在传统中国,普通老百姓多为生存而斗争,经常去寺庙朝拜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这样寻找一位能够方便祭拜且“神力”较大的神仙就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诉求。“点灯背猴”习俗中灶神已经成为下层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将它抽象为一位拥有无边法力的神仙。这种灶神信仰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一直绵延到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已经深深烙在普通民众的心中,经久不衰。

传统民俗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载体之一,对于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针对“点灯背猴”习俗在当下社会面临的传承困境,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五点传承保护措施,以期能够为“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承提供现实途径,进一步促进“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播与发展。

四.传承困境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农村“空巢化”现象的出现,“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承面临困境,而这些困境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1.习俗氛围减淡

当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传统习俗的氛围也日益减淡。其原因主要有:竞价发展之下带来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多数农村父母选择外出务工赚钱,农村“空巢化”现象加剧,家庭中青壮年较少;外来文化冲击下,青少年一代对传统习俗认识较少,缺乏兴趣。

2.呈现由繁向简的趋势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的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多数人考虑到经济实力的问题,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致使其趋于简化;高速发展的经济为青年一代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巨大的生活支出使青年人多奔波在物质追求的现实道路上,对于“点灯背猴”这类重在精神愉悦的习俗缺乏兴趣。

3.传承方式单一

“点灯背猴”习俗历史悠久,但鲜有文字记载,基本以民间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在文化大融合、频繁更迭的当今社会,不免会出现传承方式单一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在此前的社会调查中,少数人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方式了解“点灯背猴”习俗,对于现代传媒技术应用较少;多数相对来说具有文化水平的青年人外出务工,致使家中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在农村地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甚至为零,这就造成了口耳相传的单一流传方式。

4.习俗了解程度较低

“点灯背猴”习俗因其历史较为久远,多数人受到接受途径、知识水平、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对于“点灯背猴”习俗不甚了解,也不愿意举办此项习俗,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间接影响到此项习俗的进一步传承,如此循环往复,造成了民众对于此项习俗了解程度较低。

5.手艺传承面临困难

“点灯背猴”习俗的重要基础便是面灯、面猴,现下习俗中的面灯、面猴多为农村巧手妇女所作,整体年龄偏高,多数人群并不会制作面灯、面猴。新兴的年青一代更愿意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对于面灯、面猴的制作技艺缺乏兴趣,这使得技艺传承人出现断层。另一方面,种植酒谷面的人家相对较少,而“点灯背猴”习俗中制作面灯、面猴需要大量的酒谷面,为此项习俗手艺传承带来困难。

五.传承与保护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迅速发展的科技使得我们的通讯工具与通讯方式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更加快捷,为“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

1.设立数据库

“点灯背猴”习俗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习俗活动,其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是无可比拟的。建立数据资料库之前,崇信县文化部门应当走访各乡镇的村庄,深入了解“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承人情况,细化、具化传承人信息,准确录入数据库并实时更新信息,做到对“点灯背猴”习俗传承现状的全方位了解。

2.促进了解

学校是民俗传承、文化观念渗透的关键场所,文化教育部门可以从幼儿园至高中、大学通过语文教学、社会实践课、社团活动灯形式不断渗入“点灯背猴”习俗的相关知识,提升年青一代对于传统民俗的认识,培养其对于“点灯背猴”习俗归属感、认同感,增强其对于“点灯背猴”习俗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促使其成为传统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3.政府支持

传统民俗活动的发展不仅需要民间势力的自发传承,也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与大力支持。在“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承过程中,政府部门可出资资助习俗传承人与民间手艺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传承活动。这其间应充分考虑到现今大众思想观念的特点,将此项习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的中国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涵,保证传统民俗活动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活动。

4.加强宣传

“点灯背猴”习俗作为崇信地区特有的一项古老习俗,在全国范围的其他地区知名度较低,因而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此项习俗,对于“点灯背猴”习俗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地的文化宣传部门可借助新闻媒体、搭建微信及微博公众平台、编纂“点灯背猴”习俗系列书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于此项习俗宣传,扩大此项习俗的影响力,将“点灯背猴”习俗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推向全国。除此之外,崇信县拥有众多旅游资源,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当地部门可将“点灯背猴”习俗与崇信地区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每年举办大型的旅游节,在其中加入“点灯背猴”习俗的活动表演,将“点灯背猴”习俗作为崇信地区特色文化的一部分,借助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宣传“点灯背猴”习俗,促进更多的外来人群了解此项古老的习俗。

传统民俗文化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对于“点灯背猴”习俗的保护应当从心理上得到重视,需要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共同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各媒体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民俗活动的宣传报道,促进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修主编.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2.黄永锋.灶神信仰刍探[J].中国道教,2006.05.015

3.富强主编.芮鞫遗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20-25.

4.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廖海波.世俗与神圣的对话——民间灶神信仰与传说研究[D].北京:华东师范大学,2003:84-97.

6.刁统菊,曲洪祎,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132-138

基金項目: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569)

(作者介绍:麻小娟,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隆滟,本文通讯作者,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民俗学、农耕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