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价值*
2019-03-29胡华李连泰刘艳伟王书君谢双喜孙建君
胡华 李连泰 刘艳伟 王书君 谢双喜 孙建君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河北承德 067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应用信息手段办公得到广泛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王黎明等[2]发现,颈椎病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者多达89.5%。国外研究认为,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较正常者不同程度变小[3]。刘湘等[4]认为,颈椎病越严重,颈椎生理曲度越小。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有利于头颈部进行复杂的活动,缓冲震荡,保护颅脑和脊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颈部可出现异常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颈椎失稳,颈椎抵抗变形的能力严重丧失。针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采用床旁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3月至1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①颈肩背部疼痛或酸胀痛,伴或不伴有头痛;②颈椎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③颈肩背部肌肉发板、僵硬,局部有压痛点;④X 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所有患者行颈椎MRI及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标准侧位:下颌角高度平第二颈椎下缘),采用Borden 测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值:枢椎齿突后上缘至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以此线至C4椎体后缘画一垂直横交线,测量此横交线的数值即为颈椎生理曲度值,正常值为(12±5)mm,负值为反弓(图1A),0 为曲度消失(图1B),<7 mm 为曲度变直(图1C),>17 mm为曲度变大(图1D)。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颈椎生理曲度值<7 mm。排除标准:①颈部外伤史;②颈椎先天畸形及变异;③颈椎有骨折;④颈椎有骨质破坏、感染、炎症;⑤严重骨质疏松;⑥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者;⑦颈椎有结核、肿瘤、其他占位性病变及脊髓疾病;⑧严重的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⑨妊娠期妇女,精神病患者等;⑩不能耐受、完成治疗者,或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评定者。
最终共纳入60 例患者,男28 例,女32 例,年龄19~55岁,平均(38.1±10.2)岁,病程3个月至2年。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于床头,头颈部置于床沿外,第7 颈棘突与床沿平齐(两肩与床沿平齐),头部自然后伸悬垂,靠头部自身重量行牵引治疗(图2)。以无头晕、恶心症状为宜,初次治疗如发生上述症状,患者可平卧位休息2~3 min,症状缓解后,可继续治疗。坚持治疗,一般无明显不适。治疗时间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4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日坚持行颈部肌群功能锻炼(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托于头颈后方对抗,将头颈向后方用力后伸,做颈后方的肌肉收缩训练,图3),每日2组,每组50个,连续4周。
1.3 疗效观察
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评价标准:①恢复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值恢复至(12±5)mm;②明显改变:曲度消失者颈椎生理曲度值恢复≥5 mm,曲度变直或反弓者恢复至上一等级;③不显著:颈椎生理曲度值在原来等级范围内。颈椎生理曲度总改变率=(恢复正常+明显改变)/患者例数×100%。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颈椎生理曲度值、疼痛V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值、VAS 评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治疗前,颈椎反弓3例,曲度消失8 例,变直49 例;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47例,变直13例(明显改变9例,改变不显著4例,其中3例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治疗后仍在此等级,但曲度改变达5 mm)。
治愈率78.3%(47/60),总改变率93.3%(56/60)。治疗后,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增加[(9.6±2.8)mmvs(2.3±1.8)mm],VAS 评分降低[(0.7±0.5)分vs(4.2±1.3)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28.51,P均<0.01)。典型病例见图4。
3 讨论
图1 Borden测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
图2 患者头部自重后伸牵引示意图
图3 颈部肌群功能锻炼示意图
