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下跨境电子商务实践IT ARS-E 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镜像理论视角

2019-04-01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镜像跨境电商

谭 颖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经济发展前进步伐不断深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不仅对传统贸易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发展与演化带来的价值链重构也越来越成为催生经济结构调整与传统产业转型直接动力,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我国跨境电商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有力促进了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增长点。2018 年出口跨境电商占比达到78.9%,进口比例21.1%。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在我国跨境电商的业务中占绝大多数,但进口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跨境电商的爆发性成长也同步增加了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因此,挖掘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新型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求现状

跨境电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和谈判能力、跨境平台的使用、国际物流操作、团队合作、抗压能力等。对于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也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综合性的复合实战人才。根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拓,企业不能马上就用,这是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的普遍问题[1]。从以上调查得知,目前我国跨境电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也造成了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的脱节,特别是处于中部地区的省份,吸引复合型人才比例远不足沿海的发达省份。相关研究表明,跨境电商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迫切,人才培养高度依赖社会教育力量,跨境电商人才不能匹配行业需求,学校跨境电商课程设置不能匹配企业岗位需求,高校跨境电商师资能力匮乏都成为了阻碍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的瓶颈[2]。一些高校还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只重视品牌的推广而忽视人才的系统培养,这些都是导致复合型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3]。

2 移动互联下跨境电商实践镜像教学的体系框架

镜像理论最早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镜像思维,是不同的物种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尽管这个物种和世界看起来一模一样,但真实的情况,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一个是实像一个虚像,建立在实像和虚像之间的思考比重就是镜像思维[4]。管理学的镜像理论是美国的两位管理学者Mitchel 和Beach 合作创立的,来探究决策者的决策路径和决策方法。Mitchel 和Beach 首先是发现了期望理论与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不太适合于个体分析;二是不能很好的模拟出真实的决策过程。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结合Fiedler 的权变理论,Mitchel 和Beach 开始了决策战略选择的权变理论研究,集中深入探讨个体决策者真实的决策过程[5]。

2.1 不同群体“镜像”中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认知

在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教师、学生和实训教学工具的设计者三类群体。他们对于跨境电商实践有着不同的认知“镜像”,而这些认知“镜像”影响和决定着实践教学方式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2.1.1 教师的“镜像”认知

认知“镜像”是指引教师做出教学管理决策的关键,在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自身背景等“大他者”的影响,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与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镜像”。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跨境电商实践的模拟辅助操作工具,包括工具的设计者的教学支持。教师通过了解模拟实训软件公司的行业资质、设计背景、主打平台、功能模块、考核方式等“他者”来形成自己对模拟实训软件的认知“镜像”。教师认为,对模拟实训软件的认知“镜像”等同于在其指引和辅助下,实现自己对跨境电商实践全环节的教学实施。因此,教师会根据自己的认知“镜像”不断地促使模拟实训软件设计者全面提高对认知“镜像”指导软件的设计水平。

2.1.2 教师与实践教学工具提供方的“镜像”博弈

对于站在服务提供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模拟实训软件提供方,他们在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教师对他们“他者”的建构以及教师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认知“镜像”的影响,逐渐失去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理性。他们不断地去趋近教师决策群体为他们建构的“他者”,在不断修正他们对于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认知“镜像”的同时,逐渐与自己的跨境电商实践模拟设计理念产生异化和偏差,从而在教师的认知中,变成了教师和模拟实操软件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大他者”的同质规划。

2.1.3 教师与学生的“镜像”博弈

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制定完成后,在按照目标逐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项具体学习目标的认知“镜像”又会继续受到诸多非理性、非逻辑的感性因素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修正和完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但是,学生对规划的认知“镜像”也与教师和模拟实操平台提供者之间存在偏差。由于学生与教师、模拟实操平台提供者之间的知识和信息占有量、语言构成的不同,所以,学生对于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的认知“镜像”更多地受到了他们主观偏好、经验、价值观等一系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推论,当教师在参考学生反馈的同时,会逐渐发现认知偏差的存在,如若沟通不畅或者未能及时调整,那么新一轮的“镜像”差异又将诞生。

因此,在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制定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师、移动学习工具与渠道和学生这三类群体,他们对于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都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起到不同的作用,但他们对于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规划的认知“镜像”是存在差异的、不对称的。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认知“镜像”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是否产生了过度的影响,尤其应反思是否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沟通来适当调整和纠正。任何目标的完成、决策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多方参与,都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声音,才能自下而上共同合作。只有尽量保证教师、移动学习工具与渠道和学生在信息占有量上的均衡,才能保证各方认知“镜像”的相对称,才能有效促进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发展。

