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联合模式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积极作用探究

2019-03-29黄韵芝

青年与社会 2019年4期

黄韵芝

摘 要: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的传统中国家庭,以社区居家养老作为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也成为了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现阶段,中山市的老年活动中心仅提供了基础性活动设施,缺乏专业且精心设计,且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类活动。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大量专业的活动组织者和开展者。老年志愿者的参与和培养可以很好地解决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但老年志愿者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全国4个首开专业之一,以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目标。近年开设的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尝试把系统的老年社会学理论课程与“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联合模式的实践课程结合,以有效解决社工学生社会实践时间受限制及老年志愿者社工理论知识缺乏的不足,另一方面,能有效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基础性设施,开展适合于中山市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系列活动,并培养出一批具有社区实践经验的社工学生以及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老年志愿者。

关键词:老年活动中心;社会工作学生;老年志愿者

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健身娱乐等活动设施的场所,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的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同样,星光老年之家也是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活动和教育学习的场所,是基层老龄工作的延伸,也是落实“六个老有”工作目标的主阵地。但现阶段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受益老年人群体有限、服务重复、忽略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服务信息传递效率低和传统照顾观念的冲击等,使得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服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为有效解决老年活动中心精神文化类活动匮乏的问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开展“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的联动模式探索,旨在提高老年活动中心基础设施使用单一的问题,并加强社会工作学生与社区的联系,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年志愿者,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

一、“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联合模式专业理论基础

除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外,社会工作学生所学习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像社会工作导论,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社区工作等,这其中所学到的理論基础,如优势视角,老年活动理论都可以运用到社区老年志愿者的实践当中。

二、社工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打造了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现实中,老年人常常被定位为“弱者”,需要接受他人照顾,但许多老年人仍然身体健康,精力充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老有所为”,参加助老志愿者服务活动,让老年人实现“自助而助人”,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活动量,减缓衰老,也有利于他们摆脱失衡和空虚心理,实现自我价值,维护自身健康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

老年志愿者的服务对象都是他们的同辈群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很少存在障碍和鸿沟,能够展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也因此能够从这样的社交活动中获得友情、愉悦、团结感、归属感。其次,志愿者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尊重需求。老年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护理、精神慰藉和文娱培训等服务,使得服务对象的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服务对象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给予肯定和尊重作为回报。志愿者服务也能为政府、社会和服务机构减轻经济负担、增加社会效应,所以他们也会对老年志愿者的服务给予尊重和表彰。这使老年人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

三、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助力中山市社区老年志愿者专业发展

定期进行社工学生与社区老年志愿者小组活动设计及开展的讨论交流活动,共同开展社区居家老人探访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与老年志愿者一共为社区老人进行日常身心养护,为积极老龄化奠定“健康”基础,打造家社联保服务格局,为积极老龄化提供稳定连续性“保障”。

老年服务以社会工作为桥梁,以双向互动模式为基础,以反馈机制为保证,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三方联动,强化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系统,为积极老龄化提供基础性保障。社工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落实政府下达的老年政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物质支持、精神陪伴等活动;宣传、普及福利政策;在社区内开展尊老爱老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尊老氛围;老人服务中心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参与老年服务,促进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增进社区支持系统建设。社区支持系统与家庭支持系统一起,打造家社联保的服务格局,为积极老龄化提供稳定连续性保障。

四、结语

“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联合模式在中山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运用取得不错的成效,不仅增强社工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积累工作经验,还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的作用,为中山市积极老龄化奠定有效的基础。因此,下一阶段,希望通过有效的问卷调查和跟踪等方式,量化测量这种联动模式对于老年活动中心的积极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把“社工学生+老年志愿者”联合模式推广到广东省其他市甚至全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小娜,毕会东.“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研究[J].南方论刊,2014(11):79-81.

[2] 李宗华,李伟峰,高功敬.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03):112-117.

[3] 张玉,马安宁,蔡伟芹,等.国外家庭医生制度对我国社区健康管理的启示[J].社区医学杂志,2011,09(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