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融合实践分析

2019-03-29张巍巍

祖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为导向中职院校语文教学

张巍巍

摘要: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文化课程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中,语文教学的问题比较明显。中职院校的生源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且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不够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语文教师必须从自己的教学方法入手,探索新时期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可以真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语文教学 行为导向 文化课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实际上属于一种实践导向型的教学法,能够有效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让教师可以探索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潜能,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迎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满足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将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中的教学价值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以培养专业化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语文学科也需要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在这样的目标下,行为导向法应用在语文学科中,可发挥以下两点重要价值:首先,行为导向法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进行着重的培养。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时,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其次,行为导向法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因为行为导向法要实现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就需不断地进行创新,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撑。

而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可让教师充分明白自己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需立足于教材,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注重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高效提升。此外,中职语文教师需注重以生为本,并将这一理念始终贯彻在语文课堂之中。

二、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运用

中職语文实际上缺乏升学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约束,使其教学地位比较尴尬,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新时期的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深化实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效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一)以模拟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语文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训练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通过讲述职场就业的故事,或者为学生播放就职面试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口语表达能力在未来就业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抓住自己开口说话的各种机会,以有效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为自己以后的谋职择业夯实基础[2]。这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就职工作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驱动力,学生在认识到位的情况下,也会自觉地参与教师开展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而在实际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在行为导向法的指引下,采用模拟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交往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展开有效的实践训练,使其可以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熟悉社会环境,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进而有效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求职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习求职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别扮演招聘方、应聘方。其中,招聘方要拟定相应的招聘启事,而应聘方则需备好求职信。这就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好求职实体文书相关撰写的知识及技能,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来适当优化这一教学过程。

(二)案例教学法在语文辩论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法中的重要部分,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而这个讨论过程即是辩论的过程,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讨论式教学实践活动。辩论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在让学生经历一个激烈的思考过程,使其可以学会主动分析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而探究出独具自己个性的观点。这一辩论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中的角色活动,身临其境地深入到相关案例之中,独立自主地分析和探究其中的问题[3]。比如在中职语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战略与执行力在班级管理中哪个更重要”为话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之前,学生都会多渠道地搜索资料及相关案例,为辩论做好准备。因此,辩论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认识,并增强其体验,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洞察能力。而辩论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深刻了解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真正内涵,利于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树立起健康积极的求职和就职心态。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角色扮演法可包括两种,一种是虚拟情景类型,另一种则是课本剧的类型。而对于课本剧这种类型的角色扮演教学而言,一般要依托于语文教材,选择具有故事性的内容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情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改变,形成剧本,然后用于角色表演之中。比如在《茶馆》教学中,教师就可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来进行改变,形成一个可以进行角色表演的剧本。教师先让学生基本熟悉文章内容之后,再结合自身爱好来选择扮演的角色,包括茶馆老板、茶馆服务员、茶馆掌柜、茶馆客人甲、客人乙等等。学生在体验这一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理解其人物形象,同时感悟作者笔下所传达的思想,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扮演某个角色的学生要全身心投入表演,就要明白自身角色的定位,要善于全面认识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背景等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自我定位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大有裨益。

(四)行为导向法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要习得一技之长。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时,普遍关注的内容都是语文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在中职语文课中,主要对学生培养其语文应用能力,突显其工具性的特点[4]。而这一语文应用能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专业能力的一部分,要求中职学生可以有效掌握这一能力。而在行为导向法引导下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可有效达到培育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比如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海子的生平,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背景知识。同时,学生可以从海子卧轨自杀的行为来针对幸福观进行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自主学习的内容制定成为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相分享。这一实践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针对幸福观这个问题,学生可通过访问亲朋好友的方式来调查身边人们的幸福观,进而从中获得启示。

(五)头脑风暴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行为导向法的模式下,头脑风暴法是比较注重学生自由思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可以进行思想创新,发现许多新的观点,探索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5]。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来展开教学。比如在中职语文《探索月球奥秘》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形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轮流充当组长,对头脑风暴的实践活动进行主持。由教师提供头脑风暴活动的相应题目,而学生可在没有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围绕着月球里的奥秘这一点来展开头脑风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或者发散自己的思维,根据自己的想象内容来进行自由发言。另一种情况则是在学生已经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组长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文章中所描绘的内容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展开相应的头脑风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文章中提及的学说内容提出疑问,也可在继续探索的过程中推翻自己原有的观点,重新构建起对月球奥秘的认知体系。因此,在行为导向法下,头脑风暴这个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其批判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亟待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方法来创新自身的教学过程。而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包括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等。语文教师可积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始终贯彻落实创新精神,将其融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学生以后走進社会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玉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246.

[2]屈梦阳.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兼谈行为导向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6,(57):8-8.

[3]杨莹.如何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7,(29):96-96.

[4]黄艾娜.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之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127-127.

[5]李晓惠.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188-189.

(作者单位: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猜你喜欢

行为导向中职院校语文教学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营养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