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和越南对华贸易探析

2019-03-29金钢

对外经贸实务 2019年3期

金钢

摘 要: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印度、越南近十年来对华贸易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印度对华贸易发展还很不充分,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度过于防范中国,没有像越南那样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甚至在对华贸易上设置了过多的障碍。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宏观层面上,两国政府要增强政治互信、寻求发展战略的有机对接、推动双边贸易自由化、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等;行业中观层面上,行业协会要主动为国内企业做好对方国市场营销环境和市场机会的调研等服务工作;企业微观层面上,两国企业可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导下,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或贸易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印贸易;中越贸易

印度和越南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在陆地上都与中国接壤。印度无论在人口、经济体量还是在市场规模上都比越南大得多,两国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国家。但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发展对华贸易方面,印度却远远落后于越南。因此,将印度、越南的对华贸易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印度与中国间的双边贸易发展还很不充分、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能从中找到在对华贸易上越南大大超越印度的原因,进而为深化中印贸易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印度、越南对华贸易简介

(一)印度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拥有29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人口近13亿。2017年该国GDP已经达到了26074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进出口总额为7454亿美元,居全球第14位。据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中印贸易总额为386亿美元,2017年为844亿美元,十年间仅增长了458亿美元。2017年印度从中国进口681亿美元,出口至中国163亿美元,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到51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见图1)。

在贸易结构方面,2017年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与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农产品和光学仪器,出口至中国的则主要是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珠宝及贵金属、化工产品、农产品和机电产品(见表1)。由表1可知,中国出口印度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而印度出口中国的则主要是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两国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二)越南

越南是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人口有9000多万。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2017年该国GDP为229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44位;进出口总额为4265亿美元,居全球第23位。2007年中越贸易总额为151亿美元,但2017年已经迅速增长至1213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1062亿美元。2017年越南从中国进口709亿美元,出口至中国503亿美元,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为206亿美元。

在贸易结构方面,2017年越南出口至中国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未分类产品、农产品、光学仪器、鞋类、橡胶及其制品和矿物燃油等,而越南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则主要是机电产品、化工与纺织产品、钢铁、农产品和光学仪器。中越贸易在机电产品、光学仪器、农产品等品类上的规模和比例相近,显示两国在这两类产品上竞争性很强,同时可看出两国机电产品双向贸易的规模和比例都很高,说明越南近些年的工业化进程很快,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很强。

二、印度、越南对华贸易比较

(一)印度、越南对华贸易的共性问题

1.贸易发展易受主权争端的干扰。中印在陆上存在领土争端,中越则在南海存在领海争端,这些争端随时都有爆发成严重冲突的可能。一旦主权冲突爆发,两国的政治关系将会恶化,必将殃及双边经贸往来。1962年10月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使两国关系长期恶化,直到1979年才开始走向正常化。2017年印度军队入侵我国的“洞朗地区”,粗暴地阻止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路,导致两国爆发近30年来最严重的边界争端,几乎要爆发战争。越南方面亦经常在南海挑衅中国,中越在南海已经多次爆发舰船相撞、水炮互射事件。每當发生这些冲突,双方国民的爱国情绪就会高涨,抵制对方商品、减少赴对方旅游的事件便会上演,给双边经贸往来产生不利影响。

2.双边关系易因大国唆使而受到冲击。近些年来,出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考量,无论是印度还是越南,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频频靠近,企图借助域外大国的力量与中国进行对抗,以便实现其非法的主权要求,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为了对抗中国,印度和越南甘当西方大国的棋子,配合西方大国对华进行战略围堵,此种狐假虎威的行为,毫无疑问会损害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关系。

3.国内基础设施较差。印度和越南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道路狭窄拥挤、高等级的公路较少、铁路系统老旧,运输效率低下,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尚未建立。像胡志明这样的重要城市,连地铁都没有,机场也比较小,城市建设水平落后。

4.都存在对华贸易逆差。2007年以来,印度和越南都存在对华贸易逆差(见图1)。印度方面,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额为113亿美元,2017年则上升到518亿美元,期间逆差每年都在增加,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越南方面,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额为87亿美元,持续增长至2014年的438亿美元后便开始下降,到2017年已经降为206亿美元,显示出越南对华出口在强势增长。

