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上海分析《倾城之恋》中的都市世界

2019-03-29王小敏华燕

戏剧之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倾城之恋时间张爱玲

王小敏 华燕

【摘 要】文学上海的概念是在海派文学、上海文学基础上被提出来的,旨在建立上海与文学及现实与想象的复杂关系,而城市不仅作为背景给文学提供素材和空间,它也在影响文学的内在机制。张爱玲在短篇小说《倾城之恋》中加入城市的元素,城市与时代连接在一起,也与故事里的爱恋连接。本文从时间和记忆角度分析《倾城之恋》中的都市世界,解读小说中的苍凉。

【关键词】《倾城之恋》;张爱玲;文学上海;时间;记忆;苍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238-01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一个通俗男女在乱世中的爱情故事,而小说中真正罗曼蒂克的爱情情节很少,这段爱情是在一座城市沦陷之后才得到成全。这段故事里,上海所代表的都市意象是一个封闭的传统封建家庭白公馆,而这么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张爱玲描写了许多更细节的物体,人与人之间的拥挤和尴尬也显而易见。文学上海的建构由虚化的时间和纪实的记忆组成,《倾城之恋》的都市世界和苍凉之感也在虚无的时间和都市记忆中得以体现。

一、时间的虚无

文学上海的本质核心是时间,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对时间的体验是非常明顯的,在故事初始,便是时间的概念体现,上海这座城市与白公馆的时钟有一小时时差,这种时间的错差也是一种仿佛未与时代同步的生命之感。张爱玲的时间观和这样时间特色的写作,与上海这座城市是分不开的。描写白流苏在白公馆的日子时,“世上已千年” 这种时间的虚无感使白流苏觉得日子都是日复一日在过,而自己生命里没有依附,飘忽忽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那么这样子的人生过了一年如同世上千年,每一天都是同样的单调和无聊。而这样的无聊时光,竟也须臾过了七八年。时间如行云流水般度过的虚无之感在张爱玲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学上海”的“时间”,其本质在于现代时间和传统时间的交融,时间的流逝对于白流苏来说是非常绝情又无奈的事情。一个人的岁月不会不朽,永远会有新生的事物来代替原有的事物。张爱玲将白流苏与范柳原的世俗爱情故事置于一种虚无感之上,这种虚无恰恰是她为苍茫人生所作的真实注脚。

二、都市的民间记忆

《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位主人公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和矛盾,在对话中经常出现理解的偏差。这样的文化误读和错位源于两人成长的环境与城市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感染自然是不同的,文化的刻印在两个人物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而导致这种刻印的因素则是个人对都市民间的记忆。所谓的都市民间就是隐藏在市民的各自记忆中的文化因素,是都市人的无意识文化积累。

遇到范柳原之时,白流苏是一位离了婚在家里受尽了委屈的女子,她对爱情的理想模式就是一个中国式封建家庭婚姻的模式。白流苏对范柳原是有爱的,而这份爱却是卑微的,卑微到把范柳原夜里几次打电话的告白当作是梦而不确信,也疑心自己一礼拜的爱能否吊得住他的心。因为在爱之上,白流苏最想要的是一个后半生的寄托。当范柳原想花前柳下时,白流苏想到的是生活日常琐事,她没有真心想懂范柳原。这也是封建婚姻制度带给白流苏的无意识记忆。两人之间存在许多的文化冲突和不理解的地方,首先两个人的交流沟通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其次白流苏过于关注自己,而并不是为了爱情。后来白流苏真切意识到自己对范柳原的爱,是在香港沦陷的时候,当所有身外的条件都不在考虑之内时,她能想到的是爱,纯粹的爱,因此,是城市的树立阻挡了白流苏真实面对爱情,也是长久以来的都市记忆在给爱情设障。

三、倾城之下的苍凉

《倾城之恋》里写了两座城市,上海和香港。作者张爱玲本身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和成长,自然也对上海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情。香港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分别体现的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而白流苏则是处于两种不同文明对抗之间。而她的爱情非要在城池沦陷之时才得到成全,因此不管是处于传统文明之下还是现代文明之下,她的爱情都得不到生存,唯有文明消失了,都市也无立界,个人才得圆满。文明与个人,即城市与爱情,两者倒塌一个,才能成全另一个。而白流苏回旋退让妥协之后的结局,也不过是凡俗的悲喜。这样在对抗中受折磨的苍凉之感,是张爱玲处于现代与传统文明过渡时期的感悟。

四、结语

上海作为张爱玲最熟悉的城市,“文学上海“中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上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永恒主题,在作品里不断被书写。上海这座都市在张爱玲所生活的时代里正在从大家族渐变到现代小家庭,《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是传统中国的大家庭,这样的一个封闭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窥视和世俗人情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白公馆里,家庭人物之间的隔膜都是一样的尴尬。白流苏在上海经历的世俗人情都已坍塌,因此范柳原托人带她来到香港,在摆脱传统束缚之下白流苏才能有一段新的开始。是香港成全了白流苏,而这场故事并不是所谓的倾城般传奇,而是道不尽的苍凉。

参考文献:

[1]陈思和.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20-32.

[2]邓金明.作为方法的“文学上海”——上海与文学关系的反思与重建[J].学术界,2011,(12):16-26.

猜你喜欢

倾城之恋时间张爱玲
九月雨
时间消灭空间?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倾城之恋》中隐喻的认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