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舞蹈教学中的审美价值观
2019-03-29郭莹
郭莹
【摘 要】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舞蹈艺术美则是线条美、姿态美、形象美、动作美等肢体美的衍生。它依靠无声之美,为人們提供视觉盛宴,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只有优秀的舞蹈作品加以完美的演绎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才能获得更多的共鸣,以致获得更好的审美效应。
【关键词】舞蹈教学;审美效应;舞蹈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193-01
一、通过舞动培育美的形态
高中舞蹈学在培养学生的形态美和气质美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舞蹈教师在舞蹈训练中通过不同的动作形态、形式风格,使学生逐步由体会动态美,鉴别与鉴赏美,向最终学会表达美的全过程发展。首要解决问题即形态美,即人的身形、仪表、体态、举止等方面。如今,大多数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姿势的维护,长期处于某些不良姿势。外在的形态美可以通过舞蹈来塑造,还可以训练内在的挺拔感。日常训练对于体态的拔背、收腹、压肩、昂胸等就有严格要求,以便在舞动时的动态更为优美大方。生活中的优雅更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的美,在长期舞蹈训练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使高中学生在生活中逐步形成步履轻盈、仪态舒展、姿态大方的良好的习惯。
二、舞蹈教学衍生的美
舞蹈教学中,外在的动态美与内在的情感相融合是课堂教学向舞台演绎的必经之路,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熟悉曲目风格的同时,节奏是否与其动作或韵律相吻合,且能够自主确认是否与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相对应是一个由量到质的飞跃。实践证明,舞蹈动态与舞者情感相统一时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表述。在舞蹈教学中,肢体动作是情感表述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所有的演绎都离不开“情”的贯穿,“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使学生的内心更具引领意识,更加主动地传情达意,才能做到在表演中传递情感美。情感是动作表达的内在动力源泉;只有表演形象的夸张演绎,才会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内心感染。因此,教学过程中根据音乐的不同特点对“情感”的不断渗透,既成为鼓励学生突破表现束缚,又能成为表达其内心情感的捷径,从而促使学生在表现过程中更好地从肢体表达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当今的高中学生在不断努力追寻美好梦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求着心灵的升华。美的共鸣除了对外在形态的要求,还要促使内在心灵美的衍生,这也是创造美、塑造美的灵魂的重要因素。高中学生欣赏、练习和演绎舞蹈,既可以通过感受优美、典雅、温柔、强烈、粗犷和细腻的感情来培养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提高审美意识学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本质;更可以通过舞动达到形式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因此,高中学生在通过舞蹈来表达个人内心的想象和意志的同时,还要通过舞动寻觅生活中乐趣与作用,从而促进自我“素养美”的形成。
三、潜移默化中孕育美的教育
舞蹈教学中,将舞蹈实践与舞蹈作品赏析这两项内容相加,远远不只是1+1=2的关系,而是更为优化的效果。特别是在高中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审美教育这一层面的训练,要在兴趣中动情,在情绪中寻求对美的诠释。
首先,在高中舞蹈实践教学中有着不计其数的难点,例如,大多数基础实践课程针对零基础学生展开。作为走向表演艺术的必修课,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入舞蹈创作等元素来扩大舞动的可能性,教师还应不断尝试将训练放在“趣”中进行,再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并适时的给予肯定。随着课程的推进与开展,“兴趣”的建立就会使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增强,从而化解舞动难的“误会”。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身体韵律”课程就行之有效地逐步解决学生怎样动起来的问题。其明确了身体的“运动法则”,并包含了内外的统一,也预示着形、神的兼备。“形”即肢体;“神”即心智。
其次,以恰当的舞蹈作品鉴赏划分与了解舞蹈的类别、流派及艺术特点等。使高中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神”练形,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高中学生们逐步学会运用肢体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将“神”融入其中。最终,舞蹈鉴赏会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内在审美价值观,更为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拓展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开辟了新的认知角度。只有使学生在“乐趣”中了解舞蹈文化类型的共性所在,学生才能够在追寻不同文化类型的不同价值取向中寻求不同的民族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内在美的理解,最终促使学生坚定舞蹈表演的信念。
四、结语
审美教育是高中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各种各样的美育手段和方法中,舞蹈艺术教育独具美育作用。在教学期间,舞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特定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更多的提供给学生对艺术美到生活美的双重体验过程及鼓励学生使其拥有不断追寻美的勇气,从而加强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为学生提供感知美,表达美与创造美的无尽动力与源泉。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版社,2003.
[2]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艺锟.舞蹈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4]江玲,陈鸿,毛毳.舞蹈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李炜,任芳.中国古典舞教材教法课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