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019-04-01周小潭

传播与版权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文献

安 珍,周小潭,许 炳

(《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学报》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0014)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由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于1983年首先提出,认为电子信息技术将使传统媒体相互隔离的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从而向新的融合模式演进[1]。2005年前后,该词由蔡雯[2]引入中国,并一度掀起研究热潮。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仍不高,与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不相符,值得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动。

一、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一)基于知网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来源,统计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的情况。在进行高级检索时,由于“媒体融合”与“媒介融合”在业界存在长期通用的情况,且有部分学者以“新媒体”作同类型研究对象,因此分别以“科技期刊”与“媒体融合”“媒介融合”“新媒体”为主题进行检索。为解相关研究的起始时间及获得更多数据,检索时不设开始时间,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因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更具代表性,“期刊来源”设为“核心期刊”,相继选择“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出版事业”,此处所出现的期刊即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G23出版事业中的12种期刊。

按照上述条件搜索,共得到321篇文献,再删除重复统计、投稿指南等无效文献后,得到147篇文章,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以扼要了解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研究的基本态势。

(二)文献的年代与空间分布

文献年代分布状况可反映该领域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了解其发展趋势。统计发现,2012—2014年可视为研究起步阶段,分别有2篇、7篇、11篇文献。2015—2018年为发展阶段,文献数量相比2014年已翻一番,其中2015年26篇,2016年32篇,2017年38篇,2018年31篇。这一发展趋势,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可谓借力而上,顺势而为。但从文献整体数量来看,年均文献不足40篇,可见该项研究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分析研究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可得出该项研究的空间分布情况,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查找、文章发表等信息。经统计分析,147篇文献刊发在11种出版事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文量前三位依次是:《编辑学报》刊发56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刊发45篇,《科技与出版》刊发26篇。3种期刊刊发文献占比为86.39%。此后,《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中国出版》分别发表了7篇、4篇、3篇、2篇,《编辑学刊》《出版科学》《现代出版》《中国编辑》各刊发了1篇文献。可见,刊发期刊相对集中,期刊发文数量呈现两极化分布特征。

(三)融合发展方兴未艾

在文献研究主题方面,关键词能够体现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方向。统计发现,在593个关键词中,研究热点(见表1)主要集中在“两微一端”、编辑素养及人才培养、数字出版、传播模式、集群化经营等方面。

表1 关键词频次统计情况

从文献研究内容来看,融合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都已成为共识,主要表现为:(1)融合范围不断扩大。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已深入医学、药学、航空、建筑、力学、地学、农业、机械、海洋、气象、生物等各领域。(2)融合深度不断加强。不同的科技期刊采取了刊网融合、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优先出版、开放存取、OA出版、视频出版、H5制作等多种媒体出版及技术应用方式。(3)融合发展获得市场认可。部分科技期刊新媒体业务初具品牌效应,并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二、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融合总体进程缓慢

尽管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但受制于现有体制、资金投入、技术手段、人才队伍等因素,很多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缓慢。有些科技期刊对媒体融合持观望态度,存在重开通轻运营的情况[3],虽然开通了“两微一端”,但流于形式,推送量少且内容枯燥单一,有的甚至成为“僵尸号”。总体而言,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二)内容缺乏独特风格

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在新媒体内容上还存在原创性不高、同质化现象普遍等问题,未能在实践中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形成科技期刊的独特风格。如期刊网站的页面设计和模块设置大同小异,微信公众平台和APP简单复制纸媒内容,转发多原创少,创新性和创造性不足,既导致新媒体与纸质期刊的重复建设,也降低了新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缺乏复合型编辑人才

优秀编辑人才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往往具有丰富的编辑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对媒体融合缺乏前瞻思维和长远规划能力,在技术融合、内容融合、经营融合、管理融合等方面也缺乏专业培训。现有人才储备难以满足媒体融合建设的需求,这阻碍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步伐[4]。

(四)集群化发展程度有限

我国科技期刊在集群化发展方面已做出有益探索,如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期刊群、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群、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教期刊等,在数字出版、资源管理、品牌营销、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的总量,以及相较于国际期刊,当下科技期刊集群化[5]、集约化[6]发展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主体性、互动性、及时性、灵活性不足,规模效益得不到彰显。

三、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一)整合资源,发挥规模效益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小而散”的存在形式,阻碍了一流期刊的崛起。应鼓励科技期刊兼并重组,在政策、制度、资源方面,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给予支持和帮助,推动和引导科技期刊整合;推动由主办单位主导的集群化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与再分配,实行统一管理和运作,打造名刊、创办新刊,形成差异化定位、共同发展的期刊群;推动以行业划分的期刊集群化发展,形成精品化、集约化、数字化的高水平科技期刊运营平台。

(二)内容为王,全媒体融合运营

期刊纸媒要继续发挥深度阅读优势,始终强调内容为王,依托专业的学术平台和强大的作者队伍,以高质量、权威性的内容打造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官网要结合学科特色,打造成知识创新、期刊宣传、在线投稿等的重要平台,并力争成为该学科、行业重要的专业网站。社交媒体要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快速、灵活、互动传播优势,特别是要投入人力物力运营微信平台,优化功能设置,为受众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服务。通过有趣有内涵的内容,结合图文、漫画、视频、音频的表现形式,实现学术内容的碎片化、浅阅读,提升期刊的关注度,为期刊构建好新媒体传播和经营平台。

(三)培养人才,促进队伍转型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编辑部要对人才培养进行长远规划,组建新型编辑队伍。培养现有青年编辑,使其成长为懂编辑、懂技术、懂专业、懂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如航空杂志社提出将科普期刊的编辑打造成科普专家,培养一支能写文、能编稿、能开讲座、能上电台、能出镜头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并初见成效[7]。同时,拓宽和优化人才引进渠道,从外部引进数字化出版业务和新媒体人才,通过人才流通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推动新媒体业务改革。

(四)开发平台,自主数字出版

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势单力薄,数字出版业务往往以版权买断的形式,被大型数据库公司垄断,导致其虽有内容优势却丧失了主动权。这一被动局面,小型科技期刊编辑部难以扭转但对有条件的科技期刊而言,其所属的大型学术出版机构或协会组织,可以尝试自主开发数字采编系统、移动终端系统等,并作为产品进行推广。而通过兴建数字出版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科技期刊可以掌握主动权,形成竞争优势,这既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也对打破市场垄断、促进行业市场良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五)知识变现,多元可持续盈利

知识服务及知识付费成为新的出版业态,这为科技期刊实现多元化盈利带来了机遇。科技期刊应提供知识增值服务,开创多元化盈利模式。(1)借助知识付费平台,实现知识变现。例如,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与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搭建的“中国出版融合内容交易服务平台”,可为科技期刊的知识付费提供专业的服务。《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通过使用加入该平台的RAYS系统,在纸刊内容中增加二维码,扫描付费可见独家论文讲解及快问快答等服务[8]。(2)以“两微一端”为平台,利用广告发布、衍生产品(如文创产品、定制产品)、深度服务(如会议培训、特色旅游)等多种策略,建构新媒体盈利模式。如《博物》杂志,微博粉丝已达千万,且互动活跃,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益[9];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一键链接,购买杂志、文创产品、定制信用卡,还可参与其特有的博物旅行项目。《博物》纸媒与微博、微信形成了互动共享、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局面。

乘媒体融合战略之东风,我国科技期刊在新媒体领域顺势而为,虽有诸多制约,但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期刊应把握时代机遇,开拓渠道,创新机制,与新媒体快速融合、深度融合,在更优质的发展平台上迎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文献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