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关于选题的研究
2019-03-29冯春霞
摘 要: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记录的是当下的生活,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将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反映,并且具有独特的创作空间,在纪录片的空间里,我们能够寻找对现实与自身的思考,对未来与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的思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选题的确定就是一个开端,一个选题的质量,往往已经基本上决定了最终影片的价值与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创作的其他过程不重要,而是选题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选题;反映现实;思考;价值;深度
一、纪录片选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近些年,在市场的影响下,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纪录片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故事片的手法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作中,比如比较成功的《归途列车》就是一部代表作。对纪录片故事性的把握,是从选题开始的,来增加可看性,带动观众的观看兴趣和欲望。
(二)选题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真实性是纪录片十分重要的一点。对于观众来说,选择看纪录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实的东西,不然会使观众丧失对纪录片的信任感,这个信任感一旦丧失,整个纪录片的概念都会垮掉。作为纪录片创作者,也要把追求真实性作为创作原则。在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所在。
二、纪录片选题的获取渠道
(一)媒介的运用或观众
当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媒介,如报刊、电视、广播、书籍等,都能成为纪录片选材的来源。然而这些都需要创作者细心去观察生活,时刻关注社会发生的各类事件,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素材。综合来看,有很多纪录片是将其他媒介上报道过的题材,重新包装制作,以新的视角,新的拍摄方法和传播手段来进行的创作,这也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途径。
(二)信息整合和线索查找
一个选题的确定,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围绕选题寻找尽可能详细的材料,包括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类似、延伸的材料等,尤其选题中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等。其次,还需要做好实地调研工作,然后结合材料具体综合分析,最终做出决定。
(三)对生活的观察与发现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关注视野范围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生活中有很多事并不是像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发生、发展、逝去,有时也会有不为人知的细微的变化和与众不同之处,只是都需要我们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发现、挖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去重新创造新的作品。
三、影响纪录片选题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纪录片的创作是创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外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个人想法的主观介入是在所难免的。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纪录片创作的客观性和纪实性,但是这种客观和纪实是建立在创作者的主观控制范围内,也就是创作者首先会确立自己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方案,然后再以纪实和客观的方法和态度进行实际操作,也就是说,纪录片创作的客观和纪实是针对拍摄过程而言,前期的选题也就难免带有主观因素。
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欣赏趣味也是主观影响因素之一。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和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和窥探欲望,这样的题材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观众渴望了解自己身边的人,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大千世界。
(二)客观因素
面对相同的题材,每个纪录片创作这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不同的处理和拍摄方式,创作者是否挖掘出深层次的价值,是否恰当地表达出题材的含义,这是纪录片创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创作者必须明确,真实地反映真实生活并不是创作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于通过镜头中的客观影像表达创作者对生活中具有主题相关意义的人物、事件等的价值判断,并实现与观众的心灵触碰和情感交流。
被拍摄对象的可行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纪录片拍摄要悬着好恰当的时间、地点以及拍摄准备和方案。纪录片的拍摄无法像电影那样控制演员的表演和场地的更换,纪录片更多的是现场拍摄,对剧情的发展未知,所以事件的断裂、环境的恶劣等都对整个拍摄进程有影响。
四、纪录片选题的基本原则
(一)时代与价值
纪录片的选题无论大小都需要能够反映出时代风貌与特征,甚至切中时代的隐痛和矛盾,直达社会的本质。纪录片常被人们称为“一个国家的相册”,就是要求纪录片能够记录时代、记录历史。就每个社会个体而言,都经历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改变,就社会整体而言,则发生着社会结构、价值体系等的重构。时代与价值相互连接,因而纪录片选题需要从时代中寻找价值。
(二)视角与创新
新鲜的事物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还能使人增长见识,获得新的生命体验。“日常生活的陌生化”要求纪录片创作者抛开一贯的观察视角与结论,以全新的方式去审视当下的生活,以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就比如张以庆拍摄的《舟舟的世界》就展现了一位先天愚型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这样的选题来源于平凡家庭,本不会被社会所关注,但在这个片子中,张以庆并没有将舟舟简单视为智障人士给予廉价的关爱慰问,而是将舟舟视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进而走去他的内心世界,获得了全新的内容体验和心灵震撼。
(三)故事与叙述
从本质上来说,纪录片属于叙事艺术。纪录片在选题时需要考虑到故事框架的可行性,但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叙事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因此选题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被拍摄对象的故事情节的叙事性。同时考虑到当今市场环境,收视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就需要得到体现。
五、纪录片选题的误区
(一)主题先行
纪录片的创作,如果从一个既定的观念或主题出发,排除真实的细节,从一个偏颇的角度来完成工作任务,它往往就不能根据真实客观实际,从现实角度出发,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同样创作者个人的功利心同样也会影响创作的结果,这就是创作者忽略观众的需要,也忽视了自己本身的追求,去拍摄缺乏艺术深度和审美内涵的影片。
(二)跟风模仿
纪录片的创作中,一些成功的选题很容易引来许多盲目的模仿者,甚至会有创作者去拍摄相同的题材,这样的作品没有新颖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也没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復,这样的影片无法体现纪录片的真正意义,也没有很大价值。
(三)背离真实
纪录片的创作要求真是客观地记录镜头前的人物、事件已发生的全过程,而有些纪录片的创作却违背了这个原则,存在虚假的情节。并且创作过程中不能干扰被拍摄对象的自然生活状态,坚持真实地记录,真实地传达给观众真实事件。
六、结语
纪录片的选题是一个创作者在开始策划之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一个纪录片需要的是去传达真实。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拍摄对象,这个自然和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有关,但总的来说都要遵从一点,就是记录真实,传递真实,体现价值。而选题则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一个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呈现给观众的最核心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01-502.
[4] 杨光伟.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4(09).
[5] 石屹.中外纪录片创作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
[6] 何苏六.纪录片创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冯春霞,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