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03-30王振强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分析研究性学习

王振强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应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能力以及掌握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手段开展历史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手段开展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应用;教学分析

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开展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得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合理地将研究教学与历史教学进行结合。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历史教学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仍旧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加以过分的关注。在此理念下,教师就会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硬性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会关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却不会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此外,在此模式中,由于长时间无法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重视,学生还会产生抗拒学习以及厌倦学习的心理,进而会影响自身的学习质量。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影响了历史教学

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意识到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自身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素养的影响,使其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一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没有精力去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会继续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些年轻教师认为,应用新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需要耗费自己大量的研究时间,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风险,从而也不会对其进行尝试[1]。

二、如何应用研究性的学习手段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一)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提问

首先,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地方是,当教师在借助研究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时,学生会从原本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而利用研究性手段开展教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硬性地将知识塞进学生脑中,要求其进行死记硬背。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暂时地记住知识,无法深入理解知识。所以,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2]。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四大发明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说,当年没有把四大发明引入欧洲,那么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中国有没有可能更早地领先于欧洲国家?”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有限,所以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不自主地对教师进行提问,以保证分析的顺利进行,从而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也会得到发展。

(二)为學生营造合适的氛围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当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其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的提升。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知识点进行剖析,结合不同的思维理念进行讲解,为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梭伦改革”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小组划分。比如教师可以按照兴趣以及能力将学生分成三个“阵营”,并对其阵营进行等级规定。同时,教师还需要选出一门专门的学生,要求其扮演“仲裁人员”。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阵营为单位向仲裁人员进行汇报讲解,描述自己的阵营性质以及规模,以此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学习能力[3]。

(三)将教学与生活进行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也是生活,不过是一种与我们当今时代相距较远的生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与生活相连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观察,寻找可以被视为“文化遗产”的物品,对其进行描述总结,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当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不应该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实施单向教学,而是应该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应用研究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后勤.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8(10):42.

[2]王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陈洁平.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分析研究性学习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