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的释泽和升华

2019-03-30金静慧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金静慧

摘 要: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普及实施,艺术教育要切实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

关键词:对比法;列举法;传统文化

英国著名美术批评家罗斯金(J.Rnskin)提出:各个伟大的民族都以三种手稿书写他们的传记,第一本手稿是他们的行为,第二本是他们的言論,第三本是他们的艺术,要理解其中一本就得读完其余两本。但是这三本手稿中唯一值得信赖的是第三本。

的确,文化艺术的繁荣,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提高了整个民族的素养。在接纳西方文明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因而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是我们艺术教育的工作重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集勤劳、勇敢、智慧于一体的伟大民族,这一点已无需争论了。因为我们说得太多就会让人产生怀疑,所以很多时候总会有学生提出质疑:是真的吗?我们的祖先真像我们说的那么伟大吗?难道那些破碎的瓷罐也能成为文明的标志吗?难道那随意的泼墨也会激起蒙娜丽莎的微笑……

是的,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170万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了,并创造了足以让我们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灿烂文化。陶瓷便是这个时代文明的标志,以实用为目的,讲究造型,再用古朴的图纹装饰点缀。这些雅而不俗的东西,让现代人镜片后面挑剔的瞳孔放大,因为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完美体现。尤其是在唐宋两代,我们的制瓷水平令世人瞩目,因而也有“瓷国”之美誉。我们有理由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理解的目光去看待这些蒙上了尘埃且又被历史摔破的文物,因为那是骄傲,那是辉煌。

青铜器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大标志。温暖的先辈在商周时期便已掌握了这门冶炼技术,并充分运用到生产、战争、祭祀、乐器、货币上。其中礼器上的“鼎”,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手法,都让我们领略了当时人们高超的美学意识。如果我们能展开丰富的联想,那么亨利·摩尔、布朗库西的作品可能难逃抄袭之嫌了;而马蒂斯、毕加索的艺术观念,只不过是我们祖先思维的延续。这些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的巨人,他们的作品和观念都存在着“严重”的“中国古代情结”,因为他们能理解那些艺术“符号”存在的意义,而我们只知道在别人的恭维背后暗喜,甚至漠视。记得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文章叫《道士塔》,王圆菉的愚昧和慷慨定会让国人汗颜了。所以我们该去告诉我们的学生,那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那是刻在文明字典里的辉煌,那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几万年后仍会被记起的符号。要不百年后的中国历史里又将会有一笔文明被践踏的记录了。

中国画家一直都在追求意境与格调,意境高的作品追求“道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综合天地、人物、时间于一纸而复归平平淡淡;格调高的作品要求漫不经意的笔墨中显示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功力,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就无法欣赏中国这门传统的绘画了。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刚、柔、飘、洒,都凭画家手中的笔表现出来,如果没有高超的技艺,就表现不出“势若风旋”的洒脱和“春蚕吐丝”的细腻了。墨韵,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利用墨色深浅、浓淡的变化,使画面产生层次感、节奏、韵律感,把人带入意境中的天地,如诗,如画,如云,如烟……

中国画家都以绘画作为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努力以提高学养来驾驱画技,落实到了绘画本身则是居高临下、举重若轻了。我们记忆中的那些前辈画家,哪个不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哪个不是调琴赋诗的高人,正是因为他们用自身的学养来驾驱画技,才使得绘画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含义了。它既是情感思想的综合体,又是中国文人灵魂深处的呐喊。带着这种看法去领略八大山人的作品,那么你所看到的不仅是线、墨交替的绘画,还会看到那个高傲、孤僻的画家正用手中的画笔在发泄心中忧愤于世的情绪;你也能看到板桥笔下细瘦、挺拔的竹子正是一竹清贫、洁傲的中国文人的缩影;而白石老人笔下的墨虾,难道不是一个垂暮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吗?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妙之处。

西方文化的渗入,好比是咖啡里加入了方糖,是喜或忧,我不得而知,但多数的国人是看不惯那些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先进绘画”的。当然西方人的文明是肯定的,西方艺术家的执着也是肯定的,但我们不可以弃传统文化于不顾,而刻意地去追求模仿西方人的艺术样式,那也是走不通的。因为真正有深度的学贯中西,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历史、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本质通晓和深刻认识,才有可能参照地理解西方文明,并获得同等的深刻。

虽然类似中国艺术必将遵循西方艺术发展的规律并最终入其巢穴的批判使人气短,但有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天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含有来自西方的精神因素已是根深蒂固了,而中国的现代艺术样式也基本上是全盘接受过来的。然而,当艺术中更为直接和本质的精神和气质,也是西方式的崇高和颓废相混合——那么艺术事实也就令人深思了。当代艺术,应在传统文化的大旗下,去注重人的感情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需求和思维智慧在当代文化背景中的深刻变化,独立地、批判地穿过复杂多样、综合具体的信息去真正感受现实生活和把握文化动向,才显得更有魅力。

面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逐日普及,我们艺术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技能、技法的纯熟,还应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让这些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因为离开了传统这块沃土,最鲜艳、灿烂的鲜花也会凋零的。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