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及其应用

2019-03-28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平方和动点切线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谭 泽

一、定理及证明

已知矩形ABCD,P是任意一点,则|PA|2+|PC|2=|PB|2+|PD|2.

证明:连接AC,BD交于点O,则O为AC,BD的中点.

在△PAC中,由中线长定理,得

(2|PO|)2+|AC|2=2(|PA|2+|PC|2).

在△PBD中,同理,得:

(2|PO|)2+|BD|2=2(|PB|2+|PD|2).

故|PA|2+|PC|2=|PB|2+|PD|2.

图1

二、应用举例

解析:在矩形AB2PB1中,由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可得|OB1|2+|OB2|2=|OA|2+|OP|2.

所以|OA|2=2-|OP|2.

图2

图3

点评:此题解法多样,但使用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可以使解答更完美,过程更简洁!

例2 (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初赛内蒙古卷第8题)向量a,b,c满足|a|=|b|=2,|c|=1,且(a-c)·(b-c)=0,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由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可得:

|OD|2+|OC|2=|OA|2+|OB|2.

点评:本题使用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可以再次感受到该定理的强大!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设点F1关于两条切线的对称点为M,N,则根据椭圆的光学性质,可得:|MF2|=|NF2|=6.

连 接 MF1,NF1交 两 条 切线于点A,B,所以四边形AFBP

1为矩形,如图4,根据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得:

图4

则|OP|2=13.

故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13.

点评:(1)此题解法较多,但是常规运算复杂,难以算出结果,这里的解法使用了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再加矩形的平方和性质,简便、快捷;

(2)此题的背景是教材上阅读材料中的蒙日圆,从阅卷结果看,没有考生使用此法解答.

此题可以推广,如下:

图5

图6

设点F1关于两条切线的对称点为M,N,则根据椭圆的光学性质,可得:|MF2|=|NF2|=2a.连接MF1,NF1交两条切线于点A,B,所以四边形AF1BP为矩形,如图6,根据矩形的平方和性质,得:

故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a2+b2.

三、考题在线

1.已知圆O:x2+y2=6,A,B为圆上两个动点,点M(1,1),若四边形PAMB为矩形,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参考答案:x2+y2=2.

2(.2017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暨领军计划试题)已知P为圆O内一点,A,B为圆O上的动点,且满足∠APB=90°,则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形状可能为( ).

A.圆 B.椭圆 C.一段双曲线 D.一段抛物线

参考答案:A.

3(.2012年江西卷·理7)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则( ).

A.2 B.4 C.5 D.10

参考答案:D.

4(.2012年新课标卷·文23、理23)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是(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是P=2,正方形ABCD的顶点都在C2上,且A,B,C,D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的极坐标为

(1)求点A,B,C,D的直角坐标;

(2)设P为C1上任意一点,求|PA|2+|PB|2+|PC|2+|PD|2的取值范围.

猜你喜欢

平方和动点切线
动点图象类问题的求解策略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巧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费马—欧拉两平方和定理
利用平方和方法证明不等式赛题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四平方和恒等式与四平方和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