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推、贴”辅助降压

2019-03-29王肖龙

大众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压丸主任委员耳穴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众多,其中有三种辅助降压的特色方法:压(中医耳穴压丸)、推(中医推拿)、贴(中医穴位贴敷)。

“压”——中医耳穴压丸

中医耳穴压丸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方法,压丸取材多为王不留行籽,将其贴敷在6×6毫米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对高血压患者,可选取肝、心、肾、神门、交感、降压沟、皮质下、内分泌等耳穴,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全耳郭后,选取单耳3~4个穴位贴敷压丸,贴好后用拇指和食指环形按揉,每次每穴5分钟,每天按压4~8次,以胀、痛、热、能耐受为度,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擦伤皮肤,年老体弱者宜轻度刺激。每3~5日更换一次敷贴,双耳交替治疗。中医耳穴压丸可持续刺激穴位,患者也可不定时地按压,以加强刺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患者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操作简便、无创伤、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使用耳穴压丸法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夏季易出汗,压丸时间不宜过长。耳郭局部皮肤有炎症或冻疮者,不宜应用此法。

“推”——中医推拿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头颈部不适感。通过推拿头颈肩部或对症穴位,可起到醒脑开窍、镇静安神、行气活血、舒经活络之效。简易方法为:以按揉手法作用于前额头维、太阳、印堂、攒竹等穴位及头部神庭、百会、上星、風池、风府等穴位,每个穴位1~2分钟,可起到醒脑开窍、舒经解痉之功;以按拿手法由轻到重地按捏肩井等颈肩部穴位或肌肉,2分钟内推拿3次,可起到行气活血、缓痉安神之功。中医推拿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高血压患者可根据上述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能明显改善发病时的头颈部不适感。但要达到更具针对性地辨证施治,则需要由专业推拿医师进行操作。

使用中医推拿法应注意:局部皮肤损伤、关节扭伤、骨折或过饥、过饱、过劳者不宜推拿;推拿颈肩部时使用棉质盖单覆盖皮肤,力度适宜,以防摩擦损伤皮肤。

“贴”——中医穴位贴敷

中医穴位贴敷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研成粉末,运用水、醋、酒、凡士林等介质调成糊状,用胶布进行固定,贴敷于穴位,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防治高血压一般多选取涌泉、内关、三阴交、神阙、曲池等穴位,可单穴、双穴或多穴配伍。其中,涌泉多被称为“降压奇穴”,在高血压的防治中效果明显。吴茱萸有升阴降阳之功,在防治高血压的中药组方中应用较多,可使用醋调吴茱萸粉贴敷,穴位多取双侧涌泉穴。一般而言,贴敷药物应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辨证选择,阴虚阳亢者可选天麻、菊花、牛膝、水蛭等;痰湿雍盛者可选白芥子、半夏、白术、牡蛎等;气虚血瘀者可选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等。贴敷时间为6~9小时,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

中医穴位贴敷不仅通过刺激穴位发挥作用,还通过皮肤组织吸收药物有效成分以发挥药理作用,从而达到叠加效应。此疗法安全、无创、无痛,易被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皮肤有红、肿、硬结或破溃者禁用;孕期应慎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贴敷。

特别提醒

中医“压推贴”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头晕、头胀、失眠等临床症状,普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降压。无论是处于高血压的临界值或偶尔出现血压偏高,还是血压不稳定,均可选择一种或多种中医治法,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不过,以上3种中医治法均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借助中医“压推贴”等方式辅助降压,可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经济负担。

专家简介

王肖龙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西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以及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压丸主任委员耳穴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疗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meta分析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四川省蚕业协会第四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四川省蚕丝学会第十一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补肾醒脑汤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观察
肺心合方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