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思维,带你重新认识法律人
——《奔跑吧,法律人!》拍摄制作体会

2019-03-28■杨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跑者检察官跑步

■杨 柳

“她们乐于沿着跑道慢慢达到目标,也善于通过法律细细刻画公正;她们在奔跑的时候全力以赴,步伐坚定,在工作的时候心怀信仰,为梦而战!她们是跑者,也是法律人!”这段充满情怀的文字来自检察日报社正义网摄制的短视频《奔跑吧,法律人!》,这部作品讲述了三名热爱跑步的女性法律从业者在法治大时代中的选择和坚守故事。

这部作品从16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8年“首都女记者短视频大赛”的“优秀选题奖”。来自专业评委的认可,对于我们这样非影视或视频专业出身的制作团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作为作者之一,在此向大家分享一下该作品的拍摄缘由和制作体会。

普通人眼中的法律人VS真实的法律人

普通人眼中的法律人是什么样的呢?普通人受大众影视里律政剧及法律自媒体影响,对法律人大致有两种认识。

在他们眼中,一种是西装革履、气场强大、性格强势的“霸道总裁型”法律人,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检察官侯亮平、《何以笙箫默》中的律师何以琛等;一种是“流水式办案、工作压力大、待遇不丰、槽点不断”的“司法民工型”法律人,比如“法律人那些事儿”“水煮法律”等法律类自媒体公号的一些文章中谈到的法律人就是这种形象。

其实这都是被演绎被夸张后的“法律人”,在我们日常采访过程中,真实的法律人并不是这样。

他们为实现职业理想信念坚定,检察官和律师为了办好自己负责的案件,可以想方设法、不辞辛劳收集核实证据,法官为审明一个案件,写好一份情理法兼具的判决书,可以翻阅法典、寻查判例、夜战到天明;而脱下职业“战袍”,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拥有自己的精神小世界,虽也经历人生中所有的五味陈杂,但都积极热烈地踏实生活。

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拍《奔跑吧,法律人!》的初衷,我们想把这些真实的、未经演绎的、充满正能量的法律人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跑步+法律,“跨界”跨出天然共性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跑步的法律人?为什么会将跑步和法律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呢?为什么是女性呢?

这其实有赖于互联网产品生产中的“跨界思维”,指的是突破原有行业惯例和常规,通过嫁接其他行业的理念和技术,从而实现创新和突破的行为,其最重要的是把握不同行业的本质,将相近的因素、领域和环节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创新目的。

借助这种思维,我们发现跑步的人和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实际上存在很多天然的共性,而且都很具有正能量。比如他们都信念强大、目标明确,跑步的人就是要抵达终点,法律人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又比如他们抵达目的手段相似,二者都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团队的鼓励和帮助;再比如他们具有同类的品质,心性坚定、意志坚强、耐力持久等。他们是真实赛道上的跑者,是追求法治路上的跑者,也是人生马拉松中的跑者,这正是我们想要去展示的法律人形象。

当我们确认了拍摄对象应具有的特质后,考虑到该作品要参加“女记者短视频大赛”,应该更突出社会发展法治进步中女性的力量,所以便决定专门拍摄“热爱跑步的女性法律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北京市检察院检察官刘丽娜、北京市高级法院新闻办干部刘白露、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毅都向记者证实了跑步与法律之间“有很多相通点”。

比如,刘丽娜检察官认为法律与跑步都能够保持活力,不断进步。她说:“检察官这个职业,不仅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也是整个法治进步的代表。运动的精髓在于保持活力,而法律也是一样,不管是立法者、司法者,都要保持这个活力,要以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心态,来工作,来面对这些不同的变化。”李毅律师则认为两者都是需要信仰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我跑全程马拉松,到三十八九公里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信仰在支撑着我,这种状态跟我从事法律工作很像,比如2018年,是我律师执业的第十个年头了,我对这份职业这份工作的热情其实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信念所能支撑的,它一定是一种信仰,而且是很清晰的信仰,才能使我继续坚持下去。”

剪辑思路:“换装人生”混搭“对比蒙太奇”

任何一个短视频的生产流程基本上都离不开三个环节:前期策划、中期拍摄采访、后期剪辑。我们制作团队刚好是三个人,每个人负责一项工作,而在这三个环节中,前期策划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确定了这个视频的主题、调性和风格。

在拍摄采访前,负责前期策划的曹丽辉召集团队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除了确定视频主题为“奔跑吧,法律人”,大家还一起讨论预设了成片效果。

该视频主要的目的是带大家认识“跑步前进的法律人”,自然我们的采访对象就会在“跑者和法律人”两种身份间来回切换,于是负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田昊就提出,可以参考抖音上很火爆的“换装人生”小视频来确定片头剪辑思路,而整体视频则可以使用“对比蒙太奇”的思路来表达“法律人在追求法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跑步前进”的主旨思想。

如此一来,我们虽然不像专业拍视频的团队会去画分镜头脚本,但因为前期策划设计都已经完成,在拍摄和剪辑时心中就会有数。比如哪些镜头是必须要有的,哪些镜头是不用拍的,哪些是特写镜头,哪些是远景镜头,哪些镜头需要搭配使用,哪些镜头又独成篇章。最后大家看到的这部作品虽只有3分钟,但这背后却是6个小时的拍摄采访,22小时剪辑加工,耗时14天的前期沟通准备。

我们跟拍了三位法律人的工作和生活,看见她们在寒风中的北京城门楼子上跑步,在街角公园里的夕阳下遛弯,在温暖明亮的会议室里吃蛋糕,也在案卷繁多的办公室里和同事唠嗑,和记者分享过她们的成长故事和职业理想。这是法律人真实的样子!我们只是想把这些温暖和正能量用视听语言表现出来,让这些“真实的法律人”被看见。

猜你喜欢

跑者检察官跑步
休闲个体的分类及其收益研究——以马拉松跑者为例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起而行之 初级跑者的跑-走-跑计划
中国跑者
马拉松,过热了吗
带表跑步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