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践笔谈
2019-03-30屈海兰
屈海兰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生活化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策略和实践中的体会进行阐述,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实践研究
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重知识的传授,没有达到实践、运用的层次,没有实现知行的统一,阻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课堂也缺乏活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道德与法治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更紧密。不论从知识的层面,还是从教与学的角度,生活化教学能有效转变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脱节的不良现象,生活化教学契合学生的需要、将教与学有效统一起来。那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呢?
一、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导入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传统课堂上,教师运用苍白的语言导入新授,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贴近生活的素材、贴近生活的问题或者事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注意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巧妙运用生活素材,用生活中的真、趣、有意义的生活素材导入新课,以生活化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如《敬畏生命》的教学,在课堂之初,教师呈现《108小时赛跑》的视频,并结合视频讲述真人真事:2016年11月6日,河北省一个6岁的小孩聪聪跟着父亲收白菜,掉进了枯井中,随后的救援持续了108个小时。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支救援队伍以及一些志愿团队,500多人参与了救援,大型机械车辆165辆,社会捐款17万多元,直到10日,小聪聪被救出来,可是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现场的所有人站在小聪聪尸体的两边默哀,100多台大型机器齐鸣,送孩子最后一程。孩子们边看视频,边听教师的讲述,无一不深深进入这个特殊的氛围中。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你认为为了6岁的孩子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吗?为什么?根据对这个生活素材的分析,以及问题的思考,自然而然引出课堂的教学重点——《敬畏生命》,引发学生对“生命至上”的理解和思考。
再如《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些与朋友、家人的合影照片,按照自己成长的顺序,做成PPT,上课时,展示出自己制作的PPT,儿时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与学生谈论爸爸妈妈解孩子日记的密码锁等,让学生畅谈对这类事的看法,学生有共同的心声,发言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高涨。
二、运用表演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生自制力较差,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表现欲极强,利用这个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表演生活情景剧的方式,以表演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进行《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交友的事,或者一次与朋友分享快乐、向朋友诉说心中的小秘密的事,也可以遇到困难事,朋友主动帮忙,还可以是一次与朋友产生分歧……将其中的一件事编写成情景剧,两人或者小组进行表演,不仅激活了课堂,也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力,并且,情景剧的编剧和表演、观看和感悟,促使学生对友谊理解更深,也使部分有矛盾的同学,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冰释前嫌,再次成为好朋友。情景剧的表演,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因此富有张力和魅力。
三、用社会热点,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封闭课堂不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构建开放、互动、生活化的课堂,是我们的追求。道德与法治也具有学科的特殊性,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材知识的表面上,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社会问题、热点问题,诠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同时,也能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时政问题,从而将知识和生活完美结合起来。
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法治方面的知识,仅仅靠灌输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如“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强化学生依法治国的意识,意识到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脱离法律的轨道。又如,《诚实守信》的教学时,教师用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对二人的“新年不欠陳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让学生谈谈有什么体会、受到什么启发。《爱在家人间》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上曝光的典型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80多岁的老太太400多万的拆迁费被儿女们瓜分,最后老太太流落街头,无奈之下,将子女告上了法庭……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此破裂的家庭,原因是什么?你对这个老太太的子女的做法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老太太的子女,你会怎么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家,你会怎么处理?这样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离不开生活,教学时,教师应将生活中的元素、生活中的案例、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等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让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不再乏味,而富含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促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知识,也培养了责任心,使学生有道德、有法律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全面育人观、全面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苏开结.基于生活化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37).
[2]唐德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