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评价

2019-04-01胡姣徐敏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奶量胎龄舒适度

胡姣 徐敏

(资中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 资中 641200)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常见表现有皮肤苍白、心率不规则、心音微弱、呼吸不规则、外周血液循环障碍等,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1]。针对窒息患儿,护理人员需给予必要的抢救治疗和护理,经研究发现,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和致死率[2]。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取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苍白、四肢和口唇呈紫色,心音缓慢且弱,心律不规则,肌张力减弱或消失,体软,头颈四肢无力。经病情诊断符合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并以Apgar评分判断窒息程度。入选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儿中男15例,女10例,胎龄在32周~40周,平均胎龄(35.26±3.72)周;出生时体重在1kg~4kg,平均体重(3.25±0.26)kg。研究组的25例患儿中男16例,女9例,胎龄在32周~40周,平均胎龄(35.04±3.88)周;出生时体重在1kg~4kg,平均体重(3.15±0.28)kg,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的保暖措施,将患儿置于已预热的红外线辐射台上;确保患儿呼吸顺畅,将患儿体位摆正,选取头低足高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便于分泌物流出,经吸痰器将患儿鼻腔、口腔中的堵塞物有效吸出。

对照组:护理人员和康复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展开针对性的常规吞咽护理,主要集中在吸氧方面,窒息患儿在吸乳时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给予患儿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缓解患儿在吸乳过程中吸入至气管引发的呛咳。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主要包括:(1)体位:用棉被或毛巾包裹患儿,处于半直立位,头、颈处于中立位,不束缚患儿双手,让患儿的双手能自由活动,并能触及口唇。同时,保证患儿能看见操作者的脸。(2)口腔刺激:使用安慰奶嘴或戴手套的成人手指刺激上下口唇,评估患儿有无吸吮动作,如有吸吮动作,可以将奶瓶放入口中让其吸吮;如无吸吮动作,可再反复用安慰那种进行刺激,提供口腔吸吮其它物品的经验,促进患儿的口腔感觉以及驱动其发展。(3)闻奶味:将奶液滴在奶嘴或操作者手指上,并置于患儿鼻子下,让患儿闻奶香味。(4)品尝:将奶液滴在安慰奶嘴上或将液滴在嘴唇上,鼓励患儿去品尝奶液味道,从而引起觅食的动作。(5)吸吮:用安慰奶嘴锻炼患儿的吸吮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中奶量增加、体重增长的比例、和舒适度评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中奶量增加、体重增长的比例和舒适度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比例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比,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中奶量增加、体重增长的比例和舒适度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误吸、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及NEC等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现象,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胎儿原因、分娩方式、产妇原因等,产妇胎盘功能较差也可能引发新生儿窒息[3]。临床上一旦发现新生儿窒息,需及时确定确定窒息原因,并根据患儿的情况,快速给予有效抢救。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目的是恢复患儿的自主呼吸,帮助患儿复苏,恢复其心率,确保患儿的身体康复[4]。在新生儿成功复苏后仍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掌握患儿的血气情况,强化各项体温、心音指标。新生儿窒息可能导致各个脏器出现器质性的损害,因此均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在临床护理中,经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经摆正喂养姿势、口腔刺激、气味训练、品尝与触摸、吸吮训练等,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营养摄取量,改善患儿的食管腔功能,缓解患儿的病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5-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比例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比;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有效提高患儿奶量和体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奶量胎龄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