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篇衔接视角研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2019-03-30杨茜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

杨茜

摘 要: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但也是语篇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衔接可分为语法衔接及词汇衔接。对于衔接与初中写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从语篇衔接视角研究分析了本校初二年级两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衔接手段,并将衔接手段与作文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衔接手段的使用对写作质量有显著贡献。基于上述结果得出结论:衔接手段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写作教学中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衔接手段;写作教学;语篇衔接视角

一、引言

随着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增多,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语言的学习输出必须要有足够的输入。同时,作文也是常见、有效的语言学习输出的文本形式。

本文旨在从语篇衔接视角研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但也是语篇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韩禮德与哈桑首先对衔接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他们认为衔接可分为语法衔接及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连接(conjunction);而词汇衔接又可进一步分为重复(repetition)、近义(synonymy)、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Halliday,1985)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把重点放在句子上,教师主要把句子中的错误改正过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学生,使之认为:作文是由句子构成的,只要句子正确就是一篇好作文。然而,教学中很少涉及学生作文中的语篇问题。事实上,语篇衔接对于学生作文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衔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衔接通常被定义为为了确保语篇的完整性,从而对词汇、语法或者结构手段的使用。第一位提出衔接这个概念的是韩礼德(M.A.K.Halliday),他把衔接分为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两个方面(Halliday,1985)。自从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的衔接》一书出版之后,英语语言学中的衔接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从此书出版,很多语言学家都表达了他们的观点。Beaugrande(1981:3)认为:“衔接是关于表层篇章(也就是我们实际听到或看到的话语)的主要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根据语法规则,表层成分彼此相互联系,因此衔接取决于语法。”此书作者强调衔接在翻译中应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语篇越衔接,它为译者提供的信息就越多。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强调衔接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

自从1980年,许多中国语言学家已经发表了许多关于语篇衔接的论文。英语衔接的研究为语篇分析的汉语衔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在悉尼大学写了题为《汉语语篇衔接》的论文,并详细说明了其应用情况。何兆熊提出指示指称这个分类中here和there这两个单词的新的见解。在最近的学术期刊和其他书籍中有很多文章讨论了英汉语篇翻译中衔接的区别与应用。这些文章确实显示,人们渐渐意识到应用衔接手段的重要性。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似乎不如国外研究更具体,更系统化。

朱永生通过英汉篇章衔接手段不同点的大量数据,采用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调查。他同时针对衔接的几个方面以及它们在篇章中的功能,做了迄今为止在中国最详尽、最系统化的描述和对比。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探索出引起语言和文化系统差异的原因。他们的研究对英语语言教学有一定的价值。

以上只是部分语言学家在此领域的贡献,还有很多其他语言学家的论文或作品都对此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提到的关于衔接的作品将对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们在语言教学中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实践价值。

三、衔接及写作的关系

Witte和Faigley通过计算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研究了5个好的和5个差的新生论文。一个主要的研究结果就是:高分论文比低分论文有更多的衔接手段。在高分论文中,每3.2个单词就有一个衔接词;然而,在低分论文中,每4.9个单词才有一个衔接词。Witte和Faigley得出结论,写作质量与衔接词的种类和使用频率有关。其他批判者认为:他们仅以10篇论文作为样本,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能会影响研究的信度和结果。

一项最新研究采用统计法,分析了100篇样本作文。他们同时利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和分类法来分析样本的衔接特点。通过对衔接手段的定量分析揭示:中国大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其中词汇衔接运用比例最高,然后是照应和连接,替代和省略很少使用。定量分析显示作文的分数与衔接手段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四、实践研究及对策

本文通过研究本校两批不同层次学生写的同一篇作文,旨在发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衔接手段对其质量的影响。学生写作的题目为:保护野生动物,根据汉语提示,字数在80词左右。确保学生独立完成本次写作,没有询问其他学生,没有查看参考书,以确保此次调查的有效性和信度。

对于这次作文只用优、良、合格和差来评价。在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发现:80%的学生没有使用衔接词的意识,他们平铺直叙,只是把作文要求中的汉语翻译过来;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会用常见的或教材中讲授过的衔接词,如:however,therefore,as a result等;而这少部分学生的作文等级基本上都是优。对于其他的衔接手段,如:指称、替代和词汇衔接几乎无人使用。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通过衔接手段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写作水平是我们此阶段的重点。首先,连接词在作文中起着承前启后,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衔接、全文更连贯的作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包括阅读教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强调有些连词的重要性。像一些常见的从属连词when,before,after,since,while,as,until,if,because,although等和并列连词and,but,yet,however,for,so,or,either...nor,both...and,so...that,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予以重视。这些连词的正确使用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逻辑性。

其次,其他的衔接手段,如: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等也应该被放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位置。其中,词汇衔接包括重复(repetition)、近义(synonymy)、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Halliday,1985)例如:

(1)The inner atmosphere,when compelled to condense into words,may precipitate some curt maxim or over-simple theory as a sort of war-cry,but its puerile language does it injustice,because it broods at a much deeper level than language or even thought.(George Santayana,The Weather in His Soul)

(2)这个“内在的情调”必须用语言来表达时,可以凝结成一句战斗口号似的简短格言或简单的理论;但那幼稚的语言并不能将它表述清楚,因为它孕育在比语言甚至比思想还要深得多的层次上。

在以上两个英汉对照的例子中,前者是通过比较级deeper,即词的形态变化来达到比较的效果的。而后一句则是通过运用结构“比……”来达到比较的效果的。

因此,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衔接手段的重要性,同时要强调中英习惯用语表达上的差异。许多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通篇的“Chinglish”,不过是汉语思维的英语句子而已。所以,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带学生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中英表达上的差异,多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写出的文章有“英语味”,避免通篇逻辑上的支离破碎。

五、结语

本文从语篇衔接视角研究分析了本校初二年级两批不同层次学生英語作文中的衔接手段,并将衔接手段与作文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衔接手段的使用对写作质量有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对写作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应该坚持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意识,使他们的文章更加衔接、连贯,更富逻辑性,提高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朱永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