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师生共同做主
2019-03-30唐宗涌
唐宗涌
摘 要:在知识和信息高度发达的改革新时代,让我们的孩子在每节40分钟的课堂里最大限度地获得有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信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课堂效率
在新形势、新環境下,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而语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但是我们还是要鼓起勇气,痛下决心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所以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做法去适应和实践。
一、认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力争达到运用自如,并且能够为学习其他的各种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非常重要,同样的课文,有的老师上得精彩纷呈,有的老师上得枯燥乏味。所以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营造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就度过了学习时间,而且获得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最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寻找感动点。比如,我们学校的孩子多数是进城务工子女,有一部分是来自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子女,情况比较复杂,感情的缺失相对较严重,所以更要注重在情感方面进行引导,只要他认同了文本带给他的感动或是触动,其他的写作思路和手法就容易理解了。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现实中的典型例子充实教材内容,包括国际国内的大事件、身边的真人真事等。比如学习《散步》,一方面可以通过文本理解尊老爱幼的主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对长辈的态度,还可以列举报道过的一些例子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实语文学科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那么,学生不知道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去拓展相关的知识,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又针对性地博览群书。有人就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准备一桶水,不然学生怎么能从你那里轻松地取到一碗水呢?
三、认识到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过去是老师主讲,学生记笔记,只强调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现在是师生在适当的情况下互相讲。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意学生创造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全体学生人人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对于一篇课文,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相互讨论。老师可以在讲台上讲解,学生也可以在讲台上讲解,有问题时,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这样就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掌控好课堂的情况,做到课堂的有序和学习的有效。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所以,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绝不是说可以听凭学生不受纪律约束、任意胡来。关键是老师和学生的问题都要做到精要,不能满树开花,这样才算处理好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四、科学分组,化整为零
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经实践很久了,但多数仅限于对问题的讨论,而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提倡得不够,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拓展学习工作也做得不是很好,而新一轮的改革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地分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自学、讨论,然后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每一个小组都有机会上台交流,这样,就把整个学习集体单元化了,有时还可以分担不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小组都有事情可做,每一个成员都能在组长的带领和监督下动手动脑。用这样的方法,全班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了。他们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做,而且知道该怎么做,效果不错,改变了从前的被动学习状态。
五、教会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为此目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前都是老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学习、讨论和复习,而现在是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以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是老师放不开手脚,怕学生完不成,掌握不好;二是学生很茫然,不知怎么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需要大家调整心态,想办法调整好自己的角色,老师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教会他们怎样来进行自主学习和展示学习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明显的效果。
六、进行科学的检测
以前考试都是老师出什么题,学生做什么题,完全是老师说了算,现在师生可以共同出题。老师先通过课代表从小组长那里收集学习信息,把大家认为容易的和不太难的、困难的问题集中起来,按一定的比例出题,这样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至于太简单,也不至于太难,学生都能找到自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研究课标,不能脱离我们的学习课标,肆意妄为。
总之,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概述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