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地细碎化、家庭就业结构和林农山林经营积极性

2019-03-30王洁漆雁斌邓鑫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农山林林地

王洁,漆雁斌,邓鑫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林业同时产生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效益,为使林业长期而稳定地提供生态服务,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来扶持林业发展和激发广大林农投入林业生产,全面提高林业生产力和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使生态环境改善、林产品的供给增加,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四川省作为全国第二大林区,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自2009年,中央财政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森林保险保费补贴等林业补贴政策试点工作。2016年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的182户农户中,每户都领取了不同种类的林业补贴1~3项,家庭补贴金额均值为每户586元,但愿意利用补贴开展造林、抚育的林农仅为14.83%。相对于农业,林业是项风险高、周期长、外部效益明显的行业,调研地的生长环境多为山地,林下经济开展难度大,林农很难直接从林业获得较为稳定且可观的回报。因而,林业比较收益低是农户经营积极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目前,已有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土地细碎化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2个观点。1)在人地矛盾突出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实背景下,为追求农业收入最大化,农地细碎化的出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生产经营多样化,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1]。2)土地细碎化在满足了公平分配的要求且具有分散风险作用的同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细碎化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发挥和土地的合理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限制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配置组合[2-3]。相对于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而言,国内有关林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缓慢,成果积累很少。孔凡斌等[4]运用S指数衡量方法,指出林地细碎化程度对林地产出水平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均构成负向影响。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林地细碎化会促使林农加大对资本额和劳动量的投入力度[5-6]。由此可见,林地细碎化对林农经营投入积极性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本文在微观层面,从农户就业结构、林地细碎化2个角度定量考察现有补贴政策下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的情况。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村庄空心化、务农人员老龄化、女性化,降低对经营山林的积极性。从农地角度来讲,土地细碎化导致了农业经营积极性的降低和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在劳动力持续转移背景下,林地细碎化问题是否与土地细碎化具有相似特征,林地细碎化会不会进一步降低林农经营山林的积极性,本研究控制其他变量影响[7],考察林地细碎化对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的影响。

1 实证分析模型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现有的环境下,林业补贴政策是否对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有促进作用。林业补贴政策有促进作用,则表示林户有经营山林积极性,否则表示无。因变量是一个二元响应变量。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对林农在现有的环境下,获得补贴后经营山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Probit模型表达式:

式中:因变量Y表示林农在现有的环境下,获得补贴后是否认为林业补贴政策有促进作用,Y=0表示i年林农有经营山林积极性,反之,Y=1;X为自变量向量集,其中X1、X2为主要观测变量,其余表示影响经营山林积极性的控制变量;Φ(·)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βi为变量系数。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4—2016年对四川省南江县、冕宁县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调查由调研人员与农户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共调查农户535户,根据本文研究选取变量设定,剔除关键信息缺失或信息失真的农户,最终形成484份研究数据,有效问卷达到90.5%。

2.2 主要指标处理

林地细碎化。依据已有文献,目前学术界有以单项指标中的块数分布来研究土地细碎化[8-9],也有研究者用综合指标法尝试从多个方面来刻画土地细碎化水平[10]。这2种方法都只是反映出林地细化的某些方面,无法刻画其全貌[11]。在林地细碎化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采用综合指标法[12]。本文采用综合指标法中的SI指标法来计算林地细碎化。

式中:SIi表示第i个林农家庭林地在SI指标体系下计算出来的细碎程度;n表示单个林农的林地块数;αij表示第i个林农第j林地的面积。SIi值在0~1,值越大,说明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

控制变量。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林农的生产经营行为,例如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影响、林农的年龄和教育程度等。因此,实证分析时需要控制户主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山林经营意愿的影响。

2.3 描述性统计

林农经营山林的意愿较强。表1中山林经营积极性指标是通过询问林农“您认为林业补贴政策是否促进了经营山林积极性”来统计的,有表示“1”,没有表示“0”。统计结果显示,研究样本中有74.4%的农户表示林业补贴政策促进了经营山林积极性。

林地细碎化程度严重,组间差异大。林地细碎化程度值越大表示林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该指标均值为0.238,通常意义上林地相对于土地应更为集中,但从数值上看林地存在较严重的细碎化。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667,组间差异达0.667,表明林农所有林地资源较为分散,不利于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

兼业人口数量少于非农人口数量。用家庭务工人口数量表征非农人口数量,其均值为1.029,兼业人口数量均值为0.663,意味着每户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外出务工,务工情况在农村地区十分普遍。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注:数据来源于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效益监测项目四川省调研。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模型估计

本文采用Stata/MP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Probit模型回归处理,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中的(1)(2)(3)(4)所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林地细碎化降低农户经营山林积极性

从表2可以看出,林地细碎化指标在回归中一直是负向影响经营山林积极性,通过分地区回归,逐步加入农户家庭结构特征,林地细碎化指标系数一直为负,且至少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林地细碎化显著影响到了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林地细碎化呈现出与土地细碎化相同的影响机制,即林地越分散,林农经营山林的成本越高,农户越倾向于放弃经营山林。

3.2.2 家庭就业结构显著影响农户经营山林积极性

兼业农户经营山林积极性强。从表2可以看出,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家庭兼业行为指标系数均大于0,且都通过了1%显著水平检验。这表明家庭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经营山林。这是因为农户在家时间较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农户倾向于经营山林,其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强。

务工人员越多经营山林积极性越弱。从表2可以看出,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家庭中务工人员数量指标系数均大于0,且都通过了1%显著水平检验。这表明农户家庭务工人员越多,经营山林积极性越低。这是因为非农往往具有较高的比较收益,林业投资大,收益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农户往往具有较低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具有较高的家庭脆弱性。因此,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经营山林积极性越低。

表2 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注:N,样本数量;*,P<0.1;**,P<0.05;***,P<0.01。

4 小结与建议

通过Probit模型分析,1)林地与土地具有相似特征,林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农户经营积极性越低。依据学界对土地的研究,分散的林地带来经营山林的不便,增加经营山林成本,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村庄空心化的情况下,林地细碎化降低农户经营山林积极性。2)家庭就业结构显著影响农户经营山林积极性。具体而言,兼业有利于农户经

营山林,非农化不利农户经营山林。这符合农村现状,外出务工成为农户家庭获取经济来源主要手段,农村劳力缺失,抬高了经营山林机会成本,从而对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产生挤出效应。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政策建议。1)加大林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加快林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从我们调研数据来看,发生林地流转的情况十分罕见,除林业本身具有弱质性、公益性、周期长等客观因素,相当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林农多数不清楚林地流转后能享受什么样的政策待遇,能获得什么样的经济收益。因此,应不断完善林地流转配套政策,如按经营山林面积发放补贴等,创造良好的流转林地政策环境。还应创新宣传手段,开展多维度林地流转政策宣传,明晰流转双方权责,加快林地适度规模化经营。2)鼓励兼业农户主动积极承担经营山林任务。兼业农户家庭经营山林的积极性更强,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更应采取措施进一步调动兼业农户家庭经营山林的积极性。补贴力度方面,考虑实施差异化补贴,筹建专项经费,实施抚育项目申请制,额外再给予补贴;技术培训方面,定期开展抚育技术培训,引进机械化抚育设备,帮助农户实现机械化管护山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构建林地间道路通道网,实现道路硬化到林,降低经营山林成本和节省时间,缓解由于林地细碎导致的农户积极性降低。

猜你喜欢

林农山林林地
枫 叶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两岸皆故土 山林寄乡愁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如果相爱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