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南瓜藤”到竹唢呐

2019-04-01杨昌平

艺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迭代传承

杨昌平

〔摘 要〕竹唢呐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执着与智慧,通过迭代让竹唢呐更具完善,凭借着独特的音质、音色,在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剧目中都得以充分的表现,造就了竹唢呐的同时也让湘西民俗文化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竹唢呐;迭代;传承

竹唢呐源于湘西苗族,最初的雏形为当地小孩玩耍途中寻找乐趣的一种玩具,取一小段带南瓜叶的藤,并去掉叶片留余下藤蔓两头空洞,并在一端开缝插入一小点南瓜叶(即所谓的“唢片”),以此能吹出较为清脆的声音。之后,演变为一根竹管简单削制剥离后加上以竹叶片为“唢片”,吹出较南瓜藤更为清脆的单音,起初主要是小孩用于玩耍,后在清朝年间发展用于作战中具有当地特点的暗号。随着在实践中的运用,杨曼卿老师对其进行改造,主要是在原竹管上开孔,并以此为灵感,逐步改良其外观和音准,发展至现在的竹唢呐。

一、乐器形状特点

竹唢呐的构造简单,一体成型,从外部形状看似一根竹节中间部分,其制作材质是取当地山竹,削制成长方体,中间开五孔(均在上方),可奏五音,与传统唢呐最大区别是无前端金属喇叭。竹唢呐的“唢片”制作较为特别,也称作“叫口”。最初竹唢呐的“唢片”为竹叶,其音色清脆而又婉转,但在使用过程中易损坏而影响吹奏效果,从而改良成现在使用的竹唢片,虽较以前音色有细微改变,但唢片耐用的同时尽量缩小了与原音色的差别。

演奏竹唢呐的技巧难于掌握,因竹唢呐是以天然形状的当地山竹进行精心制作,既不可规范也无法精确杆子的长度、厚度等原因,对于这些主要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杆子的精细、内径、厚薄等都存在差异,由此也会直接影响并导致音色、音质、音韵等。还有就是用竹片制成的“叫口”,无疑加大了吹奏者的难度,必须在唇、舌、气的细小技法上进行苦练,目前学习竹唢呐的学员有百余人,但能完整掌握吹奏技巧的只有几人。

竹唢呐的音色之美,表现在连音的缠绕、吐音的欢快、舌尖的巧用等,散发出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等。竹唢呐的音韵极为传神,精湛的演技别具风格。由于竹唢呐音色清脆婉转,现广泛用于苗剧中抒情片段的伴奏。

二、?竹唢呐目前现状

竹唢呐经历几十年的变革,从南瓜藤到精致的器乐,从一件单音玩件到旋律优美的民俗瑰宝,浸淫着几代人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其发展至今天已成为功能较为齐全的民族器乐。由于它的民族特性和别具一格的音色,现流传的地域仍限于湘西及其周边地区。因竹唢呐的构造与传统唢呐有明显区别,音律和音域与传统器乐更有所不同,所能掌握其吹奏技巧的人相对较少,只有少数人完全掌握了竹唢呐的制作与吹奏,并同时担负着竹唢呐的发展、推广、改良和再传承的重任。

竹唢呐进入迭代发展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它的结构与现在还是有所区别,外观简单粗糙,只有三个音节,不能完整地吹奏一支曲子,但它的音色唯美,民间音乐老艺人杨曼卿对竹唢呐的形、音、色进行改良,才使其初具现在的结构造型和音色。为使竹唢呐更完善,杨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多次对竹唢呐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心血与梦想得以继承与发展,他毫不保留地将竹唢呐的制作与吹奏技巧传授给后人,并利用一切平台来展示竹唢呐,积跬步以致千里,后生们也在学习实践中给老师提出了改良建议,使竹唢呐的音域变宽,音节增多,由原来的单音音色发展为五音,具备了民族调式的特点,使得竹唢呐在演奏范围越来越广,运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直到1984年,著名导演罗炳辉以所拍摄了《带血的百鸟图》需要上海交响乐团进行配乐,并提出音乐要突出展现苗族文化的内涵,乐团为体现该剧的特色,决定在配乐中采用竹唢呐。从此,竹唢呐再也不鲜为人知,只要是有苗剧,就有竹唢呐的参与,它那婉转而又抒情的音色确实能代表苗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苗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三、从“小众”走向“大众”

