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人物形象分析
2019-04-01王卉
内容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张爱玲曾说:“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只是她的教養与阅历。”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
关键词:厉害 柔弱 白流苏 《倾城之恋》
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幸运结局的女主人公。现实层面,她“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1]。心灵层面,她拥有了爱人之间的相知相惜—“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2]十年八年,不是古典主义的爱情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生一世,但对置身于动荡且奔驰向前的时代列车上的现代人而言,已经长久得仿佛是一辈子。
张爱玲在《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说过“流苏实在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有决断,有口才,柔弱的部分中是她的教养与阅历。”[3]厉害与柔弱统一在流苏身上,张爱玲将人物的这一特点表现得落落有致,别有韵味。这个出身于传统大家庭的女子,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可这样一个在衰败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子,并不缺乏决断的智慧和应辩的口才,这是她犀利、亮烈的一面,而教养与阅历造成的柔弱,则体现了她娴雅、单纯的一面。如果只有前者,那么流苏就如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一样,纵使攻城略地、手段高明,却令人生畏、众叛亲离;如果只有后者,那便是《金锁记》中的长安,唯有受人摆布、掌控,即使遇到相爱的人,有机会逃出坟墓似的家庭,最终还是少了一点狠劲、决绝,只能将新生的希望永远埋葬。流苏虽然厉害,但教养和阅历,使她不会去兴风作浪、狼奔豕突;流苏尽管柔弱,但决断和口才,令她能够维护、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而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一.决断与口才
流苏的决断体现在她常常在前路未卜时,敢于大胆做出选择。可以说她嫁为人妇以后,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自己思考后独立做出的。她曾对柳原说,“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4]。小说关于流苏的初嫁未置一笔,但就“初嫁从亲”四字看来,那情形大约和后来宝络相亲没什么区别——家里所有的人都可以指手画脚、掺合评论,唯独待嫁的小姐说不上话。结婚自己做不了主,离婚则是流苏的主动选择,至于原因,文中一代而过——丈夫不仅将流苏打伤,另外还有许多对不起她的地方。即使如此,在那样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下,流苏没有一味委曲求全,而是坚决摆脱不幸的婚姻,果断决绝可见一番。
当徐太太说是要出盘缠请流苏去香港物色结婚人选,灵敏的流苏经过分析,猜测是范柳原的“鬼计”。徐太太说得光明正大,而家人们早已当流苏是多余,无可无不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只有她自己明白其中的蹊跷。此去当然有风险,那个只见过一面,豪富、聪明、漂亮、外国派的范柳原到底是什么用意,流苏也说不准。在没有人可以商量、可以讨教的情况下,她迅速做出决定,要放手一搏。在她娘家哥嫂们看来,范柳原高高在上,流苏绝无机会,所以毫不留情地嘲笑她,“人家多少小姐都看不上眼呢,他会要你这败柳残花?”[5]流苏赴港的决定里包含着对自己的信心,也有对即定命运的抗挣,“如果赌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6]。众人眼里,如果能够做成五个孩子的后母,就是流苏最好的归宿,但她显然心有不甘。流苏的决断不是因为爱情、也不是意气用事,她很清醒,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因为范柳原身败名裂,身无可遁,也不会比成为五个孩子的后母更令人绝望。
流苏在香港呆了一个多月,和柳原共处的机会很多,他们虽然有袒露心声、真情相对的时刻,但各自都放不下心中的戒备,最终不欢而散。流苏没有得到任何承诺,两手空空回上海,自然料得到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只会较以往更恶劣,彼时她还不能说服自己接受做情妇的命运,所以选择干净爽利地离开,绝不脱泥带水。
流苏的决断来自于智慧和内心的成熟,口才更是这两者的外化。和哥嫂的针锋相对、向徐太太示弱求援以及与柳原的往来试探,言语上流苏从不聒噪,但无论对方是明枪还是暗箭,是善言还是恶语,就没有流苏接不住的话。一个人口才好到一定份上,就如同利器在手,有时比划着,不留意就伤到别人。但是流苏的口才不用于攻击,只用来防御,或者是试探。在香港期间,柳原与流苏有许多的单独相处的时间。他们不停地试探对方,那些对话充满了机锋,例如下面这一段:
柳原道:“我这是正经话。我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不应当光着膀子穿这种时髦的长背心,不过你也不应当穿西装。满洲的旗装,也许倒合式一点,可是线条又太硬。”流苏道:“总之,人长得难看,怎么打扮着也不顺眼!”柳原笑道:“别又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你看上去不像这世界上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谛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流苏抬起了眉毛,冷笑道:“唱戏,我一个人也唱不成呀!我何尝爱做作——这也是逼上梁山。人家跟我耍心眼儿,我不跟人家耍心眼儿,人家还拿我当傻子呢,准得找着我欺侮!”[7]
