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骨科术后预防血栓的效果探析

2019-04-01邹萍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血栓

邹萍

(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下肢静脉血液流通不畅导致栓子脱落淤堵血管的由于骨科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肢体运动能力减少,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1],静脉血栓在骨科术后常见,且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较多发。骨科术后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佳,深静脉血栓直接会影响到患者的全身血液循环流通,甚至造成患者生命质量下降或者危及生命。所以,针对术后血栓率提高,临床上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被动预防与康复护理要予以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8例我院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24例患者中包括13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研究患者均为我院接受骨科手后患者,已经自愿并签署研究同意书。其中最年轻的患者48岁,最年长的患者78岁,平均(62.3±3.55)岁,研究对象包括其中、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1例胫骨骨折患者和7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10例髋骨骨折患者;观察组包括12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其中最年轻的46岁,最年长的79岁,平均(66.21±3.65)岁,其中包括10例股骨干骨折、7例腰椎间盘术后患者和7例髋骨骨折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相关信息上,两组间的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针对常规护理作用于对照组患者。告知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必要性和危害等。采用护理干预用于观察组患者,具体包括:(1)教会患者在床上运动,如轴线翻身等健康教育。宣教将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包括骨科术后相关流程和具体康复步骤,如何进行下肢运动预防血栓,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如何避免术后血栓形成,对医务人员宣教的内容表示理解,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怎样预防。(2)下肢功能康复训练。术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肢体锻炼,如踝关节和下肢肌肉收缩,促进血液良好的流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4]。(3)饮食指导。饮食上尽量低盐低脂,多吃粗粮和纤维素高的食物,多喝水,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提前做好抗凝治疗[3]。如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遵医嘱根据患者术后进行抗凝治疗,预防静脉形成血栓[2],从而远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可以梯度加压弹力袜,可以做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等,通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可以预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是否发生,可以做外展内旋等收缩运动,因此要在患者术后期间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一旦发现患者的下肢出现红肿热痛,则要及时行检查和处理,避免病情发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同个该院自制的护理表格进行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的项目主要包括患者对术后血栓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对病房各种硬件措施和基本管理、对护患关系的满意情况。 有患者进行自主评价并填写表格。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与满意之和,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 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分析。术后患者对护理干预术后满意度达到93.7%(45/48),其中一般患者6例,不满意患者3例,满意患者39例,

2.2 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观察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7%(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经康复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检测也有显著改善;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评价均有改善,见表1、2。

2.3.1 患者心理状态。经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检测有显著改善,干预前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 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s)

表1 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s)

组别例数SASSDS干预前2445.2±9.333.8±5.5干预后2413.4±4.615.8±3.2

2.3.2 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护理前、运动功能优于护理前,干预前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前后对照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表2 患者护理前后对照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组别例数Fugl-MeyerBarthel干预前2437.2±13.329.8±25.5干预后2472.4±38.658.8±43.2

3.讨论

有关骨手术治疗后患者大大降低的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的病人满意度,由于有效的康复指导一方面可以提高肌张力锻炼,术后患者各方面行动出现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针对患者的情绪和康复依从性下降,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在治疗后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来预防术后血栓的发生,对于医院和患者而言均有重要意义。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血栓预防护理[5],针对其焦虑抑郁的情绪进行疏导并调整,从表1数据可知患者在接受宣教护理干预后患者信心增加,其SAS和SDS指标有明显改善,和护士建立有效的沟通配合医务人员,配合相关康复训练,确保所有动作的到位遵循标准完成[6],对于术后改善生活质量恢复运动能力并均有积极意义,这在表2数据中可以得到验证,客观的评价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相关术后指标改善后患者对护士有了更加信赖的情绪,在本文中患者对接受护理干预满意率达到93.7%,构建一个良性循环,而这对于遵循康复护理干预术后发生血栓有影响意义。

综上所述,骨科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接受康复治疗积极性提高,对于有关骨科术后预防血栓治疗有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环境,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