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30崔璐弓慧洁陈纤纤

创新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校

崔璐 弓慧洁 陈纤纤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中国中原大学生孵化园、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十多个众创空间的调研,从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概况出发,对基础建设、项目概况、运营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发现高校众创空间存在建设水平不均衡等相关问题,继而得出一些结论,为进一步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开放式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校;众创空间;平台搭建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12-59-6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12.008

1 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引发了各界创新创业者的广泛关注。随后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发展众创空间的相关指导意见,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在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示范工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各高校发展众创空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

2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概况

近年来,社会各届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也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的建立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对于产学研用一体化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以此来了解河南省内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取得的成果。

2.1 发展历程

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2004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通过《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暂行办法》,首次提出建设创业投资咨询顾问机构并鼓励高等院校等积极推进参与。随后高校出现大创园、孵化园等为创业者提供便利的机构,但是各种设施建设、服务体系等并不完善,且建设数量较少,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后,河南省各高校开始陆续建设高校众创空间,全面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同年,河南省科技厅印发《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指出众创空间的建设目的、原则、功能等内容。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6年河南省助力大众创业工作方案》,指出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提出每年扶持15万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目标,明确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个高校在建设众创空间方面取得一定成果。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在《关于公布2019年“新时代·新梦想”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中又进一步明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引导和帮助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完善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2 建设取得的成就

高校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而众创空间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建设高校众创空间不仅能够实现市场化和专业化结合,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课题组了解到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是高校众创空间数量不断增加。据调研得知,河南省内各个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建立起产教融合的众创空间。根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的众创空间备案名单整理得到图1,可知,近几年来河南省内在国家备案的高校众创空间从2012年的2家累计增加到2018年的24家,尤其在2016年省政府印发《2016年河南省助力大众创业工作方案》后,河南省内23家高校众创空间进行项目建设,在国家备案的高校众创空间数量大幅度提升。2018年又新增8家在建空间,全省范围内掀起了高校积极建设众创空间的浪潮。

二是孵化了一批创新创业的项目。河南省内大学科技园依托多所高校与政府、社会共同建立,近年来孵化的企业呈现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在国家备案的两家大学科技园累计毕业企业自2015的63家增加为2018年的121家,增长率达92.06%。另外,在孵企业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四年内,在孵企业累计349家,新增146家,增长率达71.92%。大学科技园为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基础服务、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好的创业指导,已经孵化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并且将长期为在孵企业提供支持。

三是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众多高校多次成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且部分高校众创空间被人民网、河南卫视等报道创新创业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各届“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例如,黄河科技学院在2018年举办的“创青春”比赛中共收集到60个创业项目,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赛中该校共1864个项目进行了网申。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达到“以赛促创”的效果,与众创空间的建设相辅相成。

3 高校众创空间的现状分析

3.1 基础建设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创业者进行初步发展的一个平台,自2015年后,全省已有多所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众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

據调研得知,空间建设面积根据各所院校实际需求在500~12 000㎡之间,其中包括开放式办公和独立式办公,开放式办公以3~5㎡的工位为主,而每个独立式办公面积在30~100㎡之间。众创空间会对入驻者给予减免房租、水电等支持,为创新创业者打造一个低成本的办公环境。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高校众创空间已经实现了网络的全覆盖,能够为大家提供免费的网络,社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资源也不断增多。目前,约80%的众创空间内入驻有茶水间、咖啡屋,以供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休息放松,同时在这里各个项目的人员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2 项目概况

自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以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团队日益增多,创业项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从项目的类型、团队人员及经营状况三方面进行项目的介绍。

首先,项目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校生自主创业类,即完全由在读学生自主创业面向在校大学生,以大学生的需求为主要市场,这种类型的创业占比较小,如郑州轻工业大学项目大学生派等。第二类是师生合作类,由有想法的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这类项目一般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结合自身所学专业,面向社会人群,涉及教育、文化等领域。第三类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自主创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平台等资源发展初创企业,同时,带动小部分人就业。

