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2019-03-29叶剑新骆轶姝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实验室

叶剑新,骆轶姝

(东华大学 资产管理处,上海 201620)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战略。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为“双一流”建设助力,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实验室发挥作用的大小与实验室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实验室存放着大量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易燃易爆气体以及各类仪器设备等,人员相对密集且流动频繁,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管理不善将严重制约实验室的发展。所以要做好实验室管理,首先应保证实验室安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进而推动“双一流”建设工作[3]。

一、 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双一流”高校大多为综合性大学,普遍涵盖了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多个门类、多个专业,实验室种类多、数量大,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日益频繁以及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同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大量资源投入到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实验室数量、仪器设备以及实验项目都在不断增加,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也大量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可以说,“双一流”建设给各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

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不完善

各高校都制定了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了各类实验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如受制度制定者水平因素影响导致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制度不够完善,人员不重视等导致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另外,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不完善,责任未落实到人,遇到事情时相互推诿,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序推进[4]。

2. 实验室安全培训不足,师生安全意识淡薄

研究表明,8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可见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五唯”(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导向下,很多人注重教学科研成果而忽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很多高校对师生的教育培训多侧重于教学科研,较少针对实验室安全,导致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会出现“实验室安全培训走过场”“重视形式、忽视行动”等现象。

3. 实验室建设不规范,安全配套设施不足

不同于企业实验室有明确的建设规范,高校实验室建设没有相应的法规或标准来参考;同时高校实验室建设部门不是最终使用部门,两者在建设前未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未能形成有效的建设规范,以致建成的实验室不能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此外,许多高校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以前的实验室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或实验室使用功能改变,导致实验室安全配套设施匮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 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缺失,专业化水平不高

相比于国内外先进企业有自己的专业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我国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缺失,多数高校最近才逐渐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但在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大部分为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有限。

二、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是学科建设,实验室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必须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为“双一流”建设助力[5]。

1.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活动的行为准则,指引、约束实验室相关人员的行为活动,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应制定综合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气体钢瓶、生物安全等各类专项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安全检查管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应急预案等。学院及实验室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校制度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及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校(东华大学)建立了“学校—学院—实验室—师生”四级安全责任体系,逐级分层落实安全责任。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学校党政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实验室安全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处为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学院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成立了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并指定1名在编员工为安全员,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分级管理责任制,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工作;实验室房间责任人负责健全和执行具体房间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设施及安全标识、日常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告知和教育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了解和掌握实验室危险特性及安全应急措施等,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开展实验,并签署《实验室安全承诺书》[6-7]。

2. 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建立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多形式、多渠道普及实验安全常识和防范技能。首先,建立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系统,师生进入实验室前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签署安全承诺书,并通过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其次,不断强化安全稳定人人有责的意识,定期组织师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和相关知识讲座;开展新进教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月、安全周主题活动,精心筹办和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消防趣味运动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与消防应急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把安全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8]。

3. 创新安全检查机制,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首先,根据实验室内危险源数量及其危险程度,将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按危险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危险程度最大,第二类次之,依此类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检查频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其次,采用专项检查、常规自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采用多时间段安全巡查机制,工作时间段由安全巡查人员每日进行常规检查,非工作时间段安排助管加强巡查,并做好检查工作台账。此外,还可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安全检查公司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汇总成表,及时反馈学院并整改;学校管理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整改到位,实现实验室安全闭环管理。

4. 规范实验室安全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建设投入

实验室安全规范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从源头抓起,把安全问题纳入到实验室规划和建设中去,加大实验室安全建设投入。在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室时,要根据实验室定位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坚持学校建设部门、使用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做好实验室建设科学规划方案,规范实验室安全建设,尽可能地减少后期改造投入。对于已建成的实验室,要分析现有安全设施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完善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通风、视频监控、烟雾报警、气体泄漏报警、消防、个人防护及应急保障等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9-10]。

5. 依托新技术,构建信息化安全平台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条件,依托计算机及智能终端技术搭建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开发实验室安全在线考试系统,实现师生在线学习、练习、自测和考试;建立化学品管理系统,实现化学品的购置、储存、使用、危废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实现隐患排查、报送、落实整改、复查验收闭环管理;开发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集成智能门禁、烟雾报警、气体泄漏报警等系统,并与保卫处联动,实现实验室预警报警功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持续、长久的工作,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学科交叉频繁,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增加,不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目前实验室的安全形势,做好防范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改进,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实验室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实验室安全,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实验室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