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教学应用
2019-03-29张海英
张海英
【摘 要】合理的二度创作必须建立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表演者首先要能够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歌曲时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进而理解歌曲,读懂歌曲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然后,以此为基础,将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新的体会与想法融入到作品当中,结合自己独特的演唱技巧、声音处理方式和声乐表现方法来进行演唱。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71-01
在歌曲处理中,演唱者能否合理加入装饰音是与其审美有关的。同样一首歌曲,一百个人上台演唱,其韵味和风格均不相同。其原因就在于审美不同,因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声乐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有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和高深的艺术修养。学生作为歌唱的主体,要根据老师的指导加入合理的装饰音,并且根据自己的深人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后阐释出来,这就对学生的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建立一座金字塔一样,只有地基打稳了,演唱的金字塔最后才不至于坍塌。
一、教学实例
实例一,歌曲《贵妃醉酒》:第一句,七个字中除了需要按照音符的标记进行演唱之外,还有五处的装饰音位置,这五处分别是炉、冷、空、罗、纬,第二句中有五处装饰音位置,分别是花、亭、前、月、垂。在这短短的几个乐句中,几乎所有的字都要加入装饰音。为什么要这样加入呢?这是因为它与歌曲主人公和歌曲背景内容的表达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贵妃醉酒》的内涵与创作背景。这首歌源于著名京剧剧目《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作者将其改编为中国创作歌曲,是非常成功的。歌曲内容主要是描述:有一日唐玄宗约杨贵妃在百花亭赏花饮酒,结果却未赴约,而是去了江妃宫,使得备齐御筵候驾的杨贵妃懊恼欲死、醉酒失态。
为了表现出杨贵妃酒后融融醉意、百感情思和倦嫉交集的感觉,通过分析,进行艺术处理加入以上装饰音,使得京剧的韵味以及杨贵妃那“风情万种、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的醉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得歌曲极富感染力与魅力。而做到这些则需要极为细致的处理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及深厚的音乐表演底蕴。
另外在这首歌的二度处理中,要引导学生在装饰音的使用上要出现滑音,如“道什么富贵”中“富”到“贵”的演唱加入了滑音,这样既听觉上增添京剧行腔特色,再加上表演,在视觉上也增强了歌曲的表现效果。歌曲中的滑音有先滑音和后滑音等,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如果在这里使用了先滑音,必会增味许多。还有,在后面的"醉"字中,也能够使用先滑音,虽然歌曲原谱是本音前加入了倚音,但如果生搬硬套的话,唱出来的声音必会显得死板,沒有生命力。所以只有在“醉”字上加上滑音,才会使歌曲更加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实例二,男中音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歌的歌词选自李煜的《虞美人》。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其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也是他的绝笔词。
相传七夕之夜,李煜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这首歌曲的曲名本身就是一个问句,应深入理解歌曲中笔者的感慨之情,并进行艺术处理。演唱中用波音和倚音的加人可以增强苍凉、悲壮感,使表现合情合理、恰到好处。既符合作品的年代背景,又顺应作者写这首词的心情,自然地表达出作者怀念故国并带有一丝惋惜以及惆怅之情。
二、教学感受
二度创作的过程就像是烹饪菜肴的过程,不仅要保留食材本身具有的良好口感,又要在此基础上使其具有更美的味道。在二度创作中,演唱者就好比“厨师”,如何“烹饪”,如何“用料”,可以使歌曲这份“食材”成为观众喜欢的一道佳肴,这需要演唱者经历一个仔细思考、分析、研究的过程。如,要分析歌曲演唱的情境,要考虑歌曲表达的情感,要选择符合作品的声音色彩,要分析调性,以及推敲装饰音的运用等等。
有一句话叫做“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说每个人的提高实际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起到的作用并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领悟,而是在这个领悟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对于演唱者而言,审美水平、音乐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突然跳跃到哪个境界的,它是日积月累,长期积攒而来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装饰音的处理和运用需要充分把握歌曲的特点,掌握人文、地域等相关的丰富知识,因此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逐渐积累的过程。
总之,每个演唱者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在二度创作中除尊重作品原有风格外,还必须根据每个学生声音特点、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以及音乐修养等来进行创作,这也就是讲求个性化的声乐教学。作为老师,根据不同学生,能给出恰当的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装饰音,找到适合歌曲的二度创作感受,并从中得出一些艺术上甚至是人生中的道理,这才是为人师的至高使命。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郑茂平.声乐语音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