其次,项目的团队规模相对来说相差不大,一般由6~10人组成。其中绝大部分团队分工明确,技术、销售、后勤能够责任到人;部分团队存在为节约人工成本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一小部分团队管理分工模糊。总体来说,项目的团队人员努力奋进,但是仍存在创业初期用人规章制度不完善的状况。

最后,不同项目的经营状况各不相同。在校生自主创业类相对来说营业额较少,年营业额大约在10~30万元之间;师生合作类项目呈现出两个极端,即一种是创业时间较短的项目处于亏损边缘,另一种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处于盈利状态,金额由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类,已经得到发展的项目能够达到几千万的营业额,利润率也较高。

3.3 运营体系建设

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大致形成了提供基础服务和为项目进一步市场化,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的体系,主体主要分为两类,即由高校自身运营和第三方参与运营。

一是高校自营类。这种模式又分为高校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由学校注册公司后运营众创空间)。间接管理的高校众创空间不仅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还可以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管理部门专门的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整合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是由学校注册成立了郑州大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管理机构。该园区还建立有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以资本推动创新。相对于间接管理来说,各个高校的直接管理普遍提供不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只能停留在表层,并不能帮助项目在市场走得更远。

二是第三方参与类。这种模式是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众创空间,主要由第三方企业进行管理并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例如,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由河南启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政府共同创建的。启迪之星的服务几乎覆盖了創业公司方方面面的需求,包含了工商注册、财税代理、知识产权等18项服务,是河南省内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典范。经对比可知,由间接管理和第三方参与管理类运营明显比高校直接运营管理服务体系更深入、更完善。

3.4 标准体系建设

随着高校众创空间的不断建设,它们对各个项目的衡量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标准体系。其中在准入流程和退出机制方面各个高校间大同小异,并无实质性差别,具体标准有以下几点。

准入流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遴选项目的过程,主要是项目进行申报,通过评审后即可入驻众创空间。评审主要通过项目计划书和路演答辩两个环节,评委通过对项目的创新性、商业性进行评估。各个众创空间在准入标准不同的地方即是对各个项目的具体标准有所不同,如申报材料等。

退出机制方面各高校众创空间大都以项目是否能够服从管理、负责人是否毕业于本校三年或五年之内为标准。相较于第三方运营的众创空间来说,此退出机制的标准及形式比较单一。由第三方运营的众创空间每年会对入驻项目进行考核,未达到考核标准的项目即考虑让其退出。例如,河南百年汇孵化器有限公司规定入驻企业每年需达到300万元的营业额,未达到此营业额的项目将面临退出该孵化器的问题。

4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建设水平不均衡

尽管随着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各大高校积极建设众创空间,但是受限于高校自身性质差异、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各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并不均衡。

一方面,河南省重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程度比普通高校好。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内唯一一所211重点高校,拥有比其他高校更好的科研创新资源、更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科技园的建设水平相对来说较高。而对于其他高校来说,如河南工业大学,在众创空间的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河南省内理工类学校众创空间建设程度比文科类高校好。由于理工类高校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的发展,以培养创新创业学生为目标,其孵化入驻的项目数量远高于其他文科类高校。省内在国家备案的第一批和第三批高校众创空间共4所,其中3所为理工类高校。如黄河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南阳理工学院。

4.2 缺乏相关人才

高校众创空间是各个地方对国家号召的响应。目前,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它的建设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发展尚不成熟。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缺乏相关人才等因素导致高校众创空间较大部分落后于由多方共建的众创空间。

一是缺乏创业指导老师。目前,大部分高校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是由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担任,这些导师虽然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创业的相关经验,无法为创业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指导;且作为创业导师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跟踪指导。

二是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由高校直接管理的众创空间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管理,相较于间接管理和第三方参与类而言,高校直接管理的众创空间市场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且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推广和学习,众创空间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导。

