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开展形体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9-03-30沈慧娟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体育

沈慧娟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和体能的培养教育过程,也是学生良好的形体训练过程。在传统的农村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以体育锻炼来取代形体训练,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利用宝贵的运动时间纠正“站不直”“坐不端”“行不正”等形体与体态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上的时间和教育资源,开展形体教学,并借此来为学生纠正不良的体态问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体态和形体特征。

关键词:初中体育;农村教育;形体培养

好的体态不仅是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受益一生的形体习惯。在农村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完成良好形体的训练和不良仪态的纠正与美好仪态的养成。因为,良好的体态不仅可以培养人的气质,还能使学生在行走、站立、静坐等不同的行为进行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姿势与仪态,并收获健康的身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脊柱、颈椎等健康问题越来越低龄化,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形体和仪态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体育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形体教学的培养,以便帮助学生通过有效、正确的形体训练变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一、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

在形体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站、行、坐等不同的方向来对学生进行形体的纠正和培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姿势的纠正和正确姿势的培养并不是可以速成的教学内容,反而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1.站姿

人类的脊柱具有一定的弯曲度,教师需要按照符合脊椎的正常形状的仪态来安排学生的站姿训练。俗话说“站如松”,其实说的就是人在站立时需要有如松树一般巍然不动。在进行站姿的形体训练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头要正、肩要平,在站立过程中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同时,小腹收拢,腿部绷紧,脚跟相靠,脚趾并拢;最后,学生还需要将手臂自然下垂,双手紧贴腿侧。

2.行走

行走训练与站姿训练有一定的互通之处,都需要学生头正肩平,目视前方。而在行走过程中,学生的双臂需要自然摆动,两脚行直线。同时,学生在行走时需要将身体略微前倾,重心放在前脚掌上。整个行走过程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步幅大小得当。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行走时不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3.坐姿

坐姿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除去体育课堂外使用最多的姿势,绝大多数学生在椅子上坐着的时候,都会弯腰驼背,更有甚者会直接趴在桌子上。其实,不良的坐姿不仅不利于学生生长发育,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进行坐姿形体训练时,要求学生注意上半身的姿态;同时,两肩放松,两眼目视前方,心境平静地接受知识教育。

二、形体训练培养的方法

形体训练原本是芭蕾舞的训练内容之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学生的形体培养对于学生的体态、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形体培养方式多样,体育课堂可以采用体操、形体礼仪培养等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形体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体态与仪态。

1.靠墙站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无论是舞蹈还是体操训练,都需要良好的形体训练和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基础仪态掌控能力。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积极开展形体的训练。例如,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站姿形体的训练。笔者要求学生靠墙站立,身体紧靠墙壁,并让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脚后跟贴墙壁呈现点与点的接触。同时,笔者告诉学生,这时候的站姿就是正确站立时应该保持的姿势。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在每天放学后利用饭后时间靠墙矫正二十分钟,或者将训练时间分段进行分散练习。这种靠墙站立的形体训练简便易行,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腹部肌肉,并强化学生腿部与臀部的肌肉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将会具备良好的站立体态。

2.走姿平衡感训练

在进行行走姿势训练的时候,教师依然应该选取简单、易于实施的课堂形体训练方式来进行形体培养,并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走姿仪态的训练方式,积极进行日常的练习。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通过顶书的方式进行走姿仪态的练习。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笔者请学生拿出一本32开有一定厚度的书顶在头顶上进行训练。同时,笔者在地上放置五公分左右宽的带子,要求学生在迈出去脚的时候只能让脚跟内侧碰到带子。这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行走时抬头挺胸、脊柱正直,还能训练学生的平衡感,使学生在行走过程中目视前方,保持良好的仪态;同时还能纠正学生弯腰驼背、走路外八字、臀部外翘等一系列行走过程中的体态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调整学生的行走体态,并结合农村体育课堂的教学资源开展简单、便于实施的走姿仪态训练,使学生借助最易于掌握和实施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行走体态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行走习惯,真正实现行如风般的潇洒和气度。

3.入座姿势训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觸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电子设备,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低头族”这一群体当中。还有很多学生在坐着的时候就会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其实,上述这种不良坐姿不仅会使学生的颈椎受到不良负荷,导致出现肩部酸痛等健康问题,还容易使学生的身体左右失衡,长此以往,将造成严重的凸腰、盆骨后倾、内八字、不良腿型等一系列体态与健康问题。

因此,笔者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入座姿势进行坐姿体态训练。在落座时,学生需要保持上半身挺直、立腰收膝、双腿自然并拢的姿势进行落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脚尖不可翘起,两条小腿应该向前置四十五度,将手臂自然交放于腹前。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在坐着的时候,只能坐于椅子前三分之一处,因为这个坐姿和位置更利于学生保持上半身紧绷的良好仪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将会获得良好的坐姿体态。