2.2 基于镜像理论的跨境电商教学体系框架构建

镜像理论认为,每一位决策者储存的知识远远多于决策所需。这些储存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价值镜像、轨迹镜像、以及战略镜像。另外,有两种类型的决策:采纳决策和进展决策。采纳决策是关于分别对每个镜像增加新的原则、目标和计划。进展决策是关于计划的执行是否向着目标实现的方式迈进。还有两种决策机制:兼容性测试和收益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审查候选项的原则、目标和计划。事实上,关键是缺少高质量的候选项,兼容性是破坏各种镜像标准的数量的加权和函数,权重反映的是被破坏的标准的重要性。候选项质量不高就会使兼容性降低。如果有很多备选项目,并且都通过了筛选,那么就会引发收益性测试,收益性测试聚焦于数量,从而选择最好的备选方案[6]。见图1。

图1 基于镜像理论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2.2.1 价值镜像发掘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原则。

通过跨境电商行业的价值镜像,选定岗位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来规划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目标。

2.2.2 轨迹镜像探寻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采纳决策,形成三条轨迹镜像。从职业核心技能衍生出与人交际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从行业通用能力衍生文字编辑、计算机应用、英语沟通、PS、摄影等;从岗位特定能力衍生视觉设计、客户服务、网络推广、产品运营、供应链管理、国际收支结算的分目标。同步辅以进展决策,即配套的测试、竞赛以及考证系统监测学习能力提高过程中的方向性与效率。

2.2.3 战略镜像制定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具体构成以及步骤

经过兼容性测试,拟筛选融合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升步骤,从基础认知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视觉营销能力、运营推广能力分别来实现对教学计划与目标的整体实现,构建适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表1 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

2.3 移动互联下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的方法改进——ITARS-E 教学模式探索

从跨境电商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教学需要着力于外贸人才的岗位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三方面。镜像理论认为,每学习一个新概念,分析问题的维度就会增加一个,而这样的维度越多,思考就会变得更加的立体,从而减少思维的漏洞,进而提高思考质量。基于镜像理论,跨境电商实践与移动学习可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实现互补与结合,服务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体系[7],构建ITARS-E教学模式如下:

2.3.1 实例体验——Instance analysis

在云端建立视频案例集库,选取相关视频案例展示,学生直观的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整个流程,建立感官上的初步认识和总体的印象认知。

2.3.2 理论学习——Theories Study

针对跨境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流程信息,通过移动终端APP 的投屏功能,教师可以手持手机在教室的任意角落对已上传的理论课件进行操作和展示各理论框架,同时课下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再次对课件进行浏览学习。课上可以通过投票,手机抢答,手机随机选人答题等方式互动来提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3.3 实操训练提升集合模拟实训——Analog training

通过移动学习软件建立分组任务,设立分组方式以及完成时间,由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模拟实训软件的具体实训任务,实时掌握实操训练的进度,通过组内成员互评来调动成员之间的积极性和加深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度;教师的实时评价可以督促激励实训任务的高效完成。

2.3.4 技能经验整理——Rearrange experience

应用移动学习软件的问卷功能输入题库,将案例分析,平时练习、历届试题等学生喜欢的栏目列入其中,设置答题时间和答题积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训练自查,从积分获取中得到认可和激励。教学中,将使用服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的同时,让教学资源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

2.3.5 校企联合实习——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e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核心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订单式培养、联合制定教学大纲、建立案例库、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措施,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既强化实习,再重返课堂,使学校内课程教学的实训环节丰富起来,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定期的开展讲座或培训,了解企业的真实岗位需求。从理论课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让人才专业技能真正提高。此外还需要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一方面让教师走出去调研、挂职、研究、学习,另一方面把企业家、业务骨干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有关专家请进校园作兼职导师,双向发力,整体改变行业人才格局。

