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9-03-29彭晓云
彭晓云
[摘要] 目的 观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损伤酶水平,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照解析。 结果 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 3,P<0.001)。 结论 采用PE联合PB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损伤酶水平,减少血浆应用节约资源,不良反应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a)-0068-03
肝脏主要负责人体的各种代谢性活性。且肝脏内含有大量的酶 [1]。作为DNA病毒的一种-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细胞不会被直接破坏,而慢性乙肝、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是其常见诱发结果,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已经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2]。非生物型人工肝如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血浆胆红素吸附(plasmaspecific bilirubin adsorption,PBA) 等[3]。血浆置换通过对体内凝血因子的快速补充,促进血中胆红素降低,对黄疸具有改善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暂时替代已经衰竭的肝功能等优点,受临床所青睐。但PE治疗需要消耗大量血浆,有资源浪费的嫌疑[4]。该研究尝试应用PE联合PBA治疗,特方便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该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的成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5]:HBV患者;出现肝衰竭;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6]:因其他原因造成的肝衰竭;PE、PBA治疗禁忌证。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其中仅采取PE治疗的设置为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HBV病程3.3~12.6个月,平均(7.8±2.4)个月,年龄33~74岁,平均(52.3±2.7)岁。PE联合PBA为联合组,HBV病程3.1~12.3个月,平均(7.6±2.2)个月,年龄32~75岁,平均(53.1±2.5)岁。在性别、年龄等有关临床信息上,两组间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完善内科综合治疗,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积极防治腹腔积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PE: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预防过敏反应,全自动血浆净化装置(型号:Plasauto-IQ 型),并使用配套管路、膜型血浆分离器。PBA :阴离子吸附柱(型号AR-350),吸附量为3 000 mL/次。对照组仅行PE,联合组先行PBA术后行PE术,每次置换血浆量减少至1 200 mL。1~5次/患者。
1.3 评价标准
联合检测5′-核苷酸酶(5′-N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腺苷脱氨酶(ADA)、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并分析相关性。采用的是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采用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酶学速率法检测。疗效评价:有效:症状与并发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控制,且血清胆红素下降不低于40%;经治疗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者为无效。并记录在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7]。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t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肝损伤酶水平对照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有效率为78.38%,对照组为7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引起乙肝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因素十分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预后,则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的年龄大小、疾病的发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主要有PE和PBA两种、PE治疗的原理是将血液中分子较大的物质清除,然后将血液循环中的有毒物质分离出来,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将有毒物质清除,使预后效果体改,但是单纯PE需消耗大量新鲜冰冻血浆,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治疗的成本,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成为重型肝炎救治重要负性因素。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如酸中毒和低钙血症,对患者的肝细胞再生和代谢产生不良的影响[8]。同时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和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异常或感染等。去除促肝細胞生长因子、白蛋白等有益成分,影响远期疗效[9]。PBA术中使用血浆吸附柱,容量大,机械性能强,清除效果非常明显,对于胆红素和阴离子具有非常强的吸附作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环境,能够一定程度上发挥肝脏本身的功能 [10]。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独使用的化,则有可能使血小板数量变少,或者发生溶血反应,使得凝血因子等活性物质内大大消耗,使得不能经常使用PBA进行治疗严重的肝炎患者 [11]。PBA能够代替肝脏功能,将血浆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不过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损耗一定的有益物质,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提高了患者的出血风险。PE联合PBA,可加强解毒作用,弥补单纯PE术不足[12]。该研究中,联合组有效率为78.38%,对照组为7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组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联合组疗效虽然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因此希望临床扩大研究样本,以确定疗效。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与单独PE治疗损伤较大量血液,患者出现低血压反映较多。治疗前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联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清除肝损伤结果,进一步减少肝脏内各类有害细胞、酶的增长,进一步保护肝脏。该研究认为,对于HBV患者而言,应加强日常病毒检测,提高患者治疗意识。更应加强对常规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居民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赵明等[12]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9%,对照组为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损伤酶指标治疗后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单独PE治疗与PE联合PBA治疗,可获得相同临床治疗效果,但采用PE联合PB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损伤酶水平,减少血浆应用节约资源,不良反应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植,刘小荣. 血浆置换治疗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7):1285-1288.
[2] 汪艳,陈乐.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11):993-995,1001.
[3] 胡铧东,刘寿荣.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进展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4):163-167.
[4] 王银银,黄建荣.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8):509-510.
[5]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2):97-98.
[6] Ye Xiaoling, Cheng Shu Quan, Yang Jingyi, et al.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liver treatments for subacute severe hepatitis [J].Chongqing, 2015, 44(27):3775-3778.
[7] Jiang Dongfang, Lining, Li Dai Qiang, et 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b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liver disease[J].nursing study journal, 2016,31(11):178-180.
[8] 宮铁红,刘玉乔,马艳丽,等.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74-2375.
[9] 王虹粤,郎琅.MARS人工肝在肝衰竭并发症中的观察与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178-180.
[10] 毕颖异,王海峰,李欣,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1):37-38.
[11] 苏春雄,雷任国,兰玲鲜,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5):818-820.
[12] 赵明,李向东,李毅,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在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10):591-595.
(收稿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