竹唢呐从构造和音色的别具一格曾引来业内人员的关注和肯定,也正因为别具一格制约了它在乐器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从欣赏角度来看它属于小众,从推广应用上来看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音域的拓展上来看它受限于单节。竹唢呐作为一件民俗乐器,从它的发展、改良、完善直到应用,相对而言周期较短,可塑空间较大,其后续发展和应用不可小觑。目前竹唢呐仅在湖南的湘西苗族居住区域和重庆北部有所传承,训练与学习竹唢呐的人员共计一百二十余人,能独立吹奏该乐器的屈指可数,吹奏竹唢呐不仅要一定的吹奏功底,还要有较为扎实的音乐素养,而具备这两者条件的往往会选择大众化的或看似稍有“前途”的单簧管等吹奏乐器,而对“小众”的竹唢呐还是停留在“好奇”与“兴趣”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它的吹奏技巧难于掌握或应用范围受到较大局限性的时候,部分学员选择的是放弃。可持续发展的事物或物件从其商业价值角度来分析必定能找到物质本身与商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传统唢呐与民俗文化及民俗商业圈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之所以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它的经济收益和商业价值有着较大关联,学与用的空间范围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竹唢呐作为一件新兴的民俗乐器,还没有实现它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完美结合,即使它纯粹的为艺术而存在,也必须被广泛的认识与认可,而目前处在“小而精”的浓缩状态,究其原因,一是竹唢呐的发展时间较短,尚处于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尴尬境地,存在着被广大群众所认识的盲区;二是竹唢呐目前的定位是民俗乐器,其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所能应用的地域范围也受到较大制约,从被认知的角度来看,暂不能与传统唢呐等民间乐器并驾齐驱,而要缩短其差距的路程仍相当遥远;三是竹唢呐的音色清脆、唯美、婉轉,在特定的剧情变化下能很好地衬托其抒情、浪漫的音乐场景,这也是它具有独特的音色所赋予的,然而也正是这种音色阻碍了竹唢呐在更为广泛的民俗文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其所具备的民俗文化特征还尚未得到民间的认可;四是由于受到发展空间和应用范围的局限,竹唢呐的独奏曲目较少,特别是能完整的展现其音域特点的曲目仍在发掘之中,至今没有被大众认可的经典曲目,这也掣肘了竹唢呐被广为流传或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一件“小众”乐器如何被大众所接受,这是在现实面前最大的课题。要让他人对一件新鲜事物认识与认可,第一步要“走出去”,一是可利用民间文化推广活动将竹唢呐的特性与其他民间乐器相互比较、学习、借鉴;二是大胆尝试和参加各种传媒所组织的民俗乐器比赛、交流或研讨活动。第二步要对竹唢呐进一步的改良。第三步要积极创作能反映出竹唢呐或苗族文化的独奏曲目,让业内外人员耳熟能详。第四步不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传承人。第五步着眼长效和持续发展,在保留其独特的文化气质前提下,与商业完美融合。

五、传承中的改良与创新

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与各民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因此,重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现与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现实诉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只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才能使口传心授的文化符号和特殊技艺,使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外来文化的快速进入与深入人心势必对民族传统文化带来较大冲击,而对竹唢呐这类新兴的民族文化产物将带来新的机遇,首先竹唢呐必须要为适应当前群众主流欣赏水平而不断进行改良,如只停留在目前构造现状与音效表达上,将逐渐被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淘汰。对此,应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不断汲取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加入和再传承,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音乐知识对竹唢呐进行改良,在保证其不失真不改变其特点之下,拓宽其音域,由原五个音增加至七音。原竹唢呐调的限定努力将它打破,并让它丰富。使竹唢呐不但能和本民族乐器相合,也能与西洋乐相配。而在传承发展与创新升级中也应注重保持其原汁原味,首先是要保证其“根”——原材料上的不会变,制作方法和程序上的不会变,音色上的不改变的前提下进行改良,使竹唢呐更具音乐表达力;其次,要打破传统的传承思想,广纳贤才,冲破小地域、小家庭、小团体的禁锢,以局部地域文化去影响民族文化,要以“推出去”的姿态去将竹唢呐传播到各民族之中,树立它既是湘西的也是苗族的,既是苗族的也是各民族的大局意识,从广大喜好竹唢呐的群体中去物色高素质的传承者,将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发展趋势相结合,启发引导后续传承者的创新思维,从而使竹唢呐能在广泛流传中得到循环发展与改良。在农耕社会快速消亡,封闭的村寨环境受到破坏的今天,追求原汁原味的传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因此,在向现代经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传承与创新的协调,通过传承与现代的整合,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与挑战,才能保障竹唢呐在当代社会得以保存和发展。

(责任编辑:翁婷皓)

猜你喜欢

迭代传承
基于最小二乘的视野区域运动方向分析
JavaScript计算性能对比研究
中间件“迭代”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DNS解析的探究
涨价与医保政策需同步“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