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和“课程思政”
2019-03-27张立梅
张立梅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有内在逻辑必然性。针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现状,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性要求,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加强教育教学体系的整体设计,是建设高校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各高校都要应时而进、顺势而为,切实加强高校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思考与研究,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
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逻辑的必然性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正发生的深刻变革、思想舆论日益多元化及传统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的“孤岛化”的教学困境,“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力图通过对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上的突破,促进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同向同行”的大思政局面。
1.理論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界定。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从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马克思则认为人的自身需求就是人的本质。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为人们认识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方法。
马克思还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进行过这样的批判,认为带有工具化、知识性,提出应该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做出“存在”论的解读,要遵循每个生命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防止教育活动变成一项纯粹是向教育对象传授知识的理论认知活动。所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2]。
2.现实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强烈,追求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强,但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及心理素质较差等。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时代,社会快速转型发展,他们对未来生活、工作既充满期待又存在不少困惑、畏惧。
广大思政课程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只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出发,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增强学习获得感。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形势较复杂,只有让大学生在各类课程中都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才能避免被各种消极、错误价值观念“同质化、一体化”。
3.必然选择:高校隐形思政教育理念的发展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协同育人的新理念新模式,就是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出发,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同向同行,以解决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各自为战、思政课程意识形态教育单一化等问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形成协同效应。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异常复杂多变,如果还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群体孤军奋战在一线,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只埋头拉车不看方向,认识不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的重要性,则很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发展需要,立德树人的目标也无法实现。我们迫切需要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思政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大合力、大格局。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现状分析
随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在当前以“课程思政”为视域展开研究讨论的热潮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关注:
1.概念界定上: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界定不够准确
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要么简单地认为思政课程内含于课程思政中,以课程思政代替思政课程;要么把课程思政看作思政课程的升级,片面理解“课程思政”就是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误区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混淆了两者的本质特征,尤其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存在认知偏差。“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
2.教育理念上:“育德”与“育才”的关系不够明确
“课程思政”具有的育人优势是建立在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基础之上。但目前,不少高校仍将传统的思政课作为“育德”主阵地、主渠道,认为其他各类课程则是可有可无的补充,忽视各类课程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础上,挖掘德育元素并凸显价值引领功能,即“育德”功能。如建立的各课程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易于走入专业知识传授高于价值引领的误区,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育德”工作只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与自己关系不大。在管理机制方面,高校各部门同向同行地推动德育的工作机制尚不够完善。
3.教育体系上:“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
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高校思政工作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上海很多高校进行的“课程思政”课改已取得很大的突破和成效,但就目前来看,作为一项庞大工程,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仍然不够完善,如学校领导层面未能负起主体责任进行统筹规划,造成体制机制不健全;学校各部门对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定位把握不准,无法出台有效措施配合跟进,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合力难以形成等。