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从德性植根荄
2019-03-28庆年
庆 年
暮春时节,狮子山畔,群贤会聚,纵论天下,高谈古今。一场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研究院、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使命”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在这儿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不谓不宏大。此前两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关键词之一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狮山之会与之遥相呼应。本次论坛主题词指向不谓不重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写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向来对宏大论题不敢置喙,但把大学治理关联在一起,突然有表达的冲动,不吐不快。故欣然受邀,不揣愚陋,坦陈已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布卢姆说得好,“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大学是理性的产物,又是理性的生产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学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应当担负起引领的责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大学的崇高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佛大学开设了数十种小语种专业,就是着眼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促进对不同文明的深入理解。麻省理工学院二战结束前就在考虑未来几十年后社会发展对知识的需求,认为人类会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于是乎布局研究生命的科学,站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前沿。哈佛之所以是哈佛,麻省理工之所以是麻省理工,这种人类发展的使命担当意识,成就了它们的世界一流。
理性之治是大学担当使命的制度基石。大学治理首先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即大学的权力配置、权力形态、权力运行要符合大学本质的要求,应当具有民主和法治精神,应当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应当体现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大学治理的外显为大学的制度,大学制度化的程度和水平反映大学治理的理性程度和水平。中国现代大学走过了120余年的历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经历了许多的曲折。追求理性之治应当说贯穿了整个的历程。以学术制度为例,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初,学术委员会就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直到本世纪初,它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治理意义。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是核心任务之一。2014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实质化、规范化成为高校普遍的行动。经过这一轮的制度建设,基本解决了学术制度供给不足的状况。
德性之治是大学担当使命的精神梁柱。所谓德性之治,就要尊重主体,激发主体性;就应当有利于自由性的达成;就应当扎根本土、面向实际;就应当超越当下、引领价值。制度和规则不应当是冷冰冰的,而应当是具有温度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孟子》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理性的重启和制度再造虽然使中国大学告别了制度短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摆脱了非理性的束缚,也不表明中国大学治理完全具备了现代性。我们不但要有规则、制度,而且要有好的规则、制度。我们不但要有完备的治理体系,而且这一治理体系是现代化的,要促使大学达到善治。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不只是理性的,更是德性的。大学治理必须向善,追求德性,如宋人程公许诗云“从德性植根荄”,才能不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