三、形体操培养学生形体

在初中农村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形体操这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形体训练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形体训练能力,并与课堂上的仪态训练相结合,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良好仪态与体态的培养。同时,形体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其难度由易到难主要可以分为健美操、韵律操和艺术体操。

1.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年轻老少喜爱的运动方式,也是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体态培养的形体操之一。首先,健美操需要结合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并结合迪斯科舞蹈、爵士舞蹈、霹雳舞蹈等不同的舞蹈形式进行四肢协调运动的一种形体操训练方式。其次,因为健美操能够充分调动髋部,因此,健美操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效果,还能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来完成学生全身上下肌肉的放松和调动,并通过全方位的运动,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程度,使学生借此拥有健康体魄和良好体态。

2.韵律操

韵律操与健美操最大的区别是需要借助道具。同时,韵律操的诞生是借助芭蕾舞蹈的练习特点而建立的体操运动项目。在韵律操运动过程中,由于农村校园中韵律操所需要的球、棍、绳等道具较为不易收集,于是教师可以借助韵律操的基本动作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体态训练。

例如,笔者曾安排学生以韵律操当中的足尖步、滚动步、交换腿跳等基本动作的训练来进行腿部力量的加强训练。要知道,加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对于学生良好体态的保持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笔者通过上述韵律操基本动作的教授和训练来提升学生的体能与体态,并帮助学生在以芭蕾舞为主要来源的韵律操基本动作练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仪态与优雅的体态。

3.艺术体操

艺术体操是一种新型的竞技体育项目。教师应该帮助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健美操、韵律操运动技巧与技能的基础上,鼓励热爱形体操的学生进行艺术体操的训练,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艺术体操学习兴趣,进而建立运动自信。

初级艺术体操主要以基础动作为训练基准,教师也应该秉持着适量运动的原则来安排学生的体操形体训练,并帮助学生在合理的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体态与体能,进而使学生发展出柔韧、灵巧的身体素养,在增进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健美的体魄。同时,如果农村学校缺少器械,那么教师则可以以徒手练习和简单替代器械来进行训练,并促使学生在集体训练中养成集体精神和团队配合意识,最终使学生成为拥有良好体态、肢体灵活、自信的优秀学生。

同时,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能以集体形体操的展现方式来参与校园内的运动体操大会。这种通过形体操加以开展的运动大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日常形体操训练的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由衷感受到形体操对于形体、体态的巨大优化意义。同时,学生将在形体操的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自信,并在不知不觉之间养成良好的形体仪态。

四、形体训练重要意义

形体训练往往是农村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被忽视的一项重要教育方向。在农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集中教育资源进行知识性教育,却会忽略学生的形体培养。但是,良好的体态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形象和气质,还能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形体训练,并着力帮助学生完成形体训练和仪态培养,并使学生终生受益。

1.形体训练对气质的培养

我们常常在影视节目中、生活中见到有些人或许不是那么漂亮,但是就是会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般的优雅气质。而通过观察这些人的仪态不难发现,每一位拥有“好气质”的人都有良好的体态和身体仪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体育教学时间,通过行、坐、站姿的训练和形体操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形体意识,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仪态,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拥有良好的体态,并在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的个人气质。

通过仪态的训练和形体操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静态基础动作的训练来改善身体姿态,还能通过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操训练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和肌肉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推进形体训练,并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改善体态、形成良好仪态。

2.形体训练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形体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体育教学训练,而是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和日常监督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形体训练的进行来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进而使学生将形体训练运动作为重要的终身体育观念加以保持。

例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一位女生,由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短期内体重增加过快。整个人变得不爱动、萎靡,还因为长期仪态不良,出现了一定的颈椎与膝关节的健康问题。于是,笔者带着该生进行形体训练,并循序渐进进行形体操的练习,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该生体重减轻、身体健康问题明显缓解。学生不仅借助形体训练增长了自信、调整了体态,还热爱上形体训练,并将形体操作为了终身体育运动。

农村体育课堂是学生重要的形体训练场所。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纠正学生“站不直”“坐不端”“行不正”等形体与体态问题。因为,好的体态不仅是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气质、受益一生的重要形体习惯。相信经过教师严谨的形体培养,定可以使学生成为拥有良好仪态、健康体魄、自信的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缪慧梅,汪康乐,金曼.浅析我国大众健美操的发展方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4(1).

[2]洪涛,马骁.高校体育“仪态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4(12).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初中体育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