柳原的话闪烁隐晦,似赞美又似调侃。流苏言辞看似将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用意却是步步紧逼。她以守为攻,语带芒刺,使得柳原收起一贯的花花公子腔调,委屈地辩解,强调自己是动了真情、费了心机。两人正是通过对话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清晰地透视自己的内心。这种脑力与口才上的旗鼓相当,当然也是两人的感情催化剂。
第二次去香港,流苏做好了同居的准备,不仅因为经济的原因,也有对柳原的喜欢,及至战争爆发,两人生出相依为命的情愫,她不仅得到了爱情、金钱,也如愿缔结婚姻。如张爱玲所说,“要这个人物,要什么有什么”[8]。为了让流苏值得这样的命运,张爱玲不仅赋予了她决断和口才,还让她具有因教养和阅历而造成的柔弱,正是这份柔弱与厉害形成参差之美,令范柳原这个洋派又固执的异乡人沉陷其中。
二.教养与阅历
为什么“教养与阅历”会造成流苏的柔弱?教养是心中的分寸和言行的适度。一个有教养的人,在缺乏教养的大环境中,常常处于劣势。流苏与柳原之间有一次非常深入的交谈:
柳原道:“我知道你是不快乐的,我们四周的那些坏事、坏人,你一定是看够了。(流苏和柳原相识不久,以前的生活境遇也大相同,何以柳原能够窥见流苏周围的坏人、坏事。合理的解释是柳原洞察力极强,一次相亲会面,他已经看清了白公馆那些人的嘴脸。另外,流苏在家中的艰难处境,恐怕他也在徐太太那里了解得清清楚楚。但是,柳原說这话并不是为了安慰流苏,而是道出自己内心的郁结。——论者注)可是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见他们,你一定更看不惯,更难受。我就是这样,我回中国来的时候已经二十四了,关于我的家乡,我做了好些梦。你可以想象到我是多么的失望。我受不了这个打击,不由自主的就往下溜。你……你如果从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流苏试着想像她是第一次看见她四嫂。她猛然叫道:“还是那样的好,初次瞧见,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的人。你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久了,你怎么分得清,哪一部分是他们?哪一部分是你自己?”(流苏并没有不说原谅还是不原谅,她设想柳原提出这种可能性,给出了他意想不到的,带着自己切肤之痛的看法。——论者注)[9]
这是两个有故事、有阅历的人在交换对生活的体认。没有迎合,也没有虚伪、掩饰,两人都把内心最痛苦、最无力的那部分吐露出来。小说开篇写了流苏在哥嫂们围攻夹击之下的一番表现:
流苏气到了极点,反倒放声笑了起来道:“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你们亏了本,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了你们伤了阴骘!”[10]
这样尖刻、恶毒的言语本是流苏不屑和反感的,可是屡屡被哥嫂们以尖刻和恶毒的言语攻击,使她失去了原本的娴静、文雅,她恶语相向,诅咒无辜的孩子,以此发泄愤懑,为自己争得一点公道。但此后,她再没有和家中人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并非口才不济,而是她的教养不允许。亲戚们的冷酷、丑陋令她绝望,她不能让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流苏与柳原同居后,经济上已经安全无虞,但她依然有强烈的不安,“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找徐太太打牌去,看戏?然后渐渐的姘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子上走?……那到不至于!她不是那种下流人,她管得住她自己。”[11]流苏的教养,使她向往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即使情妇的生活不正常,她也相信可以管得住自己,不往堕落的路上滑下去。流苏生在腐旧的家庭,一直就混在那些脏的、坏的里面,可是她尚能区分清浊,保持警惕。这些与教养相关的品性和选择,在现实的肮脏环境中,非常容易成为一个人的软肋,使她被视为另类,势单力薄,权益被攫取,内心被伤害,所以这就构成了流苏柔弱的一个方面。
阅历造成的柔弱,体现在流苏对世界的认知感性、狭隘却不失悲悯。她并不去争抢、破坏什么,只求一方可以平静生活的天地。结识范柳原,是她无意为之。因为家庭成员之间勾心斗角,她置身事外,反而获得宝络的信任,参与了相亲得以结缘。缔结婚约也是经过战争洗礼后,在最平和、朴素,没有心机的情况下意外实现的。这些经历映证了她“无用”的自我评价。无用的流苏当然是柔弱的,可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古训,恰能诠释流苏际遇的合情合理。对于轰轰烈烈的战争,她并不在意历史背景、时局纵横,她有自己的解释,“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12]劫后余生、嫁为人妇的流苏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心存庆幸与怅惘,将这段经历看作是苍凉的故事——一个飘零者虽然险象环生地躲过了不幸的结局,但传奇总会收场,只留下一对平凡、庸俗的夫妻。
张爱玲对白流苏笔下留情,心存慈悲。流苏以厉害与柔弱并存的特征,成为张爱玲小说人物图谱中一个独特且充满魅力的艺术形象。
注 释
[1][2][3][4][5][6][7][8][9][10][11][12]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193,219,462,207,191,
193,203,463,200,182,213,221.
(作者介绍:王卉,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