(二)印度、越南对华贸易的差异

1.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据公开数据计算,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不到中越双边贸易额的70%。由此可见,尽管印度经济体量比越南大得多,但其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规模上却远小于越南,这一点发人深省。贸易结构方面,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竞争性为辅,而越南与中国的贸易则呈现出高度竞争性。

2.贸易发展的速度和稳定性。自2007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印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只有约8.1%,而越南年均增长率则高达约23%。由此可见,越南与中国间的贸易发展速度要比印度与中国间的贸易发展速度快得多。在贸易发展的稳定性方面,印度与中国的贸易发展并不稳定,时有反复(见图1),如2009年、2012年、2013年和2016年的贸易总额都出现过负增长。但越南与中国近十年来的贸易发展一直都十分强劲,没有出现过负增长,其稳定性比印度强。

3.對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双边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权衡两国经济对双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对另一国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用公式表示为:FTD=XM/GDP,其中XM代表两国间的进出口总额,GDP代表某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数据进行测算,2017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为3.2%,而越南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却高达57%,这说明越南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印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同时也说明在对中国的开放程度上印度远远不如越南。

4.贸易自由程度。东盟与中国早已建成了自由贸易区,目前已经处于升级版的加速建设过程中。作为东盟成员国的越南与中国进行贸易,遇到的贸易壁垒较少,贸易成本较低。印度与中国目前尚未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无法享受自由贸易区所能产生的各种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不仅如此,印、越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的态度截然不同。印度为了缩小对华贸易逆差,频频制造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的统计,印度一直以来是我国贸易摩擦最主要的来源国之一。仅在2017年,我国来自印度的贸易救济调查就达到16起,金额29亿美元,占我国全部涉案金额的26.4%。相比而言,越南在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问题上比印度审慎得多。自2013年以来,越南仅在“H型钢铁”和“彩涂板”问题上对我国发起过反倾销调查。越南扭转逆差的思路主要是努力扩大对华出口,这一点与印度完全不同。

三、政策建议

(一) 增进政治互信,为经贸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中印要管控好领土争端,尤其是印度方面,不能继续罔顾历史事实、顽固地坚持非法主权要求。其次,印度应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不应把中国的发展视作威胁。中国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侵略别的国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会称霸。因此,印度完全没有必要想当然地把中国当作威胁,白白错失了融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好机会。

(二) 推动贸易自由化,为贸易发展扫清障碍

印度在对华贸易上设置的障碍多,且中印之间至今都未能促成自贸区谈判,因而双边贸易成本高、贸易效率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自由,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增长。未来两国贸易能否快速增长,关键在于印度能否主动清除它单方面设置的这些障碍。为此,短期内,印度应设法转变态度,减少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为扩大双边贸易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中长期内,印度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尽快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谈判,争取早日实现双边自由贸易。

(三)优化出口结构,力促双边贸易稳定发展

近十年来,印度对华贸易时有反复,呈现出不稳定态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印度对华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此,印度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其对华出口的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中方也应鼓励国内企业增加从印度进口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还可考虑给予印度企业一些优惠政策,以便帮助印度扩大对华出口,平衡中印双边贸易的失衡状态。

(四) 寻求发展战略的对接,为经贸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各国而言,是重大的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印度若能像越南那样,积极参与中方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国内发展战略与中方战略进行对接,将会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由于印度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中国方面也要坚持对印度进行战略解释,降低印度的猜忌,争取印度支持并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待印度态度转变后,中国还可以通过磋商,帮助印度做好其国内发展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力促一些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两国的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主动做好对方国内营商环境和市场机会的调研,做好投资和贸易的可行性报告,并与对方国内的行业自律组织或者政府有关主管机构加强沟通与联系,掌握真实、有效的经贸信息,迅速传导给国内相关行业的企业,帮助国内企业获得有关信息。同时,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国内企业办理在对方国家投资和开展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手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两国企业要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导下,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或贸易机会。另外,在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两国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如组建合资公司、合作公司等,共同推动中印经贸合作加速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