4.3 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不仅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更要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长远目标。而目前由于各高校众创空间并不是完全明确自身定位并缺乏长远经营规划,以至于未达到政府希望发展的理想状态。

一方面,各高校众创空间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在涉及空间未来的发展、定位方面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只是把自己简单定位为服务于学生群体的一个平台,具体功能划分并无明确规划。目前,只有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明确自身要打造一个能够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平台,把园区明确分为四个团组、八大功能平台。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让科研与社会直接对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另一方面,缺乏长远的经营规划。由于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大都是高校自营类,缺乏相关管理人才,以至于在空间的长远经营方面无法做出具体规划。目前,众创空间的经营资金主要依靠政府和学校扶持,并未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不应该仅仅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便利的平台,需要各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把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作为长远目标。

5 结论与建议

高校众创空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建设能够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调研团队对河南省内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及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对众创空间的建设概况、现状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自2004年河南省政府提出建立创业咨询机构以来,高校开始出现类似众创空间的服务机构。2015年后,河南省各部门响应国家号召,正式发布多项关于开始全面建设高校众创空间的通知及意见,各高校开始陆续建设众创空间。2015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具体提出了河南省内各高校建设众创的重点任务。2016—201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及教育厅等相继出台多部政策,推进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并提出工作重点,孵化一批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高质量服务平台,为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支持。

②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取得一定成果。首先,河南省内高校众创空间大幅增加。经过近几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及教育厅等各部门的支持,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已能够满足创新创业的空间需求、政策和管理需求以及服务团队需求等。其次,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入驻的项目孵化状态良好。自建设空间以来,目前各个高校众创空间对于项目的遴选、孵化以及评估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标准,也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从理论走向实践,与空间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定位越来越贴合。最后,众创空间的运营体系、标准体系趋于完善。目前,众创空间不仅能够满足办公需求,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和便利化的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而且还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③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虽紧跟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入驻项目也日渐增多,但建设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导致高校直接运营的众创空间的建设落后于第三方参与管理的众创空间,并不能为入驻者提供全方面的辅导与培训。现阶段,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仍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不均衡、缺乏相关人才、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且高校众创空间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未充分释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因此,基于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结论,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以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

①借鉴已有显著成果,注重自身科研能力提升。一方面,各高校与创新创业成果显著的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结合自身优势,学习借鉴优秀空间的运营模式等,实現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对普通院校及文科院校的资金投入,鼓励支持这些高校潜心科研,增强自身科研实力,积极引导支持他们进行创新创业的发展建设[1]。

②引进优秀的创业导师,培训现有的管理人才。首先,由政府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尽可能多地引进一些有创业背景并在一线长期工作的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并让创业者和导师保持联系,及时为创业者答疑解惑。另外,加强对现有创业管理人才的培训[2]。选派一些人员到创新创业成果显著的载体学习经验,并邀请一些知名载体的负责人讲授相关经验,以此推动高校众创空间的长远发展[3]。

③明晰空间战略规划,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在经营方面,高校众创空间应积极探索出与入驻企业双向共赢的方式方法,依托政府的资金扶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战略规划上,各高校众创空间要结合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要打造一个服务于学生群体的载体,更要提供一个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4]。竭力打造一个管理科学、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载体。

参考文献:

[1] 陆秋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创新探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97-103.

[2] 张祝平.河南省“双创”载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创新科技,2019(5):47-54.

[3] 沙德春,王素珍.河南省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布特征及运行情况分析[J].创新科技,2019(5):31-38.

[4] 王圣丹,王水莲.我国高校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及支持系统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27-22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ker Space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

Cui Lu1, Gong Huijie2, Chen Qianqian2

(1.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6;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ore than ten maker spaces, such as Zhengzhou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 Incubation Park, and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ker 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 overview, oper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levels of maker 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unbalanced. Then, we came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mad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building an all-round, multi-factor and open maker spa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r space; platform building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高校
基于众创空间视角下的传统孵化器发展思考
沈阳地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