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理的四个层次和四重境界

2019-03-30李子晗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2期

【摘 要】 真理是中外历史上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符合说”的真理观,其次分析了张世英教授真理观的四个层次,即朴素的真实、科学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最后阐释了相对应的境界观的四个层次,即功利的境界、务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诗意境界。

【关键词】 真理观;诗意境界;物我一体

一、“符合说”的真理观

关于什么叫做真理的问题,在学界一度争论不休,在中西哲学史上发生过很多的观点碰撞,大家似乎莫衷一是。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反映论,认为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摹写或者反映,也有人认为真理是诸多命题之间的彼此相容或不矛盾的关系,甚至还有实用论的观点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但总的来讲,传统的真理被认为是“事物与观念相符合或是观念与事物相符合”。前者带有唯心的色彩,后者更像是唯物论的立场。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属于“符合说”,这种“符合说”长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墨家在先秦哲学家里比较注重逻辑,他的“三表法”就涉及关于认识的真理问题,“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百姓人民之利”[1]是他的三重真理标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须相符”,[2]黑格尔则认为:“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同一”。[3]海德格尔用墙后面的画像作比喻,说明了真理是符合被判断事物真相的判断。

总而言之,“符合说”是基于主客二分的认识结构前提下的观点,它属于认识论,讲的是认识和事物之间的符合,不管是认识符合于事物也好,事物符合于认识也好,都是主客之间的符合,它将认识的主客体完全对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总是与人的存在相关联,与人的揭示相联系。海德格尔说人是“自然之光”,正因为有了人的揭示,人的实践活动,真理才成为了真理,真理才拥有了意义,真理就是被揭示了的存在,真理之所以可以被人所发现,所认识,不就是因为人和事物或者主客之间本质上就是一体的吗?这种本体论意义上此在与世界的融合的关系正是符合说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理还有主观性的特征,這不是说真理是任性随意的,而是指真理需要人的揭示和自身利益的需求,事物当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单独存在,但是真理一定是存在于现实的实践的人类社会之中,人认识真理的过程就是“去蔽”的过程。人对物的陈述一方面是人揭示着物,一方面也是人按照物之所是的那样来陈述着物,真理反映着人和物、主与客的辨证统一的平衡。

二、真理观的四个层次

北大张世英教授很新颖的将真理分为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朴素的常识所持的真理观,即真理是对现实的反映,反映越忠实就越是真实。这是停留在感性直观中的最低层次的真理观。

第二个层次是科学的真实。它是依着科学的视角,探寻时间空间中现实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规律性,这是具有理性色彩的认识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识是基于主客二分的体系结构之下,将客体置于完全独立的地位并且极力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本来的规律性。但是,这种单纯的科学抽象和逻辑规律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真理的全部。

海德格尔说“人是自然之光”。诚然,离开了人天地万物依然独立存在,但是离开了人它们也没有了意义。人通过实践活动使得事物“为我而存在”,人的存在赋予了真理意义。因而,更高层级的真理观应该是从人所生活的现实的世界中寻找真理,张教授把这个“历史的真实”称为真理的第三层意义。

人不光属于自然界,还有人创造的历史和现实世界。历史事件的意义总是随着我们现实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历史的真实和意义会因时间的延续而不断提升和丰富,真理同样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动态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真理具有不同的样貌和意义。

真理的第四个层次是艺术的真实,或者叫诗的真实,这是最高层次的真理。诗和艺术看似使用了大量虚拟的手法,但反映的却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情感和思绪。诗和艺术不是简单的感性直观,它来源于现实,却又以超现实的形式展现出来,它们不拘泥于有限的在场的现实材料,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来表达真实世界的内涵。在这个最高层次上,有限和无限得到了融合,主客得到了升华和统一,在诗和艺术的领域里,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万物与我为一”的旷达境界,这是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境界,它揭示了本体论意义上主客的同一性。

与历史的真实不同,诗和艺术的真实是无需现实的回答和证实的,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阐述着最高境界的天人沟通。与此相比,无论是朴素的真实还是科学的真实,实际上都是欠真实的,前者拘泥于感性直观中的个别事物,忽略了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后者囿于割裂主客的抽象世界,所探索的真实具有很大的有限性和片面性的弊端。

