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效果分析

2019-04-01段晓鹏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胃底裂孔反流

段晓鹏

(龙口市人民医院 山东 龙口 265700)

食管裂孔疝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膈疝疾病之一,是胃部或者其他腹腔内脏器 通过隔食管裂孔和其他旁突进入到胸腔从而导致此疾病。对食管裂孔疝应用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开展手术是临床中常用治疗措施[1]。因此,本文针对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应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共92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6人。

对照组,男性26人,女性20人,年龄 58至86岁,平均年龄(72.56±1.54)岁。

研究组:男性27人,女性19人,年龄59至90岁,平均年龄(72.70±1.6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胃底折叠术治疗,胃底折叠术:对胃底游离之后,把胃底大弯侧部分胃壁在食管后方牵拉包绕到食管右侧,让食管下端包绕7天,用不可吸收线对食管下端和胃前壁进行浆肌层2~3cm间断缝合,右侧膈肌脚和胃底外缘缝合1针,达到固定效果。

研究组:应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在脐上3~4mm位置将10mm的Trocar置入,作为观察口,建立气腹。在右侧锁骨中线和肋弓交接部位下方做切口,放置5mm的Trcoar,通过观察口和 右侧操作孔的连线重点位置作切口, 放置10mm的Trcoar,在左侧腹部对称部位做切口,将10mmTrocar置入。应用双针缝线通过纱布进行肝脏悬吊,从而暴露视野。对食管裂孔部位、大小以及解剖关系等进行探查,用超声刀对膈食管韧带与肝胃韧带断离,将双侧膈肌群暴露出来,把疝囊内组织器官实施分离,把下端食管游离以是胃底游离,在操作过程中,对迷走神经和穿支血管做好保护。回纳腹腔脏器组织,应用不可吸收线对双侧膈肌群进行修复,缩短食管裂孔1cm。胃底折叠术同对照组一样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3%比对照组的86.96%要高,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例)

2.2 对比两组治疗各项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在手术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相比较,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各项情况

3.讨论

腹腔镜优势就是可对病灶通过腔镜进行直观的观察,同时可并病灶进行放大,病灶处理更好;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对呼吸系统损伤小以及光照效果好等[2]。胃底折叠术属于微创,利于患者机体康复,而且美观性从而得到患者的重视[3]。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应用腹腔镜食管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不仅治疗安全性高[4],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降低术后吞咽障碍情况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和医师的认可[5]。

综上所述:腹腔镜食管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价值高,降低对机体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胃底裂孔反流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裂孔在黄斑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先天性乙状结肠裂孔疝致小肠梗阻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