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顾出版前后的学术期刊审读体系建设
——以《应用生态学报》编辑工作流程为例

2019-04-01

传播与版权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杨 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16)

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期刊业飞速发展。从数量上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技期刊大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涵盖学科齐全、基本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术期刊体系,但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审读则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1]。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审读形式多样,如重点审读和分类审读相结合、专题审读和日常审读相结合、“面对面”审读和“背靠背”审读相结合、专家函审和会议审读相结合等多种审读方式,增强了审读工作的针对性,成效明显,但大部分刊物比较重视出版后的审读,较难将各种问题消灭在出版之前。只有实行“事后诸葛亮”和“防患于未然”并举[2],不断完善审读制度,才能确保学术期刊质量、把握期刊定位、明确期刊发展方向。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学术期刊编辑的传统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逐渐渗入到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审读就必然要颠覆以往传统的审读模式。因此,笔者以《应用生态学报》(后文简称“《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流程为例,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提出一种出版前之“审”和出版后之“读”同等重要的、高效的、规范的中文学术期刊审读体系,以期真正地确保审读对提升期刊质量的作用。

一、出版前之“审”

出版之前的审读就像产品的质检,合格产品一定要经过各个环节的严格检验,同样,精品期刊也一定要经过严格审读。构建一种高效的学术期刊印前审读机制非常必要,它是对“三审制”的有力补充和进一步延伸。通过出版前的编辑之“审”,不仅可以降低差错率,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而且还能提升责任编辑的综合能力以及编校水平;正确解读出版前的专家之“审”,可以筛选出优质稿件,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术公平;通过出版前的审读会之“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遗漏性错误和差错率,尽量避免出现重大的政治性和学术性问题。

(一)严格执行编辑的审读职责

审读是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关键[3]。《学报》在出版前的审读环节与编辑流程并行,既保证了学术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学报的稿件处理流程为例(图1),文章正式刊印之前,编辑对稿件的审读包括3个环节。(1)外审之前的初步审查。首先,判断文章的研究方向是否符合刊物发表范围,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述是否能够达到发表要求,并初步判断文章在学术上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然后,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依托编辑的专业能力,实现对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判断,可节约审稿资源,避免了审稿人和编辑精力的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学术不端行为消灭在源头。(2)外审通过后对修改稿的编辑加工。“互联网+”时代下,编辑可以应用word强大的功能对修改稿进行编辑加工,利用网络强大的检索功能对修改稿中不确定的部分进行判断,并通过QQ等传播媒介与作者进行互动,提高编辑加工质量和沟通效率。(3)排版后的校对。传统校对主要是“校异同”,但“互联网+”时代的校对则以“校是非”为主[4]。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术期刊编辑开展编校工作,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去伪存真,还需要编辑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静下心来查阅原始文献,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

图1 《应用生态学报》稿件处理流程

(二)准确解读专家的审读意见

同行审稿是学术论文发表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是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同行审稿的方式有很多,如公开审稿、单盲审稿、双盲审稿、量化审稿等,《学报》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双盲审稿方式进行审稿。精准选择专家并准确解读专家意见是学术期刊审读的重要环节。(1)对审稿专家的精准选择是判定同行评议结果的基础。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的便利性,通过浏览相关高校和研究所的网站信息、查阅文献、参加学术会议以及作者推荐等方式,《学报》目前已经建立了3000余条信息的专家库,并在不断地增加和删除专家信息,打造了一个能“新陈代谢”的动态审稿专家系统[5],为快速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奠定了基础。(2)对审稿意见的准确解读是判定同行评议结果的关键[6]。《学报》判断稿件是否进入下一个流程的依据取决于至少2位专家意见,大部分外审给出的结论是清晰的,要么修改后发表、要么修改后再审、要么退稿。而且,大部分稿件的审稿意见是统一的,编辑可以完全按照专家意见处理稿件,而有些文章的2种审稿意见则是相反的,在编辑很难判断的情况下,会送第三审稿人评审,以免论文被“错杀”或成“落网之鱼”。

(三)深刻认识刊前审读会的重要意义

付印前的审读会是初审、外审、校对和终审的延伸[7]。目前,《学报》每期付印前,都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当期稿件进行刊前审读。每期审读会时间固定,根据当期稿件内容选择审读专家,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审读稿件。刊前审读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政治性问题再次把关。该环节主要是查看地图的绘制是否完整和准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敏感地区地名的说法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存在专业用语在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失范表达等。(2)审读期刊的封面。《学报》自2013年开始,每期封面都来自当期作者提供的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并配以封面说明,对作者的相关研究和研究团队有很好的宣传效果,此举在《学报》的作者群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作者。所以,学报在刊印前对封面的学术宣传效应以及封面的一些必备要素会重点审读。(3)审读编辑体例的规范性。该环节主要是查看作者信息的编排是否准确、摘要的中英文是否一致、各部分编号是否顺序出现、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二、出版后之“读”

出版后的审读既是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体系成效的检验者[1],对期刊改进工作、提高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8]。出版后审读虽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审读时间充裕,不受出版时间限制,可以充分认真地进行审读。如果在审读后能形成“错题本”,将对今后期刊的整体质量有较大提升。

(一)重视行业或主管部门的审读结果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大部分由行业或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定期审读,主要针对所检查期刊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几个方面进行审读,形成审读意见将主要问题反馈给编辑部。虽然《学报》多年的审读结果均为优秀,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小问题,根据审读意见反馈的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后,进一步明确了办刊方向、杜绝了政治性差错,使得学术质量逐年提高、编辑体例逐步规范和标准。

(二)建立编辑部延伸审读机制

虽然刊出后的编辑部审读是“亡羊补牢”式的工作,但也为时未晚,是刊前审读工作的有益延伸。《学报》在出刊后的两周内,进行内部的延伸审读,及时发现刊前三校和审读中遗漏的差错,并编制了《编辑易错手册》,以便在今后的编校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延伸审读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版方向、版面规范和文字表述等[9]。审读结果及时向责任编辑通报,并对审读结果赋分进行奖惩,以起到警示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文章质量的目的。

(三)鼓励读者参与审读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和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借助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渠道开辟读者审读评刊专栏,有针对性地从学科专业视角审读,可以弥补编辑审读学科背景狭窄的不足[10]。目前,《学报》设立了读者审读专用邮箱,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及时核对,并尽快在线修改以减少错误信息的扩散,取得了很好的灭错效果。对于参与审读的读者,《学报》给予刊发周期加快的“优待”,极大提高了读者的参与热情。近期,《学报》有篇文章在刊印前已经中国知网首发,一位读者对文章的文献引用提出了质疑,后经核实发现确实存在文献引用不当的问题,及时修改后再次上传到数据库,避免了错误的纸质刊印。

三、结束语

审读的过程是不断校正和纠错的过程。审读制度作为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和新一轮质量控制的起点,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构建以刊前多人多次审读为主,辅以刊后编辑审读、读者审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审读体系,可有效提高刊物质量,是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