没有天地万物,没有世界,人是空洞而无内容的,没有人的存在,天地万物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意义。我们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展现和揭示的就是这个世界本来的真实的一面,这种真实既具体又抽象,既虚拟又直观,它就是人和存在的融合,是主与客的高度同一。

三、境界观的四个层次

依照四个层次的真理观,我们可以发现相应的四重境界,当人们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将感性直观中的个别事物当作唯一的真实的时候,就会容易陷入功利和欲求的境界而无法挣脱。当人们重视从科学的角度探寻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理性平淡和务实,这是务实的境界。当人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过去和现实未来的时候,会把满足自己的意志追求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会进入追求社会理想的道德境界。而当我们持有诗和艺术的真实观的时候,就是一种无所求的境界。这是一种诗意的境界,是一种美的享受,它无需设定一个外在的目标作为追求,呈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从容。

诗意的境界并不单纯否定前三种的真实观,它包含着它们中的一部分,却又高于它们。诚然,欲望和功利、理性和道德都是人生躲避不开的一部分,但它们必然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最高的无限包含着有限,最高的真实也包含着看似虚拟的诗和艺术。当我们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人与存在的和谐统一的时候,会有一种审美的至高乐趣,成为一个“审美的人”,才是获得最高自由的人。

人生总是包含着现实性和虚拟性两个极端,我们总是游走在两个极端之间,当我们过度关注第一个层次的真实观,我们更为靠近现实的一端,也更容易走向欲望和功利的无底之洞。当我们处在二三两个层次之中的时候则显得比较理性和入世,现实世界的规则既成就了我们,又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我们,因而,这也不能算作最高层次的自由。只有当我们进入诗意的境界,在现实性和虚拟性之中取得了质的平衡的时候,在感受和践行存在的主客的融合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审美的乐趣和自由,人生意义才会更加的丰富。

我们中国人关于境界的理解和西方人追求的境界有着迥然的差异。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儒家的人生境界体现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中国传统的境界观比较轻视现实世界的功利和物质享受,推崇的是诗意的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收获。

西方则长期停留在对于超感性的“理念”或“纯形式”的崇拜和浸泡之中,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了人性中非理性的自然的一部分,直到出现了尼采这样的哲学家,人们才逐渐开始推崇非理性的价值,重视人类的现实世界而不是超验世界。西方现当代思想家们如胡塞尔等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他们不单纯追求精神性的主观的东西,更看重生活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的社会的客观地存在。这反映出西方文化和价值世界里实用至上的特点。

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笔者以为比较合理。自然境界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所天然具有的特点,功利境界是进入人类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之后所难免积习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前两个境界是比较普遍存在和容易理解的。道德境界似乎是儒家一直以来的推崇的价值观,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既入世又迎合阶级统治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即使是在当代,道德境界依然是官方宣传的对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知一二。

不管是西方重理性还是东方重道德,这都停留在有限的在场的东西,都停留在主客二分的狭隘的认识结构之下。人生的最高境界乃是在诗意的天地境界之中,这有点老庄哲学的味道,《逍遥游》中谈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当超越了有限的小我,超越了功名的利欲追求,人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与自由。这种诗意的境界是天人的合一,是主客的和谐,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是至高的真与至高的美,它超越道德与理性,但不等于不包含理性和道德的成分。

在中国哲学的历史上,还有宋代哲学家张载所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和王阳明的“一体之仁”的观点,这些都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哲学本体论的基础所阐发的。在近现代的西方,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同类感”的概念,在他看来人与人是相通的,所以人天生就存在着同类感,因而凭借着这同类感,人就可以由着自爱扩大为爱人,由自我意识延伸为道德意识,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依托于“万物一体”的哲学根据。“万物一体”是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物的和谐,是物与物的和谐,这种更高层次的境界让我们放下传统的自我与存在的隔阂与束缚,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和享受美的境界。

【注 释】

[1] 墨子:非命(上).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

[3] 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397.

【参考文献】

[1] 张世英.新哲學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夏国强注.庄子[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2014.

【作者简介】

李子晗(1994—)男,甘肃人,上海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