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通过镜像实施学习中的一种自我提升,它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数字化学习。另外,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移动端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其他应用程序,以期让移动学习工具与学习成效相互督促和对照,从而使得学习者的效率得以提升。在ITARS-E的教学模式下,借助移动学习工具,在校园内部网上搭建强有力支持的数据后台,虚拟服务器的搭建和初步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云服务。在内部校园网的大数据服务支持下,所有的计算都在“云”端,移动设备与教师办公的设备,都只是“云”端计算后显示的图像或声音内容。带“云”的校园网配合在特殊教室应用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教室里只有一台无线投影仪,老师带着智能移动端,就可来上课。移动设备因为有后台“云”的支持,可完全实现目前教师熟悉的功能,同时利用移动设备的新功能开展教学。

3 移动互联下跨境电商实践镜像教学的实践意义

互联网是当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同书本、百科全书一般的存在。只有教学者不对此惶恐,学生才能把互联网当成工具使用。跨境电商是当今具有代表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更新速度快,对于能力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的新型学习手段与工具,切实的跟进理论与实践的前进步伐,全面提升跨境电商的能力的掌握。

3.1 线上线下知识的融合

从跨境电商与其他贸易的区别入手,掌握跨境电商报关、物流、支付、结算等基础知识,熟悉亚马逊、速卖通、eBay 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线下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原有知识体系,熟悉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体系以及线上实时知识的更新,学生可以与时俱进跟进跨境电商的知识主轴线。熟练使用外语,根据消费者语言文化习惯,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处理咨询问题。针对实践中的目的国,通过线上调查,了解其消费习惯,选取合适的沟通方法,完成从询盘到还盘的过程中的顺利沟通。从认识产品开发到掌握产品开发的价值逻辑,掌握产品开发的原则,把握产品敏感度,了解市场发展动向,管控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结合互联网搜索工具、应用移动学习工具,熟练运用第三方选品工具,数字化选品方法,同时结合当前国外热门创新选品方法,灵活应用产品开发知识。了解视觉营销的手段与目的,线上自主学习相关的图片处理方法与技术,对照各大平台的商品展示,线下提升基本的审美能力和视觉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常见设计工具并产出相应作品。以亚马逊平台为例,强调精通主要平台规则的重要性,线上跟进掌握平台类目的发展规律,线下进行内容管理、卖点挖掘和包装、专题营销方案策划。

3.2 线上线下能力的融合

在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后,借助镜像理论在讲授《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时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实时线上对比的能力,实现镜像督促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与自我成长。在跨境电商的实践过程中,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选品和运营,结合移动学习获取实时的品类咨询和运营技巧,可以让学生在这个日益变换的跨境电商领域中不断跟上能力的需求。

3.2.1 移动学习工具的选择与选品能力的融合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移动公开课、MOOC、微课等形式都成为其渠道再造和重组的转变形式。混合学习是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差距的缩小以及效率的提高和效果改善。跨境电商要求专业卖家具备采购或生产适销产品的能力,选品能力成为核心,是跨境电商实践中成功的关键拉动力。通过移动实时工具对品类信息的即时抓取,结合课上学习的选品策略,精准的提炼跨境电商选品的能力。教师通过混合式的教学渠道,用社交网络、在线平台、移动工具为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建立起以个人成长目标为中心的专业发展圈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多方位适合时宜的教学引导与建议。

3.2.2 移动推广技能的获取与运营能力的融合

电子邮件、行业展会、他人推荐等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适宜当前电子商务的运营推广,跨境电商则更多强调通过平台网店的方式营销产品,特别是现在移动互联时代。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传统营销方式外,还要借助移动学习工具以及移动社媒提升和训练学生产品视觉感知,产品信息化处理能力,结合课外活动训练学生视觉营销能力以及产品优化、价格优化、店铺优化等方面的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产品推广能力与店铺运营能力。

3.2.3 助推校企合作,地方经济与服务的融合

跨境电子商务实践课程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地资源禀赋及竞争优势,理清合作思路与对接方式,谋划实施合作路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演化带来的价值链重构越来越成为催生经济结构调整与传统产业转型的直接动力,尤其是对消费动力影响更加明显,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的设立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优势互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实践课程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跨境电商实践课程的发展密切相关、交集甚多。长沙位于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承载“一带一路”的中部核心等区位优势是推进跨境电商优势本土化的切入点与构筑特色化的奠基石。其次,可建立同地方合作助推机构,如成立“湖南省跨境电商学会”,与地方跨境电商协会的企业一起共建发展平台。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普及,创造了很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与新模式,新动能加速形成。新时期地方普通高校应当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时代发展机遇,立足地方优势、转变观念,科学谋划专业构成与设计,务实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全面服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镜像跨境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镜像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镜像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镜像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