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浅析
2019-03-30田晓青
田晓青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课堂要求教师引导,以生为主,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条件下进行教学互动。而提问又是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形式,因此,有效与否的课堂提问,是一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提问 准备 情境 评判 反思
所谓“有效提问”,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概念,由于所站角度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种说法,其中方艳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所谓有效提问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回答兴趣,而后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现实当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层次不同,理解力、创造力等有所缺乏,也或者是学生的状态等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出自教师这个角色,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对文本没有透彻的解析,那就不可能出现好的问题,也或者是,提问题的方式方法、言行态度以及面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出有效的评判和反思,也是不会达到有效提问的效果的。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就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一、提出问题之前做好充分准备
1.做好相关的教学备案
这是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必须做的一件事,如果备课做好了,那这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要想提出优质的问题,就必须对文本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解析,也只有在备课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教学的重难点,而我们问题的设置又并不是随意的,往往就是紧扣这些重点难点的,这个时候就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时刻,如果连自己都没办法领悟,那何谈让学生理解呢?备课除了备课本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备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该有对此问题回答的预设,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变得更灵活。
2.了解所教班级的学情
不可否认,当下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教学的差异性。虽然这种差异根本上是由学生的不同层次造成的,但作为教师,总是力求在教学质量上使两者达到等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该因材施教,对于课堂提问也是如此,两者相较,必有高低,那么在问题的设置上就必须考虑整个班级的学情,不能一概而论,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个班级要等级对待,只是在某些问题的难易程度上稍作区别而已。
3.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是一个引导者,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的目标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在课堂当中,培养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等,所以,在设置和预设问题的时候,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的主观性就很强,也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等于接受了他们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观念,教师和学生也会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这样提问题环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有效。
二、提问题过程中注意情境、形式、语言等的把握
1.创设情境抛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使得课堂变得丰富活跃起来。多媒体下的图片、音乐和视频等为我们的问题抛设提供了一个欢快轻松的环境,而作为以人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会更加有效。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也曾说过“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育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不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这样看来,在问题抛设的时候创设一种情境,不仅有利于整个教学课堂氛围养成,更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散,从而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要唤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改进提问题的方式很重要,而引起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可以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设置悬念法
初中生多好奇心重,在抛设问题的时候,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其讲解一部分知识,把他们带入情境当中,剩下的部分就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或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老师提问,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兴趣驱动着去寻找答案了。
(2)探讨辩论法
当创设好情境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分就不同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辩论,中学生一般都比较天真、活泼,面对这样的方式,他们会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他人的长处,而且对课堂气氛的活跃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剂。
(3)对比提问法
此处用来对比的内容,可以是全都出自本次教学文本中,也可以是本次教学内容与其他文本的对比,不管是哪一种,都比单独提一个问题好,因为这种比较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这种比较开放性强些,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问题时重质不重量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曾一度出现数量两级分化的现象,要么一问到底,要么只讲不提,在新课改之下一味地灌输知识现象明顯减少,但不断加入问题在课堂中的现象却只增不减,这样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但并没有让学生做到更有效地思考,反而让学生失去了主体性,而只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实,一堂课的问题设置不需太多,只要能够为教学重难点服务,能够让学生积极愉快地进行参与和思考就足够了。
4.提问时言语态度要恰当
在语文课堂中,不仅问题设置无需太多,就是提问题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提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找答案,如果连问题都含糊不清,或者繁复琐碎,那必然不会有准确有效的答案。其次,面对不同的问题,必然会有学生不会作答,或者是所答不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想,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的言语态度表现出失望或生气,那他定会止步不前,相反,如果教师给他一些提示或引导性的鼓励,他便会继续思考下去。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以鼓励学生的态度为主。
三、提问之后做到及时有效的评判与反思
1.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要及时诊断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会及时给予判断,但如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好几位学生作答,就可能丢掉前面几位学生的问题,所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就该做好预想,能不能够把所有人的答案都做出诊断,如果不能,就减少提问人数,以便对每一个出现的答案给予判定,否则,再多的回答也是白费力气。
2.对不同答案做出客观评价
正如前面所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尤其在语文这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上,我们更要接受不同的声音和想法,而在提问当中,总会遇到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说“不错,可以”“你的也是对的”等这些简单的回答,必须要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出解释,这样,对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来讲,才是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3.反思要全面要坚持
提问后的反思既包括学生,也有教师。对于学生来讲,在听完教师讲解之后,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回答,不仅能够复习巩固知识,也可以培养总结反思的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讲,这是必修的环节,不仅课堂提问,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并且,反思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宫天林.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1.
[2]韦沙沙.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3]邓娅号.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风波.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浅析[J].教法与学法,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