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互联系的人、草、畜

2019-03-29拉毛求占索昂措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牧民

拉毛求占 索昂措毛

摘 要:三江源区草场退化问题目前已受到了普遍重视,将人与草对立的治理方式加剧了草场生态的退化。文章从牧民的视角出发,将草场生态与人、草、畜统一起来,对草场退化及其“过牧”论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牧民;草场退化;生态治理

三江源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其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生态地位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三江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脆弱的特点,据调查,目前三江源区的退化草场面积达0.12亿hm2,占本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8%。牧民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之一,研究牧民如何看待草场退化问题,对于有效发挥其主体性、参与保护和治理的生态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基于牧民视角的研究极少,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课题组2017年在三江源腹地玉树县珍秦乡组织调研并对当地的牧民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章的研究。

一、草场退化的原因——气候因素还是“过牧“

草场退化问题受到关注以来,而大多研究结果都认为“过牧超载”是导致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珍秦镇的研究,发现在当地的牧民看来,草场总是变化着,并不存在固定的载畜量。

在牧民看来,草原气候变化大,不同年份不同空间的生态变化也有很多的不同,雨水好、没有天灾的年份牧草的长势就好,可以养活的牲畜多。而遇到干旱的年份,草就长得不好。同一个草场不同年份不同区域内,草的长势也不同。牧民都认为牧草雨水适度的年份牧草就长得好,营养也高。总的来说,受访牧民觉得2016年雨水充足,所以草场情况要比往年好,2014、2015年降水少干燥、下黑虫所以牧草长得比较差,2010年开始到2013年是草场退化最为严重的年份。由于在牧民的意识中不存在一个永久性的退化的概念,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草场可以恢复,因此90%以上的牧民在访谈中表示,只要雨水适宜、没有天灾,传统的放牧方式本身是不会导致草场退化。

二、“过牧”与渐少的牲畜

(一)牲畜数量受到自然、社会条件的限制

首先游牧的发展依赖于一定人口规模的增长。多数牧区由于自然、气候等条例的制约,人口增长的速度受到制约。义务教育推行之前,孩子是看管牲畜尤其是牧羊的好帮手,庞大的牲畜数量需要足够的放牧好手,因此,一个家庭庞大的人口也曾被认为发展牲畜数量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牧区的人口增长开始逐步上升,义务教育的推行后,为了响应政策同时也意识到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牧户被动或是主动的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学校都建在较为集中的地方,然而这些地方一般离牧场较远。孩子寄宿在学校,家庭就失去了一个放牧的能手。因此,人口数量的上升并没有直接带动牲畜數量的飙升,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放牧人手逐渐减少,牲畜的数量受到了实际的限制。现代化、城镇化、生态治理政策等导致了人口从草场的迁出,游牧生活的艰辛与城镇便捷的医疗条件及基础设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是加剧了人与草的分离。很多牧区的人口主动或被动的搬迁到城镇,这些人口的户籍虽然还是在牧区,但是却不再从事放牧,因此,减少牲畜是很多牧户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

(二)高原畜牧业本身对自然的依赖限制了牲畜数量的增长

三江源地区是雪灾高发区素有:“十年一大灾,五年两头灾,三年一小灾”的说法。根据牧民的记忆,1960、1976、1984、1993、1995、2008年等年份的雪灾都很严重,尤其是1995、2008年牲畜死亡及为严重到现在提起时,很多牧民都会心有余悸。下黑虫、疫情的传播等也是牲畜存栏的威胁因素。

可见,“过牧”虽然在科学的话语中成为了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牧民看来牲畜的数量受到自然、社会条件的制约无法实现无限的增长。

三、生计方式的转变减轻了牧民对草场的依赖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牧民的传统生计观念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玉树虫草市场的有了充分的拓展,有人提出了“中国虫草看青海,青海虫草看玉树”的口号。随着虫草价格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采挖甚至倒卖虫草的行列当中,根据90%的牧户反映畜牧业不再是牧民唯一的生计来源,可以说虫草业成为了牧民发财致富的一条重要捷径。传统放牧为主的畜牧业需要长期投入人力精力,收入比起虫草微乎其微,加之近年来由于草场生态问题政策上又提倡禁牧减畜,因此主观上很多人更愿意从事虫草生意,这种生计形式的重要转变客观上间接的降低了牧民对发展牲畜数量的需求,减轻了人口对草场资源的压力。

总之,牧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及经验的累积,认为人与草畜之间相互联系,人类的放牧的生产活动受限于具体的草场生态条件,牲畜的质量及数量不仅受限于降雨、自然灾害等气候条件还受到放牧人口、政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无限发展的数目,即无法实现“超载”。放牧人口受到现代化、城镇建设、生计转变、教育医疗等条件的影响大量迁出了草场,生计方式的转变减少了人类对草场的依赖,使人、草畜的草原生态系统趋于平衡。基于对相互联系的人、草畜之间关系的思考,牧民对“过牧”论提出了质疑。将草场退化与“自然灾害”、“降雨量”、“放牧技术”等相互联系的解释,体现了牧民对生态系统整体性、人与自然互动的科学认知。

基金项目:文章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ZY1711.

作者简介:拉毛求占(1983- ),女,青海玉树人,2014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藏族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索昂措毛(1983- ),女,青海人,现就职于玉树州民族中学,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牧民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