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本溪档案工作发展的探讨

2019-03-30胡玉艳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档案工作文化建设信息化

胡玉艳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溪档案工作的综合水平,当地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机制,针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管,有效提升各个部门的联动效果,实现规范化管理。本文从档案管理重点、信息化管理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本溪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本溪地区 档案工作 信息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01

从2009年开始,本溪地区就开展了示范档案室的区域性活动,旨在有效建立完整的档案监管体系,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保障。

一、突出档案管理重点

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要强化指导机制,并且按照本溪市档案局的相关标准执行具体工作,有效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管机制,从基层档案监管工作出发,落实标准化档案管理流程,并且在完成基础档案管理工作后就要上报市档案局,确保上级档案局能对具体工作进行考核监管,从而提升管理规范性。在新时期,本溪档案管理工作要想突破传统管理结构的瓶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完整的监管规划[1]。

只有全面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作用,才能充分落实建设服务工作,确保管控流程的完整性,从而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为服务水平的全面进步创设良好的平台。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是促进相应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要受到集中的关注,相关单位要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落实管理要求,结合本溪地区实际发展需求,建构科学化的管理规划[2]。

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要对档案存档工作予以关注,确保能将基础业务作为管理体系的关键,耐心完善资料管理工作,在应用数字化档案信息录入的基础上,要对纸质书面材料和档案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完善档案归档工作,确保能按照标准化要求对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要对利用机制进行监管,档案要想发挥其最大价值,就要合理性应用,相关工作部门要结合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灵活应用档案信息,以保证档案内容能得到有效应用和归纳,为后续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3]。

只有夯实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才能为现代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提供保障,并且逐步形成以管理流程为基础的目标化管理机制和岗位责任监管流程,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顺利提升。

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本溪地区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充分融合信息化技术,有效建构合理性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结构,确保档案信息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作用,并且将技术含量作为关键。也就是说,档案管理行政部门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监管和控制,并且寻找出具体且直接的实践性问题,在完善热点业务的基础上,就能建立全面技术创新攻关控制机制,确保能维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效果。

1.整合信息化管理路径

第一,有效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划,要集中进行纸质档案信息向数字化信息转型的管理机制,确保相应工作都能有效落实,且能维护管理流程的综合价值,真正实现管理标准的要求,并且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管控机制的综合优化。

第二,要建立技术型和全方位的档案管理队伍,要引导相关人员参与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维护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并且完善监管机制和管控流程的和谐化程度。档案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应的培训项目,不仅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也要对其网络技术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公共行政管理知识等进行集中培训,有效打造技术性全方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另外,本溪当地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推行目标管理控制规划。每年年初要制定档案档案工作年度计划,并且将其并纳入本溪地区档案办公室年度目标责任书中,且需要在年终完成相应任务的总结检查工作,从而对比一年内相应工作的完成情况,有效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监管机制[4]。例如,本溪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每月填报档案月度工作完成情况考核表,且要保证相应的档案监管工作能落实到位,真正建立健全有计划且有落实的监管模式,维护总结机制和管控效率,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评先及经济责任挂钩,确保全年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建立信息化设施建设

在本溪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内要完善配套设施,确保能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设备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效果,积极建立完整的管控机制。也就是说,要将计算机作为媒介,建立档案登记、编目以及统计存储等工序,一定程度上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机制和数字化管控模式,从根本上夯实信息系统监管机制,维护管理流程的综合效果。

三、强化文化建设

结合新时期发展需求,本溪基层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对文化建设工作予以监管,确保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信息服务渠道和管理规划,促进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进步,为本溪地区具体工作开展的优化奠定基础。相关部门要结合档案管理流程和监管需求,建立健全完整的制度监管流程,确保能提升文化建设工作的综合效果,提升档案信息监督和管理程序的实效性,实现档案管控项目的综合发展。例如,本溪市还推出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规划,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融合,维护工作的顺利落实[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内,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管控模式,确保能在满足档案工作服务模式需求的同时,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立相应的管理框架,从文化建设、人员综合培养以及信息化管理体系等方面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效果,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闫丽侠,董汉良.互联网+环境下档案工作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6,36(6):91-94.

[2]周晓梅.机关档案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195.

[3]姜翠娥.解析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210.

[4]裘越.新环保法背景下环保档案管理机制问题探究[J].兰台世界,2016(12):35-37.

[5]郑少萍.基层水利单位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9):81.

猜你喜欢

档案工作文化建设信息化
浅谈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径
探析全程管理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344”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试析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