颈椎生理曲度是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姿势长时间进化形成的,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方面,颈椎生理曲度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重力的冲击;另一方面,颈椎生理曲度能保护脊髓和大脑,防止其受到损伤。颈椎生理曲度的维持有赖于骨和周围组织的平衡。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才能保证头颈部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颈椎的平衡稳定主要取决于两大系统,即颈椎静力性平衡系统和动力性平衡系统,动力性平衡系统主要为颈部肌群的调节平衡,是颈椎活动的原始动力。颈部肌肉对维持颈椎特定姿势及传导负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颈椎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保持其良好的稳定性,是在静力平衡系统稳定的基础之上,颈部肌群提供动力,并保持肌肉协调平衡,来达到动力性平衡的。也就是颈部肌群在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均衡,才能保证颈椎的稳定。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具有一定的代偿恢复功能[8],但如果颈椎的这种动静力平衡系统被打破,就会造成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
图4 患者,女,颈曲消失,经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4周,颈曲恢复正常
有研究表明,坐位低头作业人群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者较为常见。当头颈部处于中立位时,无屈曲、旋转及后伸动作,头部的重心线位于寰枕关节轴,颈部肌群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维持头部的平衡,颈项部肌群也相对松弛。当颈椎前屈时,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头部的重心线前移,此种情况不利于头部重量沿颈椎向下传导[9],这就需要颈项部肌群提供更大的肌力来维持头颈部平衡[10]。此时颈部肌群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头颈部长时间维持在前屈位,颈椎生理曲度就会逐渐变小,颈后肌群持续受到牵拉,逐渐失去原有的韧性,肌肉出现痉挛、僵硬,甚至出现炎症反应、纤维化,结果使颈前部肌肉被动缩短,颈部肌肉及韧带被动拉长,肌力下降,颈椎的动力性平衡系统失衡,患者颈肩部肌肉很容易疲劳,而出现相应疼痛、沉重等临床症状。有研究认为,颈项部肌力降低是患者颈项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且患有颈部疼痛的患者,大多伴有颈肌强度的减弱[11]。
正常颈椎椎间盘为前高后低,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曲度,但头部长时间处于前屈位时,椎间盘的前高后低状态遭到破坏,棘突间隙增宽,关节突关节紊乱、滑移,最终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弓。
国外研究表明,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之后,将导致颈肌失衡[12]。有学者认为颈椎后凸畸形是导致颈椎不稳定的一个原因[13]。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之后,极易导致颈椎失稳。在这种情况下,颈椎的缓冲和吸收震荡能力明显降低,颈椎也更容易受伤[14]。因此,针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治疗越来越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目前临床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方法众多,实际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且患者难以长期坚持,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15-17]。
国外有研究认为,仰卧位时颈部软组织更加放松,颈椎仰卧位牵引对颈椎病症状的缓解较坐位牵引效果更显著[18],牵引可明显缓解颈部症状[19]。本课题组利用床旁头部自重后伸悬吊牵引的方法,使短缩的颈前肌群被拉伸,紧张的肌肉逐渐舒张,舒缩功能及肌肉弹性逐渐恢复。与此同时,僵硬、紧张的颈后肌群也逐渐得以松弛,被拉长的肌肉逐渐恢复其原有长度,肌肉的自主舒缩功能得以恢复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以后,椎间盘的前部高度变低,关节突关节出现紊乱。利用头部后伸牵引的作用,逐渐恢复了椎间盘的前部高度,同时紊乱的关节突关节也得以纠正,颈椎生理曲度逐渐恢复正常。此时,颈椎的静力性平衡系统得以恢复,动力性平衡系统却相对薄弱,难以维持颈椎的稳定,颈椎尚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颈椎生理曲度也难以维持,势必造成颈椎病的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因此,颈椎动力性平衡系统的重建也要同步进行。通过颈后肌群的对抗训练,增加了该肌肉群的收缩力和韧性,坚持锻炼,可以恢复其正常肌力。随着颈部肌群肌力的增强恢复,使失衡的颈椎动力平衡系统得以重建,颈部炎性因子水平逐渐降低[20],患者颈肩部疼痛症状亦逐渐减轻。通过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恢复颈椎的静力性平衡系统,颈部肌群抗阻训练恢复动力性平衡系统,二者同步进行,使颈椎生理曲度逐渐恢复,并保持其稳定。最终使失稳、失衡的颈椎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对防止颈椎的退变具有重要作用[21]。本方法对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颈肩部症状。
本研究充分利用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原理,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头部自身的重量,采用床旁头部后伸悬吊牵引的方法,使颈椎生理曲度逐渐趋于正常,颈椎的生物学功能得以恢复。此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患者能够长期坚持,结合